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5章 服中藥也應注意安(1 / 1)

在常用的中草藥中,絕大多數無明顯的毒性及副作用,但也不是沒有不良反應。因此,服中藥也應當注意安全。

1.注意藥物的毒性 有些中草藥有一定的毒性,有的甚至有劇毒,如水銀、紅砒石、白砒石、斑蝥等。一些生藥的毒性也比較大,如生附子、生川烏、生草烏、巴豆、馬錢子等。這些藥物經過炮製毒性雖可大大降低,但藥量過大時仍可出現副作用,甚至中毒或死亡。

2.注意藥物的副作用 還有一些中草藥有副作用,尤其是服藥量大、用藥時間長及敏感體質者更易發生。如甘草可能出現低鉀血症、血壓上升、浮腫等;人參可引起不眠、高血壓、浮腫、鼻出血、軟便;黃連、桔梗、川芎、石膏、當歸等可引起胃部不適、食欲下降等;細辛可引起出汗、惡心、嘔吐、不安、麵紅、頸強、呼吸緊迫等;蘿芙木引起口幹、鼻塞、頭昏、嗜睡、心跳減慢、腹脹等;桃仁、牡丹皮、紅花、牛膝,巴豆、大戟、水蛭、虻蟲等可引起孕婦流產。中藥湯劑也能引起副作用,如黃連解毒湯、溫清飲、桔梗湯、五虎湯、四物湯、小青龍湯、當歸芍藥散、麻杏石甘湯等可引起胃部不適、食欲下降的副作用;三物黃芩湯、柴胡清甘湯、八味地黃丸、六味湯等可引起下利、腹痛的副作用。

3.注意藥物的過敏反應 有的中藥可引起過敏反應,如銀翹解毒丸服藥後兩小時左右,可出現胸悶、心慌、頭暈、惡心、嘔吐、渾身發癢、出風疙瘩,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麵色蒼白、四肢發涼、冷汗淋漓、神誌恍惚等。

4.注意藥物的配伍 中藥的配伍使用也很重要,有的藥物配合一起使用可降低毒性及副作用,如白虎湯中的石膏、知母苦寒傷脾胃,加一匙粳米,則可減少副作用;十棗湯中的大棗可製約大戟、甘遂、芫花的毒性;生薑可製約生半夏、生南星的毒性等等,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中藥有十八反,不能放在一起服用。

5.注意藥物不良反應 自1998年起,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大醫院陸續收治因服中成藥而患腎病的患者,其中以服用龍膽瀉肝丸者為多。龍膽瀉肝丸用於治療肝膽濕熱所致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以及由此所致的濕熱帶下、痤瘡等病症,療效顯著,已有幾百年的曆史,且很少發生不良反應。經調查發現,龍膽瀉肝丸中使用的中藥木通是東北馬兜鈴的幹燥藤莖,味苦、性寒、有毒性,其莖葉含馬兜鈴酸,對腎髒有較強毒性,可損害腎小管功能,導致腎衰竭,叫馬兜鈴酸腎病。目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藥品監督管理局已決定禁止使用關木通,並將龍膽瀉肝丸歸為處方藥。另外,據知含有馬兜鈴酸的藥用植物還有細辛、青木香、馬兜鈴等。

總之,中藥也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服用時亦需遵醫囑,謹慎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