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依靠自己保健,生命依靠自己把握。人類最好的醫生是自己。疾病是健康的大敵,隻有不生病,才能身體健康。要想不生病,必須掌握防病的知識,切記千萬不要讓無知糟蹋自己的身體,奪去自己的幸福。
健康,是個人人關注的話題。然而,對健康的重要概念人們似乎知道的太少。世界衛生組織(WHO)以立體的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觀念修整了傳統的概念,指出:健康不僅是沒有生理疾患,還包括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而營養、社會、心理因素對健康的影響甚大,任何不足和太過都是有害的。下麵介紹有關知識。
1.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營養的重大要素之一,來源於魚、肉、禽、蛋及其它一些動植物食品中。它是組織細胞不可缺少的一種成分,也是構成肌肉、內髒、血液、骨骼等各種組織器官的重要物質。在各種營養物質中,蛋白質對於人體最為重要,人體對蛋白質的需要量與年齡、身體狀況和勞動強度有關。如一個普通勞動強度的成年人,每天需要90克左右的蛋白質就能夠滿足機體需要,勞動強度大的可適當增加。若攝入過多可增加腎髒負擔,攝入不足則造成營養不良。
2.雞、魚、肉、蛋 雞魚肉蛋是蛋白質主要供應資源,根據每人每天90克左右的蛋白質的需求,肉類每天不能少於100克,蛋類每天不能超過1個,最好多吃魚類,或者吃多種雜糧的混合麵,也可保證優質蛋白的供應。
3.脂肪 脂肪是人體能量的一個主要來源,多從動、植物油類攝取。人體對脂肪的需求在一般情況下,兒童占總熱量的35%,工農勞動者占25%~30%,成年人一般不低於17%,即每天50克左右就可以滿足。少了可能造成人的熱量不足出現消瘦、疲乏等症,多了可使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升高,產生高脂血症,促進動脈硬化,引起冠心病、高血壓。
4.動、植物油哪種比較好 因動、植物油各含不同的飽和酸,單純食用哪一種都不好,都會引起營養的不平衡。經科學研究,以克為單位,400克植物油和100克動物油相混合食用為最好。膽固醇雖然是一種有害物質,但人體內缺了還不行,所以,人每天必須攝人少量的含膽固醇的物質。一種科學的方法,用植物油炒動物的瘦肉食用即可得到一定量的膽固醇,這樣就不必單純食用動物油了。
5.糖 糖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也是能量的源泉,來源於五穀雜糧。一般成人每天攝取100~400克含糖類食物(主要是澱粉)就可以滿足機體的需要。少了可造成人的熱量不足,出現低血糖反應及氮質血症;多了可使機體肥胖,出現高脂血症、動脈硬化和由它們引起的冠心病、腦血管病,還會增加胰島的負擔,久之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發生糖尿病。總之,糖吃多了對人體有害無益,所以在主食食用充足的情況下,就不需要單獨食用糖。
6.水水也是一種營養素,而且是一種最重要的營養素。人體體重的2/3由水組成,若缺乏2%的水即會發生生理改變,缺乏20%的水如果得不到及時的供應就會死去。正常成人每天需要1500~2000毫升水,但應根據運動量的增加、氣溫的變化作適當的調整。水飲多了或少了都是有害的,飲水應定時定量,不要等口渴了再飲水,應小口小口的喝,不斷滿足身體所需,特別是清晨空腹及晚上臨睡前喝一杯水對健康更為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