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鼠劑按化學成分分類,可分為急性殺鼠劑和慢性殺鼠劑兩大類,如常用的磷化鋅、毒鼠磷、甘氟等為急性殺鼠劑,而氟乙酰胺、氟乙酸鈉、毒鼠強(四二四)、毒鼠矽等已被國家明令禁止使用。殺鼠靈、敵鼠、殺鼠迷等第一代抗凝血殺鼠劑和溴敵隆、大隆、殺它仗等第二代抗凝血劑均為慢性殺鼠劑。慢性殺鼠劑對人畜相對比較安全,滅鼠效果好。不過,考慮到食品安全性,食品加工企業應禁用任何殺鼠劑。
5.植物生長調節劑
這類藥對植物能起到化學調控作用,使植物的生長發育按人們的意願方向發展,如矮化植物、抑製生長、防止倒伏、增加產量;促進植株、插條生根,抑製煙草腑芽、馬鈴薯塊莖芽;蔬菜水果防止采前落果,並可催熟增糖、防腐保鮮等。
6.殺蟎劑、殺線蟲劑、殺軟體動物劑
這類藥劑是專用於防治蟎類或線蟲類、軟體動物類,稱為殺蟎劑、殺線蟲劑和殺軟體動物劑。殺蟎劑主要有速蟎酮、三氯殺蟎醇、三唑錫等;殺蟲劑主要有涕滅威、甲基異柳磷等;如可用於防治花生根結線蟲。殺軟體動物劑有蝸牛敵等。
二、食品中殘留的農藥的來源
1.施藥後直接汙染
農藥直接噴灑於農作物的莖、葉、花和果實等表麵,造成農產品汙染。部分農藥被作物吸收進入植物內部,經過生理作用運轉到植物的莖、葉、花和果實,代謝後殘留於農作物中,尤其以皮、殼和根莖部的農藥殘留量高。在食品貯藏中,為了防治其黴變、腐爛或植物發芽,施用藥品造成食用農產品直接汙染。如在糧食貯藏中使用熏用殺菌劑,馬鈴薯、洋蔥和大蒜用抑芽劑等,均可導致這些食品中農藥殘留。
在獸醫臨床上,使用廣譜驅蟲和殺蟎藥物殺滅動物體表寄生蟲時,如果藥物用量過大被動物吸收或舔食,在一定時間內可造成畜禽產品中農藥殘留。
2.從環境中吸收
農田、草場和森林施藥後,有40%~60%農藥降落至土壤,5%~30%的藥劑擴散至大氣中,逐漸積累,通過多種途徑進入生物體內,致使農產品、畜產品和水產品出現農藥殘留問題。
(1)從土壤中吸收 當農藥落入土壤後,逐漸被土壤粒子吸附,植物通過根、莖部從土壤中吸收農藥,引起植物性食品中農藥殘留。一般情況下,穩定性好、難揮發和脂溶性的農藥在土壤中的殘留時間長,因而汙染程度相對也較大,如六六六、DDT。我國自1983年就全麵禁止生產,但由於其穩定性強、難以降解,其影響至今沒有消除。
(2)從水體中吸收 水體被汙染後,魚、蝦、貝和藻類等水生生物從水體中吸收農藥,引起組織內農藥殘留。用含農藥的工業廢水灌溉農田或水田,也可導致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甚至地下水也可能受到汙染,畜禽可以從引用水中吸收農藥,引起畜產品中農藥殘留。
(3)從大氣中吸收 雖然大氣中農藥含量甚微,但農藥的微粒可以隨風向、大氣漂浮、降雨等自然現象造成很遠距離的土壤和水源的汙染,即使遠離農業中心的南北極地區,也能檢測出微量的DDT,進而影響棲息在陸地和水體中的生物。
3.通過食物鏈汙染
農藥汙染環境,經食物鏈傳遞時可發生生物富集(Bioconcentration)、生物積累(Bioaccumulation)和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致使農藥的輕微汙染而造成食品中農藥的高濃度殘留。
4.其他途徑
(1)加工和儲運中汙染 食品在加工、貯藏和運輸中,使用被農藥汙染的容器、運輸工具,或者魚與農藥混放、混裝均可造成農藥汙染。
(2)意外汙染 拌過農藥的種子常含大量農藥,不能食用。1972年伊拉克爆發了甲基汞中毒,造成6530人住院,459人死亡,其發生原因是食入了曾用有機汞農藥處理過的小麥種子磨成麵粉而製成的麵包。
(3)非農用殺蟲劑汙染 各種驅蟲劑、滅蚊劑和殺蟑螂劑逐漸進入食品廠、醫院、家庭、公共場所,使人類食品受農藥汙染的機會增多,範圍不斷擴大。此外,高爾夫球場和城市綠化地帶也經常大量使用農藥,經雨水衝刷和農藥揮發均可汙染環境,進而汙染食物和飲用水。
2006年8月初世界各大媒體均報道的印度可樂殺蟲劑含量超標事件,就是農藥殘留典型事例之一。印度新德裏科學和環境中心(CSE)對遍布印度12個邦25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分裝廠出產的11種軟飲料進行57份抽檢,結果均發現3~5種農藥成分,其中百事可樂平均超標30倍,可口可樂平均超標27倍;71%樣本中七氯殘留超標準的3倍,林丹均含量超出標準54倍。加爾各答銷售的可口可樂中林丹含量超出標準140倍,孟買附近生產的可口可樂毒死蜱含量超出標準200倍。2003年就曾報告新德裏銷售的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軟飲料殺蟲劑含量是標準的34倍。
CSE報告指出,如長期接觸這些飲料中含量超標的殺蟲劑成分,有可能導致癌症、腎髒肝髒損壞、免疫力下降及神經係統紊亂等健康問題,孕婦飲用還會導致出生嬰兒先天性缺陷。
食品中農藥的殘留量主要受農藥的種類、性質、劑型、使用方法、施藥濃度、使用次數、施藥時間、環境條件、動植物的種類等因素影響。一般而言,性質穩定、生物半衰期長、與機體組織親和力較高的脂溶性的農藥,很容易經食物鏈進行生物富集,致使食品中殘留量高。施藥次數多、濃度大、間隔時間短,食品中殘留量高。此外,由於農藥在大棚作物中降解緩慢,而且沉降後再次汙染農作物,因此大棚農產品(如蔬菜、水果)的農藥殘留量比露天農產品的農藥殘留量高。
三、農藥汙染對人體的危害
水汙染和空氣汙染都屬於環境汙染,然而環境汙染不僅僅是這些,例如,食物汙染也是一大類汙染。我們日常食用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乳品、蛋品等,如果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並超過了規定的標準,這樣的食物便是被汙染的食物。
農藥的大量使用,在促進農業發展的同時,帶來了環境惡化、物種減少、生態平衡破壞,造成病蟲害的抗藥性日益猖獗等負麵影響,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因農藥汙染而發病,4~22萬人因此而死亡。農藥可通過皮膚、呼吸道和消化道三種途徑進入人體,但人體內約90%的農藥是通過被汙染的食品而攝入的。農藥的種類和攝入量不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不同。大量流行病學調查和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表明,農藥對人體的危害有以下三方麵。1.急性毒性
急性中毒主要由於職業性(生產和使用)中毒、自殺或他殺以及誤食、誤服農藥,或者食用噴灑了高毒農藥不久的蔬菜和瓜果,或者食用因農藥中毒而死亡的畜禽肉和水產品而引起。中毒後常出現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和胃腸道症狀,嚴重時會危及生命。目前我國高毒農藥品種多、產量高、用量大,因農產品農藥殘留量超標引發的食物中毒時有發生,僅在1999年9月份,因農藥殘留引起的中毒事件達31起,死亡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