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00年法國李斯特菌汙染 2000年1月7日,法國衛生部宣布,法國共發現9人因食用熟肉製品而感染李斯特菌,其中兩人已死亡。經調查,法國衛生部門發現本國古德雷食品公司生產的熟肉醬和豬舌是引發這次食品汙染事件的罪魁禍首。
(5)2000年日本雪印牌牛奶汙染 2000年6月27日,日本關西等地區發生特大食品中毒事件,1.3萬多名消費者飲用了雪印乳業公司大阪工廠生產的低脂肪牛奶後出現嘔吐和腹瀉等中毒症狀,有153人住院治療,雪印乳業公司大阪工廠被迫宣布收回近期生產的30萬盒牛奶,21家分廠停業整頓。經大阪府公共衛生研究所證實,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的A型腸毒素中毒之故,該毒素可造成飲用者腹瀉、嘔吐及全身不適。這是戰後日本發生的規模最大的一起食品中毒事件。
(6)2001年歐洲爆發口蹄疫 2001年上半年英國衛生部官員宣布,動物口蹄疫在“沉寂”20年後,再次降臨英國,他們在英格蘭東南部布倫特伍德一個屠宰場發現27頭有口蹄疫症狀的病豬。英國衛生部在該屠宰場和兩個向其供應生豬的農場周圍8km設置了隔離區,防止口蹄疫外傳。英國最近一次發現口蹄疫是在1981年,最後一次大規模爆發口啼疫是在1967年,那次有44.2萬頭牲畜被屠宰,損失達1.5億英鎊。口蹄疫被國際獸疫局(OIE)列為第一位A類烈性傳染病。
(7)2003~2004年亞洲禽流感 2003年在越南、日本、韓國等國家爆發了禽流感。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間,韓國全國10個市、郡的19所農場曾出現大規模禽流感疫情,共有530萬隻家禽被撲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自從禽流感疫情2003年在亞洲重現以來,全球已有約50個國家和地區爆發了該疫情。截至2005年12月13日,全球已有258例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其中153人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於2003年1月14日發布警告說,禽流感對亞洲的威脅可能比SARS更為嚴重。
2.國內食品質量安全重大事件
(1)1988年上海甲肝爆發流行事件 1988年1月至3月,上海市發生了曆史上罕見的甲型肝炎爆發流行事件,日發病量高達19013例。流行期間的1月30日至2月14日,每天發病人數均超過10000例。據統計,至當年5月13日,共有310746人發病,31人直接死於本病。本次甲肝爆發流行的特點是:來勢凶猛,發病急;病人症狀明顯,大多數患者SGPT在1000單位以上,90%以上的病人出現黃疸,85%以上的病人抗HA試驗陽性;發病主要集中在市區,人群分布以青壯年為主,20~39歲的占83.5%;80%以上的病人有食用毛蚶史。
(2)1996年雲南散裝白酒甲醇中毒事件 1996年6月27日至7月21日,雲南省曲靖地區發生了建國以來最嚴重的製售假散裝白酒導致惡性甲醇中毒的事件,中毒人數高達192人,其中死亡35人,6人致殘,給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這是一起違反食品衛生法,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造成惡性食物中毒的案件。
(3)1998年山西省朔州等地區重大假酒中毒事件 1998年春節前夕,山西省文水縣農民王青華用工業酒精生產散裝白酒在朔州、忻州、大同等地銷售後,有200多人中毒,導致27人死亡。
(4)2001年浙江湖州市瘦肉精中毒事件 2001年1月浙江湖州市發生了一件個體肉攤攤主出售“瘦肉精”豬肉,導致80多人食物中毒的事件,為此賠償消費者損失23443.50元。
(5)2001年江蘇、安徽等地大腸杆菌O157 ∶H7中毒事件 2001年在江蘇、安徽等地暴發的腸出血性大腸杆菌O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數超過2萬人。
自1982年美國首次發現腸出血性大腸杆菌(EHEC)O157∶H7致病性血清型後,全球六大洲的許多國家相繼發生多起由該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大腸杆菌O157∶H7能引起一係列人類疾病,如腹瀉、出血性腸炎(HC)和溶血性尿毒綜合征(HUS)等。
(6)2003年安徽阜陽劣質奶粉事件 2003年4月安徽阜陽的七個縣區,都發現了“大頭娃娃”。這些孩子四肢短小,身體瘦弱,腦袋偏大,經當地醫院診斷均為“重度營養不良綜合征”。一部分孩子已經死亡。4月19日,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工商總局、衛生部組成的專項調查組奔赴阜陽。經查,這一事件共涉及10個省、區、市的40家企業,55種奶粉,造成12名嬰兒死亡,而劣質奶粉中蛋白質等營養素全麵低下,是造成嬰兒患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7)2003年海城豆奶事件 2003年3月19日遼寧海城部分小學生及教師飲用豆奶引發食物中毒,其中涉及2556名小學生,原因是活性豆粉中一些抗營養因子未被徹底滅活。
(8)2004年禽流感事件 2004年初,受亞洲禽流感影響,我國先後有16個省市自治區的49個疫點發生H5N1型禽流感疫情,約900萬隻家禽被撲殺,造成我國禽類製品被外國禁止進口。
從上述國內外典型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中可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問題是關係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問題。從政府監管部門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銷售者,從媒體到社會大眾,大家都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對待,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才能將食品安全問題降低到最小,這樣餐桌上的食品才會越來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