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食療功效(1 / 2)

嘔吐、膽石症、嘔血、心肌炎、多汗、病氣、風濕性關節炎、百日咳、牙痛、牙周病、急性喉炎、青光眼。

名稱

絲瓜,異名很多,如天蘿、布瓜、蠻瓜、紡線、絮瓜、水瓜。

天絲瓜、天吊瓜、魚鰍、倒陽瓜、洗鍋羅瓜等。

因其老熟,放幹後網絡如絲,可用來拭洗滌炊具,所以又稱“洗鍋羅瓜”。

特色

絲瓜原產印度尼西亞,大約在唐代末期傳入我國。說有兩條根據:一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載:“絲,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二是代詩人杜北山、趙梅隱都曾寫過讚美絲瓜的詩,由此算絲瓜在我國落腳至少有1100年的曆史了。

目前,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為農村各地及庭院栽種一種瓜果類蔬菜,產於廣東、廣西的絲瓜稱粵絲瓜。

絲瓜果實嫩時皮色青綠,味道鮮美,曆來被當作夏令佳蔬,霜降後的絲瓜則老熟枯幹,皮內無肉,具有強韌的纖維,如經絡貫穿、房隔聯屬,叫絡絲瓜,內有黑色扁平的絲瓜子。絲瓜絡和絲瓜的功效大致相同。絲瓜可炒食、煮湯、做餡,亦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絲瓜絡主要做藥用。

絲瓜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硫胺素、煙酸、核黃素及維生素C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其中蛋白質的含量比冬瓜、黃瓜高1-2倍,鈣的含量為其他瓜菜類的1-2倍。絲瓜子中含脂肪油、磷脂等。這些營養素對機體生理活動均甚重要。

病痛卵腫,血氣作痛,癰疽瘡腫,齒,痘疹胎毒。

較全麵地概括了絲瓜的功效性能。

絲瓜絡經燒灰存性:稱之為絲瓜霜,這種物質有止血、止痛的作用。絲瓜藤水為止咳祛痰良藥。此外,以此水洗臉或作化妝品,能潤肌膚,有“美人水”之稱。近年來,以絲瓜莖水美容在日本成為風靡一時的美容妙法,使用者一致反映效果相當明顯。

絲瓜雖有許多營養成分及藥用價值,但過食可損人陽氣,因而不宜食之過多。

食療方便

治嘔吐

“配方”絲瓜藤20克,荷花15克。

“製法”將上2味人鍋,加水煎湯。

“服法”飲湯,每日2次。

治膽石症

“配方”絲瓜苗15克,小麥苗巧克,車前子30克。

【製法1將上3味人鍋,加適量水煎湯。

“服法”飲湯,每日1一2次。

治嘔血

“配方”絲瓜葉20克,白茅根30克,冰糖20克。

“製法”將上3味人鍋,加適量水共煎湯。

“服法”飲湯,每日2-3次。

治心肌炎

“配方”幹絲瓜葉15克,連翹30克,甘草6克。

“製法”將上3味人鍋,加適量水煎湯。

“服法”飲湯,每日2次。

治多汗

“配方”絲瓜花6克,杏仁12克,竹葉10克。

“製法”將上3味人鍋,加水煎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