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食療食譜(5)(3 / 3)

【功效】健脾胃,益氣血。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脾胃虛弱之久瀉、久痢及腰腿酸軟等症。

【出處】《救生苦海》

豆豉薤白飲

【配方】豆豉30克,薤白30克。

【製法】上二物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煎取液汁200~250毫升。

【用法】溫熱1次服盡。

【功效】行氣散結,溫陽止痢。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寒濕傷脾型,症見下痢色白,飲食不消,四肢不溫等。

【出處】《備急葛氏方》

核桃薑茶飲

【配方】核桃仁30克,生薑9克。細茶6克,紅糖9克。

【製法】以上四物同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40分鍾,取液400毫升。

【用法】溫熱空腹飲之,分2次服。

【功效】溫中健脾,補腎止痢。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久病脾腎兩虛,久瀉,久痢等症。

【出處】《奇方類編》

檸檬飲

【配方】檸檬數個,食鹽適量。

【製法】天晴時將檸檬煮熟去皮,置於竹籃中曬幹,後置入瓷盅中加適量食鹽醃製,貯藏愈久療效愈佳。

【用法】每次用1個,衝入500毫升開水,加蓋燜片刻,去渣飲用。

【功效】化濕清熱。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

【出處】民間驗方。

【出處】經驗方。

番石榴葉飲

【配方】鮮番石榴葉50克,紅糖適量。

【製法】先將番石榴葉加水煎成汁,加入紅糖溶化即成。

【用法】每日1劑。

【功效】清熱利濕。

【主治】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

【出處】經驗方。

茉莉花代茶飲

【配方】茉莉花10~20朵。

【製法】代茶沸水泡飲。

【用法】不拘時適量飲之。

【功效】理氣解鬱,和中辟穢。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寒濕型,症見下痢如凍膠或鼻涕,腹痛,後重,不能食,小便清利,四肢不溫等。

【出處】民間驗方。

糖棗飲

【配方】紅糖60克,紅棗5個。

【製法】紅棗洗淨,與紅糖同入鍋內,加水適量,煎煮約30分鍾即可。

【用法】溫熱食棗喝湯,分2次服。

【功效】健脾養胃。溫補氣血。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屬脾胃虛寒所致的久瀉、久痢不止等。

【出處】《中國秘方驗方精選》

土豆薑橘汁

【配方】土豆100克,生薑10克。橘子1個。

【製法】將土豆、生薑去皮、洗淨、切碎,橘子去核、皮,三味混合用潔淨紗布包

絞取汁。

【用法】每次飯前飲1湯匙,連服數劑。

【功效】溫脾和胃。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

【出處】民間驗方。

糖醋生薑飲

【配方】生薑20克,米醋、紅糖各適量。

【製法】生薑切片,用米醋浸泡24小時即可。

【用法】食時取3片,加紅糖適量。以沸水衝泡,溫浸片刻,代茶飲用。

【功效】溫中,健脾,止痛。

【主治】潰瘍性結腸炎久瀉不愈,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脈沉細看。

(八)急性腸炎的食療食譜

竹葉石膏扁豆粥

【配方】竹葉鮮品30克,生石膏50克,扁豆20克,荷蒂1個,粳米100克。

【製法】將上述前四味加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粳米放入藥汁中,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清熱、祛暑、止瀉。

【主治】急性腸炎屬暑濕型。症見吐瀉頻作,肛門灼熱,大便黃褐,小便短赤,並伴有發熱。

【出處】《中醫藥膳》

銀蓮粥

【配方】金銀花20克,蓮子肉30克,粳米100克。

【製法】金銀花加水適量,煎煮10分鍾,去渣取汁;將蓮子肉、粳米一起放入藥汁中,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清熱、澀腸、止瀉。

【主治】急性腸炎屬暑濕型。症見脘悶惡心,腹痛即瀉,吐瀉物皆酸腐臭穢,心煩

口渴。

【出處】經驗方。

薏米山楂粥

【配方】薏米30克,山碴2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山楂加水適量,煎煮0.5小時,去渣取汁,把薏米、粳米一同加入藥汁中,煮至粥成,加白糖適量調味。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健脾、消積、止瀉。

【主治】急性腸炎屬積滯型。症見嘔吐酸腐,腹痛泄瀉,瀉後痛減,腹滿厭食,舌苔

厚膩。

【出處】經驗方。

荊藿豆豉粥

【配方】荊芥12克,藿香6克,淡豆豉30克。粳米60克。

【製法】將荊芥、藿香、淡豆豉加水適量,煎煮10分鍾,去渣取汁備用。另將粳米煮成稠粥,將藥汁加入即可。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用。

【功效】散寒燥濕,芳香止嘔。

【主治】急性腸炎屬寒濕型。症見惡心漚吐,腹痛腸雞,泄瀉便下清稀,伴有惡寒、發熱。

【出處】《本草綱目拾遺》

椒薑粥

【配方】蜀椒3克,生薑6片,粳米60克。

【製法】將蜀椒研成細末備用,粳米加水適量煮至近熟。加入蜀椒麵及生薑片,煮至粥熟。

【用法】早晚溫熱食之。

【功效】溫胃止嘔、止瀉。

【主治】急性腸炎屬寒濕型。症見惡心嘔吐,泄瀉便下清稀,不甚臭穢。

【出處】經驗方。

葛根粥

【配方】葛根30克,粳米60克。

【製法】將葛根粉碎成細粉,水磨澄取澱粉,與粳米一起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成稀粥。

【用法】不計時稍溫食之。

【功效】益胃止瀉。

【主治】急性腸炎屬署濕型。症見吐瀉頻作,脘悶惡心,心煩口渴。伴有發熱。

【出處】經驗方。

防風藿香粥

【配方】笏風12克,藿香6克,白蔻3克。蔥白3莖,埂興100克。

【製法】將防風、藿香、白蔻、蔥白加水適量,煎煮10分鑼,雲渣取汁備用。另將粳米加水煮至近熟,加入藥汁,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溫熱食之。

【功效】散寒燥濕,芳香化濁。

【主治】急性腸炎屬寒濕型。症見腹痛腸鳴,泄瀉便下清稀,不甚臭穢,伴有惡寒、發熱,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脈濡緩。

【出處】《疾病飲食療法》

葛根荷葉青蛙湯

【配方】青蛙250克,鮮葛根120克,鮮荷葉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