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服用中藥湯劑,能充分發揮藥效,取得較好的效果,具體應掌握以下幾個方麵。
1.掌握好服藥時間 由於中藥湯劑成分複雜,影響吸收利用的因素也多,其中服藥時間對藥效的產生就有很大影響。一般中藥湯劑可在早晚各服一次或在兩餐之間,即上午10時、下午3時各服一次。通常習慣在臨睡前和次晨各服一次。對於不同的病情、不同的方藥,又有不同的規定:①一般慢性病,必須定時服藥,以保持體內一定的血藥濃度。②滋補藥宜在飯後服下,使之同食物中營養成分一並被吸收,以利身體康複。③解表藥應趁熱服下,令其微汗,促使汗解,表解即可停藥。④對胃有刺激性的藥品,應在飯後立即服下,以減輕對胃腸的刺激。⑤驅蟲攻下藥,宜在清晨空腹服,藥力集中,起效快c⑥催眠安神藥,應在臨睡前半小時服。⑦特殊方劑應遵醫囑服。
2.掌握好服藥溫度 為順應藥性,提高療效,防止嘔吐,應注意掌握好溫度。通常分為溫服、冷服、熱服。①溫服。一般湯劑均宜溫服,特別是一些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②冷服。嘔吐病人或中毒病人均宜冷服,熱證用寒藥宜冷服,真寒假熱也可熱藥冷服。③熱服。將煎好的中藥湯劑趁熱服下,急症用藥、解表藥、寒證用藥宜熱服,以助藥力。真熱假寒,宜寒藥熱服。對於易惡心、嘔吐的病人,可在服藥前,先嚼一點生薑,然後再服,以防止嘔吐。
3.掌握好服藥量 中藥湯劑通常以分服和頓服來表示服藥量的大小。①分服。慢性病、病情輕,宜緩緩調治。一劑湯藥可分2~3次服。嘔吐患者應先少後多,分多次服下。小兒服時,宜濃縮,少量多次為好,不要硬灌,以免咳嗆。夜尿多者睡前服藥,也宜濃縮少量?②頓服。急病重病,宜急速治療。一劑湯藥可1次服下,藥力猛,能充分發揮作用。病情危重,以醫囑為準,有時1日可服2~3劑,晝夜連服,以圖迅速控製病情。
4.掌握好服藥時的飲食禁忌 服藥時一般宜少食豆類、肉類、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胃腸負擔,影響病人早日恢複健康。熱性疾病,應禁用或少食酒類、魚類、辛辣食物,因為這些食物膩滯,有生熱生痰的作用,食後會助長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藥,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有收斂作用,會影響藥物的解表透疹作用。服溫補藥,應少食蘿卜,少飲茶,因其能降低藥物溫補脾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