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般常采用限於對胃液分泌作用微弱的不含動物和植物粗纖維的食品。如濃米湯、豆漿、蛋湯、蒸雞蛋羹、藕粉、杏仁豆腐、果茶、蜂蜜水、鮮果汁和杏仁霜等。其中蜂蜜對潰瘍病的各個階段都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為蜂蜜裏含有豐富的糖類、多種無機鹽、各種維生素和消化酶,如澱粉酶、轉化酶、過氧化氫酶、脂肪酶等對人體消化和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蜂蜜有潤腸通大便的作用,可以治療潰瘍患者的大便幹燥。另外,中醫還主張用蛋黃油治療潰瘍病。因為蛋黃裏含脂肪和維生素A比較多,吃了以後能夠幫助潰瘍黏膜修複。蛋黃油的製作是把煮熟的蛋黃放在小鍋裏熬,等熬出油以後就可以吃了,每天吃1個,對潰瘍病有比較好的療效。
(3)限用肉湯、魚湯、雞湯、濃茶、咖啡和酒及含有乙醇的飲料等。這是因為肉湯、魚湯、雞湯等均含有豐富的氮浸出物能強烈刺激胃液分泌及增加胃代謝負擔;乙醇刺激胃液分泌的作用不大,但卻能損害黏膜的防禦功能。
(4)食鹽:能刺激胃液分泌,過多使用可影響胃黏膜修複,故1天的食鹽用量以2~3克為宜。
(5)少量多餐:飲食餐次為每日6~7次,間隔2~3小時進食1次。病情好轉,飯量大者則可改為每日4~5次。
2.潰瘍病Ⅱ期的飲食治療原則和要求
(1)潰瘍病Ⅱ期:適用於無消化道出血,疼痛減輕,自覺症狀緩解,食欲基本正常者,可食用細軟易消化的少渣半流質飲食,如雞蛋粥、肉泥和爛麵條等,每日6餐,每餐主食50克,加餐時可用牛奶,蛋花湯等,禁食碎菜及含渣較多的食物。此飲食為少渣食物呈半流質狀態,避免對胃黏膜的刺激,以減輕胃的負擔,並應注意適當增加營養,以免發生營養不良。
(2)飲食內容可在潰瘍病I期飲食的基礎上適當放寬,加用去除含氮浸出物的蒸魚、蝦或燴肉丸子、燴肉末羹、燴雞蓉羹、蒸肉末蛋羹、蒸肉餅等(去除含氮浸出物方法:即將魚、蝦、肉類等用涼開水煮開,棄去原湯,再用該魚、蝦、肉類進行烹飪)。
(3)主食:可用大米粥、細掛麵及細麵條、麵片湯、雞泥白米粥、皮蛋粥、餛飩、麵包幹、烤薄脆饅頭幹(要充分嚼爛)、蘇打餅幹、成麵包等。
(4)食鹽量:可增加到每日5克。
(5)飲食餐次:為減輕胃的負擔,仍需少量多餐,每日進食5~6餐為宜,每餐主食50克左右。
(6)忌食有刺激性及含纖維多的食物:以防刺激胃黏膜,影響潰瘍麵的愈合。
3.潰瘍病Ⅲ期的飲食原則及要求
(1)潰瘍病Ⅲ期的飲食,適用於病情基本穩定,潰瘍基本愈合並逐漸恢複的患者。飲食仍應采用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為主。每日5~6餐,每餐主食不超過100克。飲食內容可選用細而柔的食物,烤饅頭、麵包片、小麵片、白米粥、餛飩、小籠包、汆丸子、燴肉末豆腐和燴冬瓜等。
(2)飲食仍應避免刺激性食物,含粗纖維的蔬菜和粗硬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過鹹,避免過飽,防止腹脹。
(3)避免食用具有促進胃液分泌的食物,如各種鮮美湯羹等,以免增加胃液的分泌,使胃酸增高,影響胃黏膜炎症的恢複。
4.潰瘍病Ⅳ期的飲食原則及要求
(1)潰瘍病Ⅳ期:飲食即胃病5次飯。適用於病情基本穩定,潰瘍基本愈合,進入恢複期的潰瘍病患者。為了鞏固療效,仍然需要適當限製對胃有刺激的食物,胃病5次飯要求食物細柔,清淡易消化,少油膩,少刺激,營養全麵為主。
(2)食物選擇:除潰瘍I、Ⅱ、Ⅲ期可用食品外,還可采用一些含纖維少的瓜菜和水果,如嫩黃瓜、嫩茄子(去皮)、嫩白菜葉、西紅柿(去皮籽)、冬瓜、土豆和胡蘿卜等,要切細煮爛或做成泥狀。成熟的水果,如蘋果、桃、梨等,主要含單糖(果糖、葡萄糖)、雙糖(蔗糖)及蘋果酸、檸檬酸(如果不成熟的水果,則對胃有刺激的單寧酸含量高,故不采用)並含有可溶性的植物纖維與果膠。煮熟後更易消化,減少對胃的機械性刺激。主食不限量,除三餐主食外,應另增加兩餐點心,如饅頭和蘇打餅幹等。其他可采用蒸軟飯、花卷、蜂糕、發糕、饅頭、麵包、熟肉餡包子、麵條和麵片等。
(3)每日5餐。
5.潰瘍患者的飲食禁忌
(1)避免用強烈促進胃液分泌的調料和食物,如酒類、香精(做糕點用)、桂皮、大料等,以及檸檬汽水、咖啡、濃茶和肉湯、雞湯、蘑菇等原湯;還有醃、熏、臘製的魚、肉、火腿及油煎炸和油膩食物。
(2)禁用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如韭菜、芹菜、豆芽菜、圓白菜和白蘿卜等,以及含有揮發油的蔬菜,如蔥頭、生蒜、生蔥、小茴香等亦應忌用。
(3)禁用含嘌呤較多的食物,如黃豆、蠶豆、豆腐絲、豆腐幹和熏幹等,因為它有促胃液分泌作用,並造成粗糙植物纖維對胃黏膜的機械刺激作用,同時在胃內停留長達4~5小時。還易產氣,故應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