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4章 有病服中藥好還是服西藥(1 / 1)

患病後是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是吃中藥還是吃西藥?中醫和西醫都是各國人民在不同的曆史條件下與疾病做鬥爭的經驗總結,各自形成獨特的理論體係,都能為人民解除疾苦,但各有特點。

中醫是中國勞動人民與疾病做鬥爭的經驗總結,有3000多年的曆史,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為基礎,強調天人相應,以宏觀觀察為核心,以整體為重點,所以靈活性很強。西醫發源於希臘,進入中國才有200多年曆史,是以機械唯物論為基礎,以實驗學、解剖學、組織學為重點,強調直觀觀察的獨立性,所以它較為清晰、確定、規範、標準,治療直達病位,針對性強,不像中醫那麼靈活。一個病人從西醫的角度來診治,不同的醫生檢查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診斷結論大致相同。中醫診治疾病,是以辨證論治為基礎,以宏觀的整體觀察為核心,以四診為診斷病證的基本技能,以理法方藥為手段,治療方法多樣化,包括針灸、推拿、刮痧、拔罐、中藥內服外用等不同的治法,它是神療為基礎,食療為保障,藥療為關鍵,以提高機體功能去消除致病因素而達人體健康為目的。

西醫以辨病論治,有是病用是藥,千人一方,基本上無差異,診斷手段以望、觸、叩、聽為基本技能,現在,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逐漸由放射、化驗所代替。有人報導,醫療上的誤診,儀器所造成的占很大比例。

單純從診病手段來看,中醫的四診有“望而知之為之神,聞而知之為之聖,問而知之為之工,切而知之為之巧”,這是中醫診病的四大技巧,有些病有經驗的醫生一看就知道什麼病,因為病有病色病形。對有認識不清的再加高科技檢查,比西醫的拉網式大檢查方便的多,既省時又省錢,對於各項高科技的檢查,中醫也照樣用。

至於看中醫好還是看西醫好,應根據實際情況,中醫也有看不了的病,像一些外傷危急重病等,西醫也有看不了的,像一些功能性的疾病及春溫暑濕等,看病時要就地隨診,千萬不要舍近求遠,以免延誤治療。

有病用中藥好還是用西藥好?

中西藥是兩種不同時期、不同形式發展起來的,其有不同理論指導,都能治病,而且也都能治好病,也各有利弊。西藥是辨病施治,治的是病,以消滅致病菌、病毒為基礎,多是單刀直入,針對性強,是千人一方,基本沒有差異,藥物大都是化學合成藥品,其毒副作用大,這種毒副作用,是一時看不見而逐漸積累起來的,等你發現就晚了,像亂用抗菌素引起的菌群失調及用久了產生的抗藥性以及用久了引起髒器損害等等。

中藥是辨證施治,講究因證而異、因人而異,可謂一人一方,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治的是人,是提高機體功能、清除致病因素,這樣既治病,又提高機體功能,保證身體健康,它的方法多樣,有精神療法(精神是人體支柱)、飲食療法(飲食是保障)、藥物療法(藥物為核心)。

中藥的來源,是天然的礦物、植物、動物等為原料加工而成,其毒副作用小,有利於吸收,麵廣、力大,特別是湯藥,作用快,所以在患病未確診前最好選用中藥,如發熱頭痛開始,可用蔥頭生薑煎水喝,或多喝開水,或用溫水擦身、泡腳,令微汗出,也可用感冒顆粒,不要盲目急於去打針服藥。現在有些人特別迷信打針,什麼病都去打針,有的衛生室為了賺錢,不管什麼病都先給打針,有時是病人要求打,結果造成沒有病打出病來,或小病打出大病。若確實屬於急危病,像出血熱、腦炎之類急性病,必須用西藥或住院治療,這些都是分秒必爭的。像腹痛、頭痛等一些症狀性的疾病,在未確診前,都可用中藥或針灸、拔罐治療,對一些常見病,中藥也有優勢c現在中醫藥在國外很熱,很多病人都想采用中醫中藥診治,特別是針灸推拿類無藥害的療法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