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食療食譜(2)(1 / 3)

【製法】石斛、玉竹煎湯後去渣。再入大棗、粳米煮粥。

【用法】每日1劑,連服7~8日為一療程。

【功效】益胃養陰,生津止嘔。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偏胃陰虧虛證者。

【出處】《中醫驗方》

桃仁粥

【配方】桃仁15克,大米60克,紅糖適量。

【製法】桃仁去皮、尖並研碎,與大米一同加水煮粥,粥成加紅糖適量調服。

【用法】每日1劑,連服3~5日。

【功效】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有瘀血停滯症候者。

【出處】民間驗方。

蘿卜粳米粥

【配方】鮮蘿卜300克,粳米100克。

【製法】先將蘿卜洗淨搗爛,取汁約100毫升,同粳米一塊加水500毫升,煮為稀粥。

【用法】早、晚溫熱服用。

【功效】疏肝理氣,消食開胃。

【主治】肝胃氣滯所引起的胃炎。

【出處】民間驗方。

幹薑粥

【配方】幹薑1~3克,高良薑3克,粳米60克。

【製法】先煎幹薑、高良薑15~30分鍾,去渣取汁,再入粳米,同煮為粥。

【用法】早晚各服1劑。

【功效】溫胃散寒。

【主治】慢性胃炎證屬寒邪犯胃型,症見胃涼暴痛,畏寒喜暖,得熱痛減等。

【出處】《巧吃妙治胃腸肛腸病》

椒麵粥

【配方】蜀椒(花椒)3~5克,白麵粉90克,生薑3片。

【製法】先將花椒研為極細粉末,每次取適量同麵粉和勻,調入水中煮粥,後加入生薑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劑。

【功效】溫胃散寒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寒邪犯胃型。

【出處】經驗方。

肉桂粳米粥

【配方】肉桂1~2克,粳米100克,白砂糖適量。

【製法】先將肉桂研成細末,再將粳米、砂糖共放入沙鍋內,加水煮為稀粥,然後取肉桂末1~2克,調入粥中,改用文火,再煮沸,待粥稠停火即開。

【用法】早晚餐時空腹溫食。

【功效】溫中和胃止痛。

【主治】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

【出處】經驗方。

甘鬆粥

【配方】甘鬆5克,粳米50~100克。

【製法】先煎甘鬆去渣取汁。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甘鬆藥汁,煮一二沸即成(因甘鬆含有揮發油,不宜久煎)。

【用法】每天早晚2次,空腹溫熱食,3~5天為一療程。

【功效】行氣止痛,健脾養胃。

【主治】慢性胃炎症見胸悶脹痛,脘腹不舒,食欲不振,胃寒嘔吐等。

【出處】經驗方。

萊菔陳皮粥

【配方】炒萊菔子(研末)10克,陳皮6克,大米100克。

【製法】將上三味同煮為粥。

【用法】空腹服食,每日1~2次。

【功效】降氣快膈,消食導滯。

【主治】慢性胃炎飲食停滯型,症見胃脘脹滿,胸悶不舒,厭食拒按等。

【出處】經驗方。

梅花粥

【配方】白梅花3~6克,粳米30~50克。

【製法】先煮粳米為粥,待粥將熟時,加入梅花,同煮片刻。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1~2次。

【功效】理氣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氣滯脹痛,脘痛連脅。

【出處】《普濟方》

柚皮醪糟

【配方】柚子皮(去白)、川芎、青木香各10克,醪糟、紅糖各適量。

【製法】將3藥搗為細末,過篩備用;煮紅糖醪糟1碗,對入藥末3~6克,趁熱食用。

【用法】每日1~2次。

【功效】疏肝理氣。

【主治】慢性胃炎肝氣犯胃型適用。

【出處】經驗方。

花椒火腿湯

【配方】火腿肉100克,花椒3克,生薑3克,蔥白5克,細鹽少許。

【製法】將火腿肉洗淨,切片,與花椒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旺火煮沸,撇去浮油,加入蔥薑,改用文火煨至肉熟爛。酌情加入細鹽少許,稍煮即可。

【用法】趁熱食1小碗,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3~5天。

【功效】溫中止痛,腱脾開胃。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有脾胃虛寒表現者。

【出處】《本草綱目拾遺》

木耳紅棗湯

【配方】黑木耳25克,紅棗15枚。

【製法】黑木耳水泡發透。洗淨後與紅棗一同加水煎煮成汁。

【用法】每日1劑。連用7日為一療程。

【功效】活血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

【出處】經驗方。

沙參蛋湯

【配方】北沙參30克,紅皮雞蛋2個,冰糖適量。

【製法】將沙參切小塊,雞蛋洗淨,加水適量,共煮,水沸10分鍾後取蛋去殼,放湯中再煮並加冰糖,5分鍾後即成。

【用法】取湯溫服,食蛋。每日1次,連用1個月。

【功效】滋陰潤燥,生津涼血。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

【出處】經驗方。

玉山鴿肉湯

【配方】玉竹15克,山藥20克,淨白鴿1隻,精鹽及調料各適量。

【製法】將鴿子肉切塊,放沙鍋中加玉竹、山藥、精鹽、調料、加水500毫升。文火燉煮60分鍾,肉熟爛後飲湯食肉。

【用法】佐餐適量服用。

【功效】健脾益氣。滋陰止渴。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氣陰兩虛型消渴病的輔助食療。

【出處】經驗方。

黃芪建中湯

【配方】桂枝20克,白芍20克,甘草12克,生薑20克,大棗12枚,黃芪20克,飴糖300克。

【製法】先將上藥按一般方法水煎去渣留汁,加入飴糖溶化。

【用法】代茶分次溫服。

【功效】溫胃健脾,益氣止痛。

【主治】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症見胃脘部隱隱作痛,喜熱喜按,苔薄白等。

【出處】《金匱要略》

酸甜豬肚湯

【配方】豬肚100克,山楂片120克,冰糖60克。

【製法】豬肚整治洗淨,切成條塊狀,與山楂片一起放入沙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燉至豬肚熟爛,放入冰糖溶化調勻即成。

【用法】趁熱空腹食之,每次1碗,每日2次。連服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