正文 第19章 婦女調理湯譜(2)(1 / 3)

如氣虛體弱甚者,宜把黨參易為高麗參,並改煲為燉服,效果更佳。

寧麻根黨參瘦肉湯

【原料】

寧麻根、黨參各一兩,豬瘦肉半斤。

【製作】

寧麻根、黨參、豬瘦肉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二小時,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

健脾,清熱,安胎。

【適應症】

妊娠早期,脾虛有熱,胎動不安,或胎漏下血,腰腹聚墜脹作痛,心煩不安,飲食減少;亦可用於防治習慣性流產,月經過多。

【注意和禁忌】

腎陽不足之胎漏證者不宜用本湯。

膠艾瘦肉湯

【原料】

阿膠五錢,祈艾葉一兩,豬瘦肉三兩。

【製作】

(1)祈艾葉洗淨;阿膠打碎;豬瘦肉洗淨,切大塊。

(2)把祈艾葉與豬瘦肉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一小時,去葉渣,加入阿膠融化,溫服。

【功效】

養血安胎,溫經止痛。

【適應症】

妊娠早、中期,血虛受寒,腹中冷痛,腰酸下墜,或陰道少量出血,色淡紅而質稀;亦可用於習慣性流產、崩漏屬虛寒者。

【注意和禁忌】

脾虛濕滯、大便泄瀉者不宜用本湯。

眉豆排骨湯

【原料】

排骨(或豬尾骨)一斤半,眉豆、蓮子肉各一兩,栗子三兩,紅棗四個。

【製作】

(1)排骨洗淨,切去肥肉,斬件;栗子去殼,放入開滾水中煮五分鍾,去衣,蓮子肉、眉豆、紅棗(去核)洗淨。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適應症】

妊娠脾虛,體弱食少,體倦乏力,下肢浮腫;或腳氣水腫,或營養不良性水腫。

【注意和禁忌】

栗子較為滋滯,用量不宜過大。

寄生黨參豬骨湯

【原料】

豬骨二斤,桑寄生、黨參各一兩,紅棗五個。

【製作】

(1)豬碎骨或豬脊骨洗淨,斬件;桑寄生、黨參、紅棗(去核)洗淨。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三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補氣養血,保產育眙。

【適應症】

妊娠中期,氣血兩虛,形體消瘦,體倦乏力,腰膝酸軟;或胎兒發育不良,胎動不安。

【注意和禁忌】

胎熱或濕熱內盛者不宜用本湯。

發菜生蠔豬骨湯

【原料】

豬脊骨一斤半,發菜五錢,生蠔四兩,紅棗四個。

【製作】

(1)豬脊骨切去肥油,洗淨,斬件;發菜浸軟,加數滴生油,洗淨;紅棗(去核)洗淨;生蠔去殼取肉(亦可用幹蠔豉代之)洗淨。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一小時,然後下發菜,再煲一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滋陰養血,平肝熄風。

【適應症】

久病血虧或妊娠後期,血虛風動,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肌肉拘攣;現用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徵、高血壓病。

【注意和禁忌】

脾胃虛寒或肝熱症之高血壓病者不宜用本湯。

巴戟杜仲羊肉湯

【原料】

羊肉半斤,巴戟天五錢,杜仲四錢,生薑五片。

【製作】

(1)巴戟天、杜仲、生薑洗淨;羊肉洗淨,切大塊,用滾水拖去臊味,取出備用。

(2)把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二至三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

補腎養胎。

【適應症】

妊娠後小不長(腹形小於正常妊娠月份),腰部酸冷,手足不溫,飲食減少;亦可用於產後腎虛之腰酸腳軟、筋骨無力。

【注意和禁忌】

胎熱胎動不安、外感發熱者不宜用本湯。

蘇葉砂仁鯽魚湯

【原料】

鯽魚二條,蘇葉五錢,砂仁二錢,生薑四片。

【製作】

(1)蘇葉、砂仁、生薑洗淨;鯽魚活刮,去鱗、鰓、腸髒,洗淨,下油鍋用薑爆至微黃。

(2)將鯽魚、薑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半小時,下蘇葉、砂仁再煲二十分鍾,調味,飲湯食肉。

【功效】

健脾行氣,和胃止嘔。

【適應症】

妊娠早期,脾虛氣滯,惡心欲吐,食欲減退,脘腹脹悶,怠倦乏力;亦可用於急性胃炎、水土不服之嘔吐。

【注意和禁忌】

蘇葉、砂仁氣味芳香,煲湯時不宜久煎,以免影響其止嘔健胃的功效。

歸芪鯉魚湯

【原料】

鯉魚一條(約二斤),黃芪一兩,當歸四錢,生薑三片。

【製作】

鯉魚去鱗,削淨;黃芪、當歸、生薑洗淨;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滾後,改文火煲二小時,調味,食魚飲湯。

【功效】

補益氣血,利水消腫。

【適應症】

妊娠後營養不良,氣血兩虛,頭暈眼花,神疲乏力,精神不振,下肢浮腫;近用治營養不良性水腫、失血性貧血。

【注意和禁忌】

當歸宜選用當歸頭,不宜用當歸尾;因當歸頭補血,當歸尾破血犯胎。

補虛催乳

凡以補益氣血,促進乳汁分泌的食物、藥物為主組成,具有催乳或通乳作用,使乳汁分泌增加,排乳暢通,用治產後氣血兩虧的乳汁缺少、清稀,或乳腺不通,排乳困難的湯品,均屬補虛催乳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