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塑造健康心理(2 / 3)

不可從眾消費。“從眾心理”是大眾都容易犯的通病。一見別人排隊買東西,就以為是“便宜”,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加入進去。一見別人都誇這東西好,仿佛千載難逢,也趕快掏腰包,生怕錯過機會。張揚個性消費,不從眾,不趨時,同樣能體現出“我行我素”之美。

不可盲目消費。相對廠家、商家而言,我們消費者最缺乏的就是“知情權”。商品的底細、價值、利潤,永遠是個謎。我們的消費也就常誤入盲目性。看到“打折”、“大減價”、“跳水”、“拆遷大甩賣”以及什麼買多少送多少之類的招術,每逢有新產品上市,總可見一串串明星登上鼓吹的廣告舞台,為商家搖旗呐喊,仿佛買了這產品,便也有了當明星的感覺。那商品的實際價值成了“注水肉”。別盲目輕信“打折”,別盲目輕信廣告,別盲目聽明星們的鼓吹,冷眼觀潮看市場,該出手時再出手,自然會買到物有所值的商品。

37、3個要領擊碎職業枯竭

現象描述

凡是上班族都很難避免遭遇職業枯竭感,這時你必須重新問自己:你希望工作滿足自己的哪些需求,得到答案後再去檢視目前的工作究竟無法滿足你的哪幾項需求。

一句話點評

職業枯竭感可以說是在職業生涯道路上突現的急轉彎,想完美轉彎,你需要一些自我管理的策略。

專家解析

對於工作本身的枯竭:問自己的專長和貢獻是什麼?如果你發揮專長卻沒做出貢獻和績效,就要檢視你的能力與知識是否仍舊不足,如果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你應該立下學習計劃,包括專業知識與技巧、語言、常識、第二專長……

對於人際關係引起的枯竭:對於這類枯竭,最重要的是管理自己的情緒,避免人際關係的衝突和對立影響了工作上的專注與發展。

對於組織的不滿:如果你所在企業的經營理念、人才培育做法與你的價值觀不能兼容,而且你經過長期的調整仍不能適應時,恐怕就隻有做轉職的打算了。

38、4大幽默緩解抑鬱情緒

現象描述

創造自己獨具個性、有趣的表達方式,這樣可以使自己的性情變得柔韌靈活,能更好地解釋和評價現實情況。

一句話點評

如果你不幸患上了抑鬱症,請嚐試用幽默來改善你的精神狀態。

專家解析

自嘲

經常看看自己身上有哪些可笑的行為和觀念,但不是完全否定自己,兩者要區分開來。不妨把自己的人生看作是一出戲劇,而且還是一部傳奇浪漫的喜劇。

做些“蠢事”

不妨每天做一件“蠢事”。從不同尋常的角度觀察一下自己熟悉的人,做些出乎自己意料的事情。比如穿得傻一點,這樣你就會發現,打破常規後,並不會有可怕的事情發生,有些事情甚至會比原來的要好。

嚐試“荒謬取向”的思維方式

假如你在大庭廣眾麵前演講,卻因為怯場而陷入極度焦慮之中,你可以通過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幽默地誇大自己內心的害怕,來克服這種失敗的恐懼。

想象

想象一下你周圍的人們,在各色的衣服裏麵,他們都是和你一樣赤身裸體的人,每個人都跟你一樣在吃飯、睡覺、生活和工作。這樣想想就會消除對別人的敬畏。

39、心理應激可通過運動緩解

現象描述

長期超負荷運轉、工作壓力太大已成為當前精英人士的健康殺手。精英人士在身體超負荷運轉的同時也會出現心理應激反應,及時了解心理超負的預警信號,在心理應激反應出現的早期及時減壓,才不至於引發一係列嚴重的身體疾患。

一句話點評

人的心理應激反應可以分為三個時期: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

專家解析

不注意警戒信號而一直與外界壓力長期抗衡,會進入抵抗期。此時人就會處於亞健康狀態。若不及時休息,則會進入衰竭期。進入衰竭期後,人們往往會出現抑鬱、焦慮、失眠等心理症狀,而在生理上則會出現高血壓、潰瘍、心髒疾病,甚至出現猝死的發生。如果出現心理預警信號,首先可以進行體育鍛煉,這是減輕應激壓力的基礎工作;其次可以進行鬆弛訓練,即在放鬆、安靜的環境下達到心理平靜的狀態;如果前兩者都沒有效果,則要到醫院進行心理谘詢和藥物治療。工作繁忙的人群在選擇休息方式時,要注意休閑放鬆,而不是越玩越累。

40、做事拖拉也會有損健康

現象描述

調查顯示,在每5個人中就有一個做事拖拉者。拖拉影響了他們的職業前程,擾亂了他們平靜的心情,影響了與周圍人的關係。他們不按時支付賬單;錯過購買音樂會票的機會;不到情人節前一天不會給愛人買禮物;老板催促時,才心急火燎地開始做財務報表……

一句話點評

其實,拖拉者心裏也不想拖拉。為什麼動機和行為之間會拉開一道鴻溝?心理學家認為,這是焦慮和謬誤想法在作祟。

專家解析

拖拉者在動手做事前總會勸說自己:“事情不是很重要,沒關係,放在明天做會更好。”但到了第二天,他們也未必能找到行動的動力。拖拉者的另一條欺騙自己的謊言是:在逼近最終期限時,工作效率更高。他們認為,在時間壓力下,創作激情會被激發出來,靈感會自然光臨。事實上,這隻是他們一廂情願的想法,最後一分鍾完成的工作,質量通常不佳。

對拖拉者而言,拖拉不隻是精力和時間的大量耗費,還危及到他們的健康,因為拖拉會帶來壓力。調查顯示,拖拉情況嚴重的人,通常喜歡飲酒、吸煙,患有失眠症,腸胃也不好,且常常感冒發燒,免疫係統衰弱。當身體狀況不佳時,他們也會拖延去醫院救治的時間,這樣就比較危險了。

41、太愛操心其實是一種病

現象描述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小林這樣的“操心族”,他們每天想東想西,記這個掛念那個,別人的事情對於他們而言,簡直比自己的事還重要,別人自己的那攤子事還忙不過來,他們卻似乎要把所有的事都往自己身上攬。

一句話點評

盡管愛操心不算特別嚴重的心理問題,但是倘若在生活中時時留心,事事上心,處處操心,那就有些思慮過度,需要去看看心理醫生了。

專家解析

愛操心並不一定屬於“問題心態”,正常範圍內的操心更是人之常情:年幼的孩子出門在外,父母天天惦記;年邁的老人患病住院,子女時時揪心……遇到這樣的情況,操心一點也不足為奇,不操心反倒有點不正常。可以肯定,太愛操心也是一種“心病”,盡管這種病與生俱來,而且不會對“操心族”造成太大的麻煩,但如果對這種心理不加約束、放任自流,至少會使自己生活得越來越不快樂。對於“操心族”而言,多在健身運動、業餘愛好、閑情逸致中放鬆身心,遠比逢人就“包打聽”更有意義。

42、安慰他人從聆聽開始

現象描述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是件煎熬的事情。如果此時朋友打來電話說他失業了,或是同事查出了癌症……麵對他們渴望被安慰的心情,你會怎麼做呢?

一句話點評

這個時代,有家庭的好處就是親情能夠緩解很多焦慮。當一個人遇到不盡如人意的事情時,非常希望能得到親人和朋友的安慰與支持。

專家解析

首先要學會聆聽對方講述他的苦楚。聆聽並不是保持沉默,而是仔細聽聽對方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以及真正的涵義。你要用自己的眼、耳和心去聽對方的聲音,同時不急著立刻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也不要經常打斷對方的談話或是不停地發問。在聆聽時,最好把自己暫時拋開,例如想著該說什麼、如何響應對方的話,或盤算著接下來的話題等。

當朋友一把鼻涕一把淚站在麵前時,你是否總是很自然地說“別哭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幫助別人度過艱難歲月,不等同於將他們從痛苦的心境中“拯救”出來。當朋友、家人陷於痛苦之中時,支持他們的最基本方法就是允許對方哭泣。哭泣是宣泄的最好方式,而掉淚則是療傷的一種過程。

麵對麵安慰別人,和我們內心真正的狀態有很大關聯。因為對他們的遭遇感同身受,你不僅要分擔對方的痛苦,也需要忍受自己內心的煎熬。但對被安慰者而言,這就是給予他們最好的幫助。

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而感到困窘,是無妨的;讓你想安慰的人知道你的感覺,也是無妨的。甚至可以老實地說:“我不知道你的感覺,也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但是我真的很關心你。”即使自己對這樣的表達覺得可笑,還是可以讓對方感到安慰。你或許可以選擇用發短信、郵件等書寫的方式,用文字來表達你的感覺和想法。

43、學會管理好自己的衝動

現象描述

“我總是不耐煩,喜歡做一些能讓我覺得特別刺激的運動;我忍受不了倦怠,因此總在不停地追尋新鮮刺激的感覺;我總是靜不下心來,常常很快地做出判斷和決定,沒什麼計劃性,也不會去考慮我的決定將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的後果;我希望自己的努力很快就能做出成績,我不是一個特別有耐心的人,而且我的行為時常帶有好鬥性。”如果你的性格同以上這段自白能夠對上號,那麼你就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而且你一生事業的成功或者失敗差不多都將由這種性格決定。

一句話點評

對於“衝動”這一概念,醫學界還沒有任何一種定義能夠得到所有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同,但普遍認為,“衝動”是行為係統不理智的各種表現。也就是說,是人的情感特別強烈、理性控製很薄弱的一種心理現象。

專家解析

能給人帶來益處的衝動具有實用價值,它不同於那種隻會造成損害的病態衝動。在特定的環境下,如果要求得不到立刻滿足,有些人的衝動就會轉為病態,如做事不假思索、感到厭煩、草率魯莽、不計後果、急於求成,或行為具有挑釁性等。因衝動而導致暴力行為的事件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一大社會問題。家庭暴力、虐待兒童以及一時興起導致的打架鬥毆和凶殺、吸毒甚至自殺事件等,都是人們對衝動缺乏有效控製的表現。此外,衝動還會引發生理紊亂,如表現為食欲過盛、酒精和藥物依賴等。

易出現病態衝動的人對容易上癮的事務缺乏抵抗力和自製力,如有部分青少年,過度沉溺於酒精、上網和毒品,完全不考慮其嚴重後果。而在酒精與毒品中越陷越深的同時,讓他們變得更容易衝動。

隻有加強學習,修身養性,遇事三思而後行,時刻提醒自己“戒怒”等,才是能減少與避免出現病態衝動的有效手段。

44、給虛榮女人的心理處方

現象描述

家境貧寒的A女孩剛剛步入社會,為了追求時髦,不惜借錢購買高檔衣服,還借錢買了項鏈、戒指來炫耀自己。周圍人羨慕地誇獎她有錢,她隻說是爸爸媽媽幫她買的。有一天門口堵滿了要債的人,周圍的人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兒。

一句話點評

所謂虛榮心就是扭曲了的自尊心。虛榮心男女都有,但總的說來,女性的虛榮心比男性強。

專家解析

虛榮心帶給女性的痛苦比男性大得多。這一類型的人表麵上表現為強烈的虛榮,其深層心理就是心虛。表麵上追求麵子,打腫臉充胖子,內心卻很空虛。表麵的虛榮與內心深處的心虛總是不斷地在鬥爭著:一方麵在沒有達到目的之前,為自己不如人意的現狀所折磨;另一方麵即使達到目的之後,也唯恐自己真相敗露而恐懼。一個人如果永遠被這至少來自兩方麵的矛盾心理所折磨,他們的心靈總會是痛苦的,完全不會有幸福可言。

專家建議:

1.追求真善美。一個人追求真善美就不會通過不正當的手段來炫耀自己,就不會追求徒有虛名。

2.克服盲目攀比心理。橫向地去跟他人比較,心理永遠都無法平衡,會促使虛榮心越發強烈,一定要比,就跟自己的過去比,看看各方麵有沒有進步。

3.珍惜自己的人格。崇尚高尚的人格可以使虛榮心沒有機會抬頭。

45、“減壓”不能走極端

現象描述

人人都羨慕白領,工作體麵、衣著光鮮、待遇優厚,但是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卻是我們無法想見的。

一句話點評

白領在工作與生活中麵臨著不可突破的緊張感與壓抑感,他們每天都置身於快節奏和高強度的工作之中,很難抽出時間有效釋放壓力,以致不良體驗堆積日深。

專家解析

由於工作普遍要求白領要表現出良好的精神狀態,他們就不得不壓抑自身的真正情感、掩飾自己焦躁的情緒。於是心理就出現了偏差,轉而尋求大破壞性的行為來減壓。

不過,即便極端的減壓行為讓人得到了短暫的宣泄,但發泄後,他們會感到身心俱疲。疲憊容易導致消沉,消沉又會衍生出新的壓力。這樣循環往複,壓力源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存在,隨時可能爆炸。

46、職場高壓人群減壓技巧

現象描述

現代職場就像一個巨大的高壓鍋——秘書擔心文件趕不及老總開會,銷售主任怕客人要求太多,市場部職員一天工作12小時,晚上還要苦讀進修……各人的壓力一觸即發,如果遇上英明的上司,也偶爾能得到體恤下屬的減壓措施。但通常,來自工作本身的壓力已經足夠把你打倒,真的除了瘋掉就是走人嗎?其實不然。

一句話點評

工作量大,擔心公司倒閉,裁員,減薪,人事複雜,工時過長,工作方向常常轉變,職位角色含糊等,都使職員們受壓。嚴重者可導致職員出現精神問題,所以處於高壓職場中的人群要及早發現自己的情緒問題,自我解救。

專家解析

靜心減壓

靜心對壓力的舒緩十分重要。靜心並非把正在受壓的事情移開。也有些人以為走到荒山野嶺去,找一處完全聽不到聲音的地方便能靜心,但這些都是消極方法。我們身處的環境,必然有工作的死角,或經曆各種不如意的事,壓力是必然的,問題在於我們以怎樣的態度去麵對。

學會靜心,是處理壓力的基本條件,方法包括:

日常操練——每日早上起床,午飯前後,以及睡眠前,花幾分鍾做10~15次深呼吸,讓呼吸安頓下來,並給予時間安靜休息。

學會放下——透過輕鬆的音樂、默想、閱讀和自省,嚐試把心中憂慮放下。

多親近大自然

減壓的同時,必須留意個人健康體質,因為如果精神不足時,不隻工作效率欠佳,甚至麵對事情的抗壓能力也下降。良好飲食、睡眠及運動習慣,是健康的基本條件。除此之外,也可透過一些活動幫助減壓,首選是接近大自然。在國外,非常流行森林浴,郊區一般是森林浴的首選地,越多的樹木,負離子成分越高,可促進血液循環,提升抗壓能力。

47、解密逆意思維帶來的收獲

現象描述

逆意思維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源於對權威的挑戰。這裏所說的權威,可以是家中父母長輩,也可以是師長、領導,還可以是大到像社會公認的道德行為規範這類的準則,總之,凡是可以施加約束和限製的事物或人,都可被視做權威。

一句話點評

過多地使用逆意思維,會對我們的生活,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上,產生極其負麵的影響。

專家解析

逆意思維有時候也有好的、可取的方麵。

收獲一:這種對權威的反抗和挑戰,是一種開拓精神的顯現。

“權威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伽利略、哥白尼這些偉人都是在大膽推翻了之前權威的理論後,才見到了真理的曙光。

收獲二:逆意思維常常是個性的展現。

現代人的生活缺少個性,單調和沒有創新是整個時代的通病。然而,那些能帶給人們耳目一新感覺的創意和靈感,往往都帶有逆意思維的痕跡。

收獲三:更全麵地認識事物。

逆意教會我們從相反的角度去看待問題,這往往更有助於我們全麵地認識一個事物,同時,還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48、密友鬧別扭學會找台階

現象描述

兩個閨中密友,彼此都是對方最信任的夥伴,可能因一方不小心,泄露了對方的秘密。愧疚的一方可能不再敢見麵,於是兩人漸行漸遠。

一句話點評

同性朋友之間鬧別扭,冷戰之後便“騎虎難下”了,特別是女人之間,誰也不會“拉下臉”主動要求和好。所以,密友之間鬧別扭,最重要的是怎樣找“台階”。

專家解析

其實,這個時候隻要你直接而誠懇地說“對不起”、“請原諒我”,這種情況下,這些簡單、直接的道歉最有用,最重要的是讓對方明白,對你來說,她這個朋友是多麼重要,你不想失去她。

忽略不計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方式

一句玩笑就會引爆一場女人之間的戰爭。有時候兩人就是莫名其妙的對玩笑較起真來了。吵完之後當然就是冷戰,不見麵,不打電話,也不發短信。

冷靜幾天後,你再回頭想想覺得兩人吵得挺無聊,那麼就當這件事沒發生,大大方方地約老朋友去喝一杯,或是去逛街,互相參謀買衣服,一起吃冰淇淋。這樣忽略不計,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友情有時需要放棄

當兩人的矛盾涉及到做人的原則和立場,或是對方利用友誼來做一些功利的事,比如在工作中升職等。那麼,你需要重新衡量一下她是否還適合做你的朋友。你可以很鄭重地約她出來談,告訴她,你很在乎這個朋友,但這一次她真的傷害到了你。如果她依然無視你的感受,那麼就放棄吧,這個朋友不適合你。

49、心理按摩告別肌膚問題

現象描述

情緒的緊張、壓力的失控是你每天生活的主旋律?那麼,成人痘、斑點這些肌膚問題也會和你的肌膚糾纏不清,這就是心理因素對肌膚的“貢獻”!不過,要是能夠及時為心理做按摩,肌膚的問題便不會再“上臉”!

一句話點評

成人痘一般會發在臉部的U字部位,正好是男性胡須的分布區域,這個地方的毛囊對於雄性荷爾蒙有特別的感受性,比臉部其他部位更容易受到荷爾蒙分泌影響。女人們緊張起來,雄性荷爾蒙分泌量變旺盛,於是便會在下巴上長出痘痘。

專家解析

心按摩招式:

深呼吸 學會深呼吸,如果每一次呼吸都很能深長,肺裏便總能充斥著新鮮的空氣,緊張情緒自然會得到舒緩。

芳香療法 味道是最能調節人們心理的方法了,帶有薰衣草、柑橘這些味道的精油或是護膚品最能安撫緊張的心靈。

麵膜的妙用 麵膜不隻能給你補水、保濕和抗衰老,還能夠緩解緊張的情緒。下次再感到情緒緊張的時候,不妨靜下來,敷上一張麵膜,安安靜靜地待上5分鍾,感覺自然會好很多。

別被痘痘牽著走 痘痘本身也會讓你情緒緊張的,你越想趕走它,它越是頑固地“站”在你臉上,所以別太理會它,它反倒會放過你。

50、懷念故鄉可減壓

現象描述

故鄉,是人們一生難以忘懷的地方。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曆,每天麵對忙碌的工作、繁雜的事務、複雜的人際關係,總會不由自主回憶起童年的美好。尤其是一些成功人士,在麵臨巨大壓力和困難時,往往會陷入對故鄉的強烈思念中。

一句話點評

“故鄉情結”之所以會在成年之後頻繁產生,是因為現代成年人麵臨太多來自工作、家庭、人際關係等壓力,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因而萌發暫時回避現實中矛盾和困惑的想法。

專家解析

故鄉是一個人成長的最初環境,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節。可以說,“故鄉情結”是人們麵臨困難時的一種自我解壓、宣泄情感的方式。

“故鄉情結”能很好的把焦躁情緒在回憶中釋放,如對兒時玩伴的想念及傾訴。因為在童年時期,人的防禦機製較弱,建立起來的友誼一般更堅固。而成年後自我防禦機製增強了,身邊很難找到可靠的人傾訴。尤其是工作方麵的壓力,可能與同事間存在一定的利益關係,也可能壓力本身就來自於同事。此時,兒時建立的友誼就顯得彌足珍貴,因而無論是回憶玩伴還是找他們傾訴,都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方式。

51、“助人”為啥也會心煩

現象描述

欣欣是一家外企的職員,她工作出色、樂於助人,但她有一個煩惱,她的朋友都喜歡向她傾訴,她也感到無法拒絕,於是自己成了一個情緒垃圾筐,聽了那麼多人的煩心事,有時她自己也會莫名其妙地心煩。欣欣不明白,為什麼她的朋友都喜歡向她傾訴?

一句話點評

欣欣的心理稱為“助人者”的心理。

專家解析

首先,這樣的心理往往是在家庭裏養成的,如果一個家庭需要孩子成為一個“拯救者”,代替成年人負起一些責任,如果孩子過分聽話,總是為父母考慮,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就學會處處為別人著想,甚至難以拒絕別人的要求。

其次,道德觀念很強,她會覺得自己“應該”幫助朋友,或者說有義務幫助別人,這樣的心理說明欣欣自我價值感很低,隻有通過對別人無償的幫助,才能體會到自己有價值。

第三,潛意識裏其實並不是不圖回報的,她用幫助別人的方式,其實是想獲得一種歸屬感,獲得朋友的依賴和需要,從而證明自己並不是沒用的、不被重視的。

52、“恐怖症”有哪些表現

現象描述

恐怖症是以恐怖症狀為主的一種神經症。青年與老年發病者居多,女性更多見。國外報道患病率為77‰,我國的患病率平均值為2‰左右。

一句話點評

恐怖症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有資料表明,患者的一級親屬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經症。

專家解析

患者病前性格偏向於幼稚、膽小、含羞、依賴性強和內向。例如某人遇到車禍,就對乘車產生恐懼。可能是焦慮的背景上恰巧出現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發生急性焦慮而對之發生恐懼,並固定下來成為恐怖對象。對特殊物體的恐怖可能與父母的教育、環境的影響及親身經曆(如被狗咬過而怕狗)等有關。恐怖症通常起病急,麵對某一物體或處境而爆發焦慮,患者明知這種恐怖是過分和不必要的,但不能克製,常伴有回避行為。恐怖對象可歸納為三類。一是處境恐怖,對街道、廣場、公共場所、高處或密室等處境恐懼,因此不敢出門,回避這些場所。二是社交恐怖,對需要與人交往的處境感到恐怖而力求避免,如與人單獨相處等。三是單純恐怖,如對針、剪、刀、筆尖等物體發生恐怖時稱銳器恐怖;對貓、狗、鼠、蛇等動物發生恐怖稱動物恐怖。如果具有以上表現,不妨去醫院精神心理科治療。

53、直覺是種本能的智慧

現象描述

遠古時代,女性的身體受到無上尊重,它代表著繁衍、大地、自然、星辰。在一個部落中,女性首領的直覺,像指南針一樣指引著全部落的人。而現代科學崇尚理性和邏輯的思維方法。直覺,讓人感到不客觀,不可靠,甚至不科學,因此長期以來,它被我們視而不見。

一句話點評

身體有它無與倫比的智慧,憑著直覺,它告訴我們要什麼和不要什麼,什麼對健康最有益,什麼才能讓我們感到愉快和幸福。

專家解析

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突然之間對某種食物產生極度的渴望,那麼,這種食物的營養成分往往正是身體最需要的。很明顯的例子是,很多女人在月經前突然嗜食巧克力。巧克力可以提升腦中血清素的水平,改善情緒。這是身體向我們傳達的信息,告訴我們這種食物是最好的。如果我們像信任最精確的檢查報告和最權威的醫學專家一樣信任身體的感受;如果我們認真地傾聽身體的需要,疲倦了就休息,饑餓了就進食,想去衛生間時就去衛生間,想哭的時候哭;如果我們不是受到金錢的驅使才去工作,而是因為工作使我們感到愉快、充實……那我們的身體就會充滿精力,一直處於最佳狀態。通常認為,疾病是我們的敵人,必須通過藥物或手術來“消滅”它。而實際上,疾病是一種最直接的方式,能夠準確地傳達身體的信息。

54、情緒低落時如何穿衣服

現象描述

適當地選擇衣服,有改善情緒的功效。因為,稱心的衣著可鬆弛神經,給人一種舒適的感受。

一句話點評

在情緒不佳時應該注意四“不”:

專家解析

1.不穿易皺的麻質衣服。

不少專家認為,在情緒欠佳的日子裏,不要穿容易皺的麻質衣服。易皺的衣服使人看起來一團糟,心理上會產生一種很不舒服的感覺。

2.不穿硬質衣料衣服。

硬質衣料衣服會讓你感到僵硬和不快。此時最好是穿質地柔軟如針織、棉布、羊毛等衣料做的服裝。

3.不要穿過分緊身而狹窄的衣服。

在衣服的款式方麵,不要穿過分緊身而狹窄的衣服,如果太狹窄了,會造成壓迫感。對於女性來說,一定要避免穿窄裙、連褲襪和束腰的服裝,尤其不要穿緊身牛仔裝,否則會加重情緒上的壓抑感。而穿寬鬆的服裝會令你呼吸輕鬆、血液循環暢通,不良情緒得到緩解。

4.不係領帶。

不係領帶能減輕束縛的感覺。

55、心不在焉有可能是病

現象描述

大部分人都有注意力渙散的時候,而普通人與ADD患者的區別是這種走神現象發生的頻率和它影響正常生活的程度。以前人們通常認為ADD隻可能發生在男孩子身上,但事實上,成人、女性也可能是ADD患者。

一句話點評

所謂ADD,就是注意缺陷障礙,最主要的症狀是頻繁地、不自覺地走神。但這並不是說ADD患者就無法集中注意力,他們隻是不能決定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和場合。

專家解析

而在個性方麵,患ADD並不意味著過度活躍,正好相反,ADD患者往往可能是相當安靜甚至是嚴肅的人。而另一方麵,得ADD症也不意味著反應遲緩,許多ADD患者天資聰慧,反應敏捷,而且非常成功。

除了注意力分散以外,還有其他的症狀表明你可能是個潛在的ADD。比如在工作中,你對有很大挑戰性的PROJECT非常專注,但對乏味枯燥的部分,則興趣缺乏;家裏更是搞得一塌糊塗。有時,正是工作中的高難部分治愈了你的“注意力缺乏症”。所以,有注意力缺乏及紊亂症的人往往是那些智商比較高的人。

ADD對天生樂觀主義性格的人而言其實更像一種氣質,而不算什麼病。所以不必過慮,要勇敢地麵對自己的缺陷並積極地改善它。因為隻有接受自己,與自己為友才是重塑新生活的前提。而對那些天性抑鬱的ADD患者來說,則需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56、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患ADD

現象描述

每個人都有走神的時候,但怎樣才能判斷自己是否患有ADD?這個界限究竟在哪裏?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才需要為自己的心不在焉擔心?在什麼情況下我們該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一句話點評

判斷是否患上了ADD,有以下3個需要量化的方麵。

專家解析

第一:在過去的6個月內,你必須“經常”或“很頻繁”地存在以下9條表現中的6條或以上:

①在工作或生活中不能注意細節或經常犯粗心的錯誤;②在工作或娛樂中很難保持注意力;③別人與你講話時,你沒留意聽,經常走神;④不遵從指令且完不成工作;⑤難以組織好工作和活動;⑥逃避、不喜歡或不情願參加需要持久保持注意力的工作或活動;⑦丟失工作或活動中的必需品;⑧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多因外界刺激);⑨在日常活動中健忘。

第二:上述表現至少“經常”或“很頻繁”地影響到了以下功能中的至少1項或以上:

①家庭生活;②工作;③社會交往;④在社區中的待人處世;⑤教育活動;⑥婚姻關係;⑦對錢財的管理;⑧開車時;⑨休閑或娛樂;⑩處理日常事務時。

第三:上述表現從7歲以前即開始(最寬的標準從10歲前開始),並持續至成人期。

如果你的走神問題符合這三個條件,那麼你無疑需要心理醫生的幫助,而且越早越好。

57、抑鬱可構成全身性衰竭

現象描述

一位病人因全身乏力、晝夜失眠、不思進食、明顯消瘦而到醫院就診。但在醫院尚未查出有什麼大病的情況下,家屬卻收到醫生發出的病危通知……

一句話點評

這種情況可以用抑鬱導致全身性衰竭來解釋。患者往往都有一個或一些社會生活事件所構成的心理壓力為“引子”,進入到患病狀態。

專家解析

患者往往都有一個或一些社會生活事件所構成的心理壓力為“引子”,進入到患病狀態。當病人的非自主神經進入到興奮狀態時,便出現了心血管係統、胃腸道係統、呼吸係統等多係統的症狀,如胸痛、胸悶、呼吸局促、嚴重疲勞、腹部燒灼、胃部不適、不思進食、大小便增多、持續失眠等等。同時,在這基礎上還發生了非特異性的具有個體特征性和主觀性的症狀,如不定位的疼痛、沉重感、緊束感、腫脹感、虛弱感等。然而,這些症狀在臨床各種檢查中不能反映,無法證明是機體的組織器官在結構和功能上的病變所致。此時,醫生的“盡責盡力”和家屬的“努力配合”都無法使患者的症狀和狀態得以改善,反而每況愈下,消耗已經構成了對生命的嚴重威脅,甚至於麵臨死亡。此時,搶救的思路應完全改變,抗抑鬱和阻止患者的嚴重消耗是有效的策略,這樣,病人的生命可能就此得以挽救。

58、如何對付年齡恐懼症

現象描述

一些年過30的白領,因各種原因,對自己年齡漸大、事業未成的境況產生的悲觀、消極情緒,就是所謂的白領“年齡恐懼症”。白領“年齡恐懼症”是怎麼引起的?對待這種情況有哪些好辦法呢?

一句話點評

人在中年後要重新調整自己的方向,逐漸由關注身外之物變為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心靈,逐漸領悟到人生的智慧,這樣才能減輕心理壓力,順利地度過“中年危機”。

專家解析

人的智力分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流體智力隨年齡日大而會有所下降,但晶體智力即使到了老年也還會隨經驗的積累而有所提升,有不少人是“大器晚成”型的,隻要給自己機會,不自己打敗自己,加上中年人的經驗與人生曆練,即使已過中年也還有機會成功。這也許是一種社會現象,因為年輕職員不存在醫療衛生、退休保險等過多的問題,可以節省開支。但正如前麵所言,成功在什麼年齡都是可能的,以社會問題作為借口,可能潛意識裏是想給自己找到托詞,找到一種合理化的理由。

59、給自己畫一個“心情譜”

現象描述

說到“心情”,人總覺得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一個人什麼時候擁有什麼樣的“心情”,恐怕隻有自己知道。那麼怎樣才能對自己“心情”有個具體了解,以便好好地管理它呢?

一句話點評

借助物理的光譜、波譜以及色譜的概念,我們假設人類的心情也有這樣一條“譜”,且把它記錄下來加以研究。

專家解析

請準備一張白紙和一支鉛筆,測一測你的心情。

首先,用鉛筆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像我們小時候畫過的“數軸”。然後從左到右在直線上平均畫出10個刻度,分別寫上1至10的數字。

接著,把你認為的壞心情用熟悉的詞彙描述一下:痛苦、憂傷、悲哀、憤懣、沮喪、煩躁、或者鬱悶?再用同樣的方法表達心情一般的時候:麻木、索然無味、平淡、還是寧靜?最後,讓我們滿懷憧憬,想象一下你所期待的好心情:欣慰、滿足、愉悅、感恩、激動、興奮,乃至幸福。

請從這些詞彙或者你認為更合適的詞彙中挑選10個,以你的理解,按照不同程度的心情由低向高排列,並標注在相應的數字刻度下,如下:

①痛苦、②沮喪、③鬱悶、④索然、⑤平淡、⑥寧靜、⑦欣慰、⑧愉悅、⑨興奮、⑩幸福。

評價一下你現在的心情,請在“心情譜”上選擇與你心情相對應的詞彙。如剛遭遇不幸,非常痛苦,你的心情指數就是1;若是覺得“沒勁”,情趣索然,你的心情指數就是4;假如衣食無憂、家庭和睦,心情介於寧靜與欣慰之間,你的心情指數就是6.5;而要是剛買了車,加了薪水,或者孩子上了重點中學,比較興奮,你的心情指數就是9.由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即使遇到同樣的事,心情反應的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同樣是新婚燕爾或是金榜題名,有的人可能感覺非常幸福,也有的人僅感到愉悅而已。

60、用“心情譜”了解自己心情特點

現象描述

房間髒了可以打掃,東西亂了可以收拾,而心情呢?如果最近心情不好,有沒有辦法把它好好整理一下?下麵專家就讓您學會測量心情、管理心情。營造良好的內心環境,無疑會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質量。

一句話點評

除了可以測量心情指數,人還可以通過以上這條“心情譜”了解自己心情特點。

專家解析

如果你的心情指數波動不大,比如從平淡、寧靜到欣慰;或從鬱悶、索然到平淡之間徘徊,維持在3個數級內,說明你的心情譜較窄,情緒相當穩定。

也許你的心情指數經常在4到6個數級之間波動,說明你的心情譜相對寬泛,心情感受較為豐富。

而你的心情指數若是超過6個數級,跳躍幅度較大,如可以感受到深深的痛苦,也能夠體驗到莫大的幸福;或者忽而沮喪,忽而興奮,那就表明你的心情譜相當寬,並且細膩、敏感,但情緒不夠穩定。

通過這條“心情譜”還能了解人的心情背景:如果心情譜偏右,指數經常在5以上,表明你的心情背景較為明朗;如果心情譜偏左,指數經常低於5,那就顯示你的心情背景比較陰鬱。

61、每日“入靜”5分鍾

現象描述

人的心情,用白岩鬆的說法是“幸福和悲傷占了5%,剩下的就是平淡”。能夠常保持平常心,其實也不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一句話點評

這種不如意往往不以個人意誌為轉移,怎麼辦?最有效的辦法是調整和適應。

專家解析

每當遇到心情不好的時候,不是說想平靜就能平靜的。改善心情的途徑固然很多,但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精力。不妨試試一種簡單的“心情保健操”,每天隻需5分鍾。無論何時,無論何地,無論站、坐還是臥,但最好獨處一隅。選擇一個你認為最舒適的體位,將身體展開,完全放鬆。平心靜氣、閉目安神、自然呼吸、萬念皆拋,把5分鍾化整為零,1秒鍾1秒地靜靜品覺,進入一種恍惚的狀態,仿佛天地間隻有你自己。5分鍾結束,接著做你想做或者應該做的任何一件事,盡可能地全身心投入。感覺一下,心情是不是好些了。

62、你微笑,世界也微笑

現象描述

一位在一家發行量很大的雜誌社任主編的朋友,名片上除了姓名和聯係方式,沒有任何頭銜,隻印有一行字:你微笑,世界也微笑。每當他遞出名片的時候,都能看到對方會心的微笑。

一句話點評

微笑,是人類傳達親和態度的表情。在心情好的時候,人們才會經常微笑;隻有會微笑的人,才能在人際交往中更受歡迎。

專家解析

每天多微笑幾次,不僅是對熟悉的人,也可以對陌生人。這樣,你就必然經常收獲人們友好的笑容。人類微笑的時候樣子很好看,不信你對著鏡子照照。當你對別人微笑時,人們也對你微笑;當你由衷地微笑時,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在微笑。

63、尋找快樂門的鑰匙

現象描述

有人可能會說“心情不好,不是我的錯,而是受到客觀事物的影響。如上班乘公交車,有人擁擠,引起我不滿;單位領導行事不公平,想提意見又怕被報複,所以不愉快。”總之,自己心情不好都是因為他人行為所致。

一句話點評

令自己快樂,看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盡管我們每個人都不會跟自己過不去,但實際上人們的許多壞心情都是自己給自己造成的。

專家解析

問題就出在這裏。日常生活中,煩惱也罷、失望也罷、不平衡也罷,幾乎所有的“刺激源”都來自外界,所以每當遇到不開心的事,人總是習慣於從外界找原因,很少冷靜下來向內從自身找原因。往往忽略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和自身存在的問題。你可以認真分析一下自己:期望值是不是過高?希望是不是不切實際?所了解的信息是否不夠全麵、準確?與對方是否缺少必要的溝通?或者溝通的技巧是否不夠藝術?也許自身的問題解決了,導致負麵情緒的原因就消散了,你的心情也就晴朗了。開啟快樂門的鑰匙,其實就在你自己手中。

64、早醒:抑鬱“信號兵”

現象描述

判斷一個人是否處於抑鬱狀態,經常的早醒往往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性症狀。什麼時候醒來可稱得上是“早醒”?

一句話點評

一般意義上說從夜裏進入睡眠後到次日清晨大家都該起床的這段時間內醒來都算得上是早醒,最為常見是在後半夜的2點鍾到4點鍾醒來就再也睡不著。

專家解析

在睡著一段時間後就莫名其妙地突然醒來,顯得很清醒,想再入睡卻沒有睡意。隨後便是浮想聯翩,有的是回憶,有的是推測,有的是圍繞某個內容反複思考。總之是腦子裏胡思亂想,亂哄哄一片,越想人越發熱,越想心越煩躁,然後苦苦地等天亮,幾乎天天如此,搞得精疲力竭。次日就會感到疲乏、渾沌、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效率低等。長期處於早醒的人還會出現軀體方麵的不適,如心悸,胸悶、腰酸,腹脹、納差等。由此便構成了“睡不好,吃不香,做不動”的惡性循環,對人的心身健康帶來嚴重的壓力。如果經常反複出現早醒,同時又有情緒低落、精神不振、興趣下降、空虛無聊、悲觀消沉、注意渙散、猶豫不決、激情消失、容易激怒等症狀,就應考慮可能已進入了抑鬱狀態或是患了抑鬱症,需要到醫院去請醫生進一步診治。

65、幸福要用開放心態

現象描述

保持開放而積極的心態。具有開放心態的人更能容忍和接納外界的各種變化,積極主動地使事物朝向好的方向發展,並從中獲得更多的成就感。為了保持開放積極的心態,可以經常去聽、看、經曆一些新生事物。

一句話點評

首先要合理地進行社會比較,但要找到自己的合適定位,而不是漫無邊際地比較。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利弊。你需要先充分地從各方麵收集信息,找出與自己合適的參照群體進行比較才是健康而明智的。

專家解析堅持鍛煉身體,保持適度的運動量,不僅能增強暫時的生理愉悅,從長期看,更能保證身體健康,從根本上提高幸福感。樹立適當的目標。研究表明,當個體朝自己的目標努力時,就會感到幸福。當然,被迫形成的目標、為了社會讚許而形成的目標,讓自己疲於奔命的目標,會讓人喪失自主性,使人將目標當作負擔。

66、過於敏感讓你不快樂

現象描述

小史是一位公司職員。前不久,公司經理在職工會議上不點名地批評了一些不好的現象,可小史總認為是對著自己來的。於是,最近幾天,小史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翻來覆去地想,結果鬧得身心疲憊。其實,小史的這種經曆,許多人也曾有過。

一句話點評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神經質”。雖然它不是什麼大毛病,但這種過於敏感常給人帶來不愉快的情緒,甚至煩惱。

專家解析

“神經質”常產生於性格內向、心胸不夠寬廣者,他們總愛憑想當然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結果心裏總有難解的一團亂麻;也有的人是因為追求成功的願望太迫切,致使對人對事都很敏感,過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往往將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總存在心裏,患得患失,斤斤計較。應該說,過於敏感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素質,如不加以克服,不僅會影響工作、學習,還會影響身心健康,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要克服“神經質”,首先不要妄加推測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平常的心態和信任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不要總覺得時時處處都有人在注意你,認為別人在和你作對,把小事看得過大或把自己幻想出來的感覺當成真事,免得給自己找麻煩,為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

其次,學會與人為善。對別人的缺點要寬容,要學會和各種各樣的人和睦相處,多看別人的優點。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關心,就不要對別人過分挑剔。這樣別人才會接納你、喜歡你,使自己擁有快樂,讓周圍的人也感到輕鬆自在。

第三,期望值要適度。在做每一件事前,不要把目標、期望值定得過高,要把各種不利因素充分考慮進去,要留有一定的餘地。

第四,心胸要寬廣。遇事應樂觀一些,大度一些。一個人要想成就事業,必須具備寬宏大量的風度和修養,不能總是小肚雞腸,對任何事情都過於敏感,過分計較。

67、你有“成功恐懼症”嗎

現象描述

對於接受新工作或新職務,女性常會猶豫不決,總是先考慮自己能力是否足夠,或是說“我要先回去跟家人商量……”假如你留心身邊女同事的閑談,經常會聽到:“不想幹了,找個老公養我就好了!”不管是否在開玩笑,其實正是這樣的心態,阻礙了女性事業發展的機會。

一句話點評

女性普遍存在一種害怕成功的心理,她們在潛意識中往往擔心成功會為自己帶來負麵的影響,比如會遭到男性冷嘲熱諷、擔心找不到男朋友、被女性同事排擠等。

專家解析

許多人都缺乏邁向成功的勇氣,甚至對成功懷有恐懼感,既恐懼失敗、恐懼改變、恐懼暴露缺點,又恐懼無法控製成功後的局麵……而女性尤其這樣。對於很多職業女性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既怕贏又怕輸,因此她們常常因為低估自己的能力,從而限製了自己的發展機會。

想要在職場獲得成功,除了要認清自己的定位,還要懂得推銷自己,勇於提出要求,敢於公開發言,同時要求充分授權,擔起責任,特別是別人不願意承擔的工作,如果能完成,一定會獲得肯定。開會時不要永遠坐在不惹人注意的位置,最好是坐到老板身邊,當老板講話時,要跟他互動,點頭或發表一些意見,這樣老板才能知道你的實力。還有,日常工作中要保持笑臉,放鬆心情,因為在職場上,女性很容易被貼上情緒化的標簽,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不要焦躁。

68、莫讓冷暴力吞噬你的家

現象描述

一般到婦聯投訴家庭暴力的大都是夫妻一方受到了對方的暴力傷害,近幾年,家庭“冷暴力”在婚姻家庭問題投訴中的案例雖逐漸增多,但所占比例仍然很小。其中,有關精神虐待、故意冷落對方、用言語刺激等是家庭“冷暴力”的主要投訴內容。

一句話點評

冷暴力的標準不能以“冷戰”來界定,夫妻之間偶爾的吵架繼而互不理睬不是冷暴力,冷暴力應該是以傷害對方,故意給對方難堪為前提的。

專家解析

造成家庭“冷暴力”的直接誘因有第三者插足、婚外戀、重男輕女、性格不合、女方失去生育能力等等。其表現形式大致分四種類型:冷嘲熱諷型,從不讚美對方,常說有傷對方自尊的話;提醒懲罰型,專揀對方不喜歡的事情做;漠不關心型,從不關心對方的喜怒哀樂及飲食起居;聽之任之型,對方所做的一切好像都與自己無關,也不交談。此外很多人存在誤區,認為家庭暴力隻發生在文化落後的地區,施暴者大都是沒有文化的人。事實上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可能是施暴者,冷暴力就是多發生在高知家庭,白領階層裏。這樣的夫妻遇到意見分歧及產生矛盾時,往往不用爭吵、動手的方式來解決,而是用長期相互不理睬即“不說話”來解決。由於家庭“冷暴力”具有反複性、隱藏性的特點,加上沒有傷痕,不見鮮血,不能做傷情鑒定,不能取證,即使鬧到法庭上,法官也難以認定誰是過錯方,法律製裁的操作難度較大,目前法律界對此還沒有明確界定。

69、如何與陌生人完美敘舊

現象描述

在這個名片與“朋友”滿天飛的世道,某天突然接到一個陌生卻自稱是你朋友的電話,或是在派對上有人朝你親熱地招呼,你該如何與他們完美地敘舊呢?

一句話點評

在社交場合上,不要冒昧地直接反問對方的名字,最好一邊接受對方的熱情,一邊努力回憶與其有關的細節。想起來了,皆大歡喜,想不起來,過3分鍾借故走開,向其他人打聽清楚,然後再找到他,不露痕跡地重新挑起話題。

專家解析

任何朋友都是從陌生到熟悉,從疏遠到親密,如果對方確實對你有好感,願意引你為朋友,何樂而不為呢?積極配合就是,哪怕學英國人從天氣聊起也行。

你確實記得此人,也確實記得你們認識時的場景,可除此之外,你對他一無所知。沒有關係,可以從當初認識時的其他人入手,問問張瑪麗的近況,聊聊彼得陳的移民,無形中距離自然拉近,更可以獲得其他朋友的信息,一舉兩得呢!

對於實在不喜歡的懷著某種目的(比如推銷)“陌生人”朋友找上門來的敘舊,沒必要一上來就劃下水火不容的道道,可以一直微笑以對,答以“嗯”、“是嗎”、“我不清楚”之類最簡單的語句,不出5分鍾,對方自然會識趣而退,卻最多隻能說你的性格較為不合群。

70、網絡爭論引發情緒失控

現象描述

網絡的匿名性,交流者看不見對方,發送信息和取得反饋之間有時間差,一個人坐在電腦前因感覺孤獨而自我膨脹,缺乏網絡權威人物的指導。網上解除抑製有利有弊,好處是比如一個平時很害羞的人在網上可以暢所欲言,害處是在網上容易發生爭論,導致情緒失控。

一句話點評

在網絡交流和大腦的社會交往機製中存在一個固有的缺陷,在麵對麵的交流中,大腦讀取連續的情緒符號和社會交往的暗示,立即使用它們來指導下一步行動,使交往順利進行。

專家解析

大腦皮層需要社會交往信息,比如語調的變化,才能知道如何選擇和傳遞我們的衝動。而在電子郵件中,沒有聲音、麵部表情和信息接受者的其他反饋,所以容易做出不恰當的回應。

正因如此,如果我們在極度憤怒的狀態下敲打文字,缺乏對方的反饋會使我們的判斷力出錯,我們的情緒衝動不受限製,敲出一些不友好的話並發送出去,這樣我們就陷入了網絡爭論中,情緒失控了。

網絡情緒衝動讓人擔憂。有人說,解決網絡爭論導致情緒失控的一個辦法是用視頻交流取代文字交流,因為通過視頻聊天可以看到對方的表情,從而幫助我們控製情緒暴發。而在視頻電子郵件使用之前,最好也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三思而後行!

71、用對色彩好運天天來

現象描述

現代社會,色彩心理效應的研究早已不僅限與心理學家、藝術家的範圍。色彩涉及到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學習以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雖然我們不能把色彩的感情效應絕對化,更無法理解在西班牙鬥牛場上為什麼公牛見到紅色就進攻、見到黃色就退卻的真正理由,但是大量的實踐發現人們在對色彩的心理感受中確實有著某種共同性的東西。

一句話點評

合理應用色彩,有助與調節人的情緒。

專家解析

情緒一:緊張、壓力大、疲憊

推薦色彩:藍色、綠色

忌諱色彩:紅色

藍色和綠色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佳心理鎮靜劑。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心情煩躁不安時,到公園或海邊看看,心情會很快恢複平靜,這正是藍色和綠色對心理調節的結果。這些色調還有幫助降低皮膚溫度、減少脈搏次數、降低血壓、減輕心髒負擔等作用。

情緒二:悲觀、抑鬱、失落

推薦色彩:紅、黃、橙色、粉紅

忌諱色彩:藍色

通常在人感到壓抑、失落時,視覺上接觸暖色調,例如紅、黃、橙色可使人心情舒暢,產生興奮感。所以一些娛樂場所常用暖色調,如粉紅、橙黃色等,並配以燈光效果,使房間顯得活潑、熱烈,可幫助人們內心鬱悶得以緩解和釋放。

情緒三:心煩、多疑、想發火、情緒不穩定

推薦顏色:白色、黑色、粉色、淺藍、淺黃

忌諱顏色:大紅等過於鮮豔顏色

研究證明,鮮明的顏色往往能強烈地激起情緒的奔放,而暗淡的顏色則對情緒起鎮靜和壓抑的作用。一般來說白色具有清熱、鎮靜、安定效果,對激動、煩躁、失眠的人來說,接觸黑色可起恢複安定的作用。白色和粉紅色都可對易動怒的人起調節作用。粉紅色、淺藍能使人的腎上腺激素分泌減少,從而使情緒趨於穩定。

情緒四:受挫失意、缺乏自信、孤獨

推薦色彩:紅、橙色、黃色

忌諱顏色:灰色

眾所周知,紅色能使人激動興奮,給人以燃燒和熱情感,是一種較具有刺激性的顏色,對適宜的人可祈禱鼓舞的作用;另外,黃色給人清純、溫暖的感覺,是暖色係中最溫暖的色彩,容易給人積極的聯想,如聯想到碩果累累的金色秋天等,帶來積極效應;橙色可以讓內心寂寞、孤獨的人感到溫暖、安全。

灰色容易給人沉悶、無力的感覺,對受挫、失意的人來說,會增強內心的失敗、無力感,不利於負性情緒的消除。

72、不良情緒可致口臭

現象描述

引起口臭的原因很多,通常歸納為食源性、氣源性、病源性、習慣性等四種原因。如吃蔥蒜、鹹腥等食物,長期吸煙酗酒,患有牙周炎、不注意口腔衛生、慢性鼻竇炎等因素都可產生不同的強烈口臭。但是,不良的情緒也會導致口臭,這一因素往往被大家所忽視。

一句話點評

關於口臭與情緒的關係,祖國醫學中早有描述。如清代《雜病源流悄燭》中說:“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或勞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為火灼口臭。”其中提到的“鬱”和“勞心”都指的是人的不良情緒狀態。

專家解析

現代醫學認為心理因素,尤其是不良的心境可導致口臭。有學者認為,不同情緒障礙所伴有的口臭類型有一定的特征性,由於構成口臭氣味的評估局限在經驗方麵,所以目前尚難對不同的心因性口臭類型作十分具體的語言描述。防治口臭除了要注意飯後和睡前刷牙、漱口,保持口腔衛生外,根本方法是去除病因。

73、以哭減壓不可取

現象描述

哭,曆來被看作減壓的方式。可是這樣的定期號哭究竟好不好,又反映出現代人什麼心理問題呢?

一句話點評

哭泣是人情緒不穩、心理脆弱的表現。誠然,它能夠暫時舒緩壓力,但長此以往,心理問題難以得到真正的解決。

專家解析

把自己關起來痛哭的方式減壓,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少友情和愛情導致的。這些人中大部分是單身,也沒有太多的朋友可供傾訴。於是,隻得借助電影和書籍感動自己,通過號哭的方式來代替親情、友情、愛情的嗬護,借此自我安慰,這也是重壓之下的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