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急性闌尾炎的治療原則
1、臥床休息,在化膿期應絕對采用半臥位。
2、宜禁食,如不禁食,也要吃流質或半液體的食物。絕對禁吃生冷、難消化的食物。
3、注意觀察體溫、脈搏、腹部的症狀及排泄物等情況,有異常應立即告知醫生。
4、預防勝於治療,應積極驅除腸道寄生蟲,清除感染病灶。
5、飲食不節製和進食後劇烈運動,都會導致急性闌尾炎的發作。
6、端成規律排便的習慣。
二十八、闌尾炎的飲食治療原則
1.預防本病關鍵在於不要暴飲暴食,食後不能作劇烈運動。
2.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富含維生素、高熱能的易消化食品為宜。
3.避免產氣多的食物如:牛奶、豆漿、蘿卜及過甜的食物。
4.腹膜炎時應禁食禁水。待試餐飲食適應後逐漸增加蛋白質,適應期及恢複期仍要限製脂肪,少食多餐。
5.闌尾切除後,最初幾天腹部感脹氣,因此手術後第1~2天應進成流質,如雞蛋湯、成米湯、蒸嫩蛋羹、肝泥湯、雞蓉湯等。
二十九、反流性食管炎的飲食冶療原則
(1)熱能攝入量以維持理想體重為宜。肥胖者需減少熱能攝入,降低體重。因為肥胖可使腹內壓力增加,更有利於食物的反流,使病情加重。
(2)采用低脂肪飲食。脂肪能刺激膽囊收縮素的分泌,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促進胃食管反流,並可使胃、十二指腸壓力差顛倒,造成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此外,油脂餐延緩胃的排空,使膨脹,增加適感。因此飲食中少用肥肉、奶油及烹調油。食物烹製以煮、燉、氽、燴為主,少用或不用油煎炸。除脂肪外,其他營養素均需供應充足,滿足機體需要。蛋白質有刺激胃泌素的分泌的作用,胃泌素可使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增加,抑製胃一食管反流,不妨在飲食中適當增加。
(3)飲食宜細、軟、易消化、少刺激性。不用或少用易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降低的食物,如咖啡、可可、巧克力、鮮檸檬汁、鮮橘汁、番茄汁等酸味飲料以及刺激性食品,如胡椒粉、咖喱、薄荷等。
(4)忌煙、酒。煙、酒均可引起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下降。酒,尤其是烈性酒還可以使食管蠕動收縮的頻率下降,食管清酸力下降,對治療不利。
反流性食管炎的飲食選擇
應以素食為主,少食葷腥之品,因為糧穀、蔬菜多為溫性。無明顯的寒熱之偏,又易消化吸收,故以素為主是我國養生的一貫主張。另外,飲食應根據季節性而變化,冬季宜多食用溫熱性食物,如羊肉、雞肉;夏季宜用清淡食物,如黃瓜、西紅柿、西瓜等;秋季用一些生津潤燥的食物,如蘋果、香蕉等。
三十、食管裂孔疝的飲食治療原則
1.飲食宜細、軟、易消化、少刺激性。清淡低脂,多吃蔬菜而避免刺激性食物,不宜吃得過飽,特別是晚餐。餐後不宜立即臥床。食物要細嚼慢咽,以減少對消化道的機械性刺激,並注意進餐情緒。
2.戒絕煙、酒。
3.進餐時少飲湯汁、飲料。減輕胃部膨脹。
4.保持大便通暢。飲食中適當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晨起後飲白開水1懷或淡鹽水1杯。
5.肥胖者需減少熱能攝入量,減輕體重。除限製油脂食物外,適當控製食糖及甜食。
6.飯後不宜彎腰。不宜立刻坐著不動或睡覺,應稍事散步,待食物淌化後再行坐臥。晚睡前2小時勿進餐,睡覺時將枕頭抬高,防止食物倒流。
食管裂孔疝的食物選擇
多選擇穀類、蔬菜,如:米、麵、白菜、黃瓜、西紅柿、菜花、牛奶、雞蛋、豆製品、魚類、藕粉、嫩瘦豬肉等。烹調方法多選用蒸、點、汆、燒、燴、燜等方法,不宜采用爆炒、滑溜、幹炸、生拌、煙熏、醃臘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