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在假期的時候帶孩子旅行。寒暑假是兩個比較長的假期,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探索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渾然天成,讓孩子的心靈受到震撼和洗滌;還可以帶孩子遊覽名勝古跡、文化名城,或是國外的一些著名城市,為孩子講解這些地方的曆史和軼事,讓孩子感受偉大的文明,增加對世界的認識。
給孩子磨礪的機會——不要讓孩子成為溫室裏的花朵
唐英年,現任香港政務司司長,曾任香港臨時立法會議員。籍貫江蘇無錫。曾是香港自由黨成員。
2000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唐英年自幼家境優越,他的祖父和他的父親都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業。但他並沒有受到家人的過多嗬護,而是早早地就具備了獨立的能力,挑起了大梁。
1975年,年僅23歲的唐英年從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獲得了該校社會心理學碩士學位。當他正準備埋頭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時,父親致信說:
“英年,與其讀完博士後替人打工,我看你不如現在踏踏實實地回來給我打工吧。”那時唐英年的三個弟弟尚小,於是他遵從父命,回到香港。
唐英年進入公司以後,父親並沒有讓他直接進入高層職位,而是讓唐英年一切從頭做起,了解其中的過程。於是他先學習包裝,後學針織工序和技術,然後當買辦,隨後再管經營和銷售。幾年下來,他熟悉了其中的運作和一些公司外在的聯係,於是他開始為發展壯大公司而貢獻力量。由於他既有西方管理知識,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香港唐氏家族成衣業開始了新的起飛。
後來,唐英年一帆風順,步步高升。他於1991年任香港立法局委任議員,1995年任香港工業總會主席,1997年任香港行政會議成員。
2003年7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特區總部宣布,中央政府根據他的提名,任命唐英年為港府財政司司長,如今,唐英年為香港政務司司長。
唐英年雖然出身富裕,但他不像其他的紈絝子弟那樣,整日吃喝玩樂,而是在父親的教育下,早早地進入社會,磨礪自己,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實踐,最終才成就了自己。
名門家訓析要:天下父母都舍得為孩子付出自己的愛,這種愛是無私的,不講回報的,愛子女是父母的天性,當然,讓孩子感受到愛,在一個愛的氛圍下成長起來,這是好的。但是,家長要注意對孩子的愛要把握住火候。愛得過了火,就是溺愛,這個時候就不再是愛,而是害。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來者不拒,一概答應;有的家長不舍得讓子女做任何事情,自己完全就像一個保姆;有的家長把子女當成“小皇帝”“小公主”伺候著,事事都以孩子為中心,這樣看起來是疼愛孩子,實際上卻是害了孩子。隻有放開手讓孩子去做,去經曆成功與失敗,幸運與風險,幸福與悲傷,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真正的健全的人。不知道大家是否聽過“忤逆墓”的故事:元朝末年,曲沃縣金沙林(今屬山西省侯馬市)有個姓王的秀才,50多歲生了個兒子,取名王進。秀才老年得子,視若掌上明珠,百般溺愛。平時,好的盡他吃,美的盡他穿,要什麼有什麼,百依百順。
王進自小得寵,十分驕橫,染了一身惡習,吃喝玩樂樣樣俱能。
一天,秀才為一家辦婚事,沒帶王進去。王進知道父親吃酒沒有帶他去,心裏不滿,破口大罵,並揚言非殺了他父親不可。母親本來想勸兒子幾句,看到他那個凶神惡煞的樣子,嚇得躲在房裏沒敢吭聲。
半夜,秀才回來了,妻子慌忙告訴他說:
“孩子夜裏要殺你,你快躲一躲吧!”秀才問明情況,起先不大相信妻子的話,感到平時對兒子如此之好,怎麼能殺老子呢?恐怕是說著玩的吧。可是,他知道兒子的脾氣,又怕是真的,萬一被兒子殺了怎麼辦呢?於是,便急中生智,取了一隻葫蘆,用棉衣裹好,放在被子裏,乍看上去,像是自己酣然入睡的樣子。
夜深人靜,王進果然持刀闖進了老子的房間,朝被頭猛砍一刀,匆忙逃走了。秀才見到兒子真的殺他,驚歎道:
“孩子是萬萬溺愛不得啊!”
平時嬌生慣養的王進,逃到異鄉,舉目無親,隻有靠要飯為生,處處橫遭白眼,受人淩辱。幾經磨難之後,才念父母恩情,痛悔不該殺父親。從此,他立誌重新做人,拜師求學,發憤讀書,習文經武,練騎學射,成了文武雙全的有用人才。從軍之後,很快官至督軍。他在征戰途中路過家鄉,家鄉人告訴他,他的父親剛去世不久。這時候他後悔莫及,雙親已經離開人世,不能贖罪補過,表達孝意。麵對家鄉父老及部下,他頓足捶胸,失聲悲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