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藥浴治療男科疾病(2 / 3)

【功用】養陰,清熱,止遺。

【適應證】陰虛火旺而致的遺精。

【說明】方中當歸、白芍、生地黃等養陰益血,再配伍黃柏、黃連、梔子以增清熱涼血之功,山茱萸、煆牡蠣固澀止遺。

早泄

早泄是指性交時射精過早,所謂“過早”,並無確切的時間界限,嚴格地說,是指男方尚未與女方接觸,或剛接觸發生射精,以致不能進行正常性生活。

早泄是性功能障礙的常見症候,多與陽痿、遺精相伴出現。中醫認為,精液的藏泄,為心、肝、腎諸髒協同管理。如果情誌不遂,肝氣鬱結,疏泄失常,約束無能可導致過早泄精;或少年手淫,縱欲傷腎,以致封藏失固,皆可引起早泄。

方一

【組成】蛇床子、地骨皮、石榴皮各12克。

【用法】將上藥煎湯取汁熏洗陰部,並用手擦洗後,於性交前洗泡陰部。

【功用】溫中,下氣,止泄。

【適應證】早泄。

【說明】蛇床子功能溫腎固澀,再配伍地骨皮滋陰涼血,石榴皮收斂而止泄,故對早泄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方二

【組成】五倍子、芡實各20克,生牡蠣、生龍骨各30克,金櫻子10克。

【用法】將上藥加清水煎熬30分鍾,過濾取汁,再加適量溫開水倒入盆內,趁熱熏洗陰部,等藥液溫後浸洗龜頭,每晚1次,15~20天為1個療程。

【功用】收澀止泄。

【適應證】早泄。

【說明】方中諸藥均為收澀止泄之品,合用之,其收斂作用更強,對早泄日久不愈者較適宜。

方三

【組成】杜仲20克,菟絲子10克,枸杞子12克,淫羊藿、首烏各21克。

【用法】上藥水煎,待溫後下半身浸浴或坐浴,每日1次。

【功用】補腎止泄。

【適應證】早泄。

【說明】杜仲入肝補腎治早泄。菟絲子、淫羊藿為溫腎壯陽之品,枸杞子、首烏則能補腎益精。

方四

【組成】硫黃20克,蒺藜、吳茱萸、穿山甲(代)各10克,巴戟天25克,細辛5克。

【用法】上藥用水煎,待溫後下半身浸浴,每日1次。

【功用】補腎止泄。

【適應證】早泄。

【說明】硫黃秉純陽之精,主虛損泄精,配伍蒺藜等以增加補腎止泄的作用。

方五

【組成】五味子、黃芪、黨參、韭菜子各20克,幹薑10克。

【用法】上藥水煎後加黃酒500毫升,下半身浸浴,每日1次。

【功用】補腎止泄。

【適應證】早泄。

【說明】五味子專補腎,兼補五髒,配伍黨參、黃芪等補益之品,其效更強。

陰囊濕疹

陰囊濕疹又稱“繡球風”或“腎囊風”,臨床上以陰囊瘙癢,抓破後流黃水,結痂,久而皮膚變厚,皮上生赤粟樣疙瘩,甚至感染化膿為特征,亦屬濕疹範疇。《諸病源候論·虛勞陰瘡候》說:“腎榮於陰器,腎氣虛,不能製津液,則汗濕,虛則為風邪所乘,邪害腠理,而正氣不泄,邪正相幹,在於皮膚故癢,瘙之則生瘡。”說明本病多因久坐潮濕之地,被濕氣所浸,濕鬱化熱,或下焦濕熱被風邪所襲,致風、濕、熱三邪客於陰囊所致。

方一

【組成】川椒、杏仁各10克。

【用法】上藥煎湯溫洗患處。

【功用】燥濕解毒。

【適應證】陰囊濕疹瘙癢明顯者。

【說明】川椒能破一切幽暗陰毒之物,杏仁亦能解毒殺蟲,臨床上用本方治療,其有效率可達90%。

方二

【組成】煆龍骨、透骨草、黃柏、川椒、蒼術、地骨皮、羌活各10克。

【用法】上藥用水煎取汁,先熏後洗。

【功用】燥濕收斂,祛風解毒。

【適應證】陰囊濕疹。

【說明】方中煆龍骨有較強烈的燥濕收斂作用,同時還能清熱瀉肝,是為主藥;透骨草、川椒功能祛風散寒,除濕解毒;黃柏、蒼術清熱燥濕,地骨皮涼血解毒,羌活祛風勝濕。諸藥合用,有燥濕收斂、祛風解毒功效,故可治療因風濕熱所致的陰囊濕疹。

方三

【組成】魚腥草40克,苦參、蛇床子、白鮮皮、地膚子各20克,明礬、食鹽各6克,硫黃12克。

【用法】上藥加水2000毫升,文火煮至1500毫升,濾出藥渣,另放於清潔的器皿中,以備下次再用。將煎出之藥液置於淨盆中,坐於其上趁熱先熏,待涼後約洗半小時,每日可熏洗2或3次。每劑分3次用。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燥濕。

【適應證】陰囊濕疹。

【說明】魚腥草性味辛微寒,功能清熱解毒,並有除濕作用。配伍苦參清熱燥濕,地膚子、蛇床子、白鮮皮燥濕祛風止癢,明礬、食鹽收斂燥濕,硫黃解毒。諸藥合用,清熱解毒、祛風燥濕。

陰腫

男子生殖器腫脹可由多種因素而致,一般多由感受風邪,或蟲咬感染,或患絲蟲病,或跌打損傷導致血絡破損等,均可引起局部氣血瘀滯,瘀血內積陰莖、陰囊而成。治療上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法。

方一

【組成】芒硝60克,地龍30克,青黛、明礬各5克。

【用法】上藥水煎取汁後,熏洗陰莖,每日2~5次。龜頭嵌頓者要及時複位。

【功用】清熱散結,活血消腫。

【適應證】陰莖水腫。

【說明】芒硝能破血,除邪氣,利大小便,地龍功能活血消腫,青黛清熱燥濕,明礬燥濕消腫。諸藥合用,清熱散結,活血消腫,故可用於陰莖水腫。

方二

【組成】蛇床子9克,雄黃6克,明礬8克。

【用法】上藥加水煎沸取汁,趁熱熏洗陰莖、陰囊。每日1~3次,每次20分鍾。

【功用】祛風燥濕,解毒消腫。

【適應證】陰莖水腫。

【說明】蛇床子主婦人陰中腫痛,男子陰痿濕癢。臨床上用治急性滲出性皮膚病,能使滲出明顯減少,炎症消退,再配伍雄黃、白礬解毒消腫,故可治療陰莖水腫。

方三

【組成】麻黃150克,黃連、蛇床子各100克,烏梅1顆。

【用法】上藥共研為細末,水煎數沸,去渣,熱浴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適應證】陰莖水腫。

【說明】麻黃功能祛風利水,藥理學研究表明,麻黃有良好的抑菌作用。方中黃連、蛇床子均有清熱燥濕之功。

方四

【組成】威靈仙、砂仁殼各10克,蛇床子、當歸尾、大黃、苦參各15克,蔥白8根。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煎沸,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先熏後洗患部,每日早、晚各1次。

【功用】利濕,通絡,消腫。

【適應證】陰莖水腫發癢。

【說明】方中取威靈仙利濕消腫為主,輔以砂仁殼理氣,蛇床子、苦參燥濕,大黃清熱解毒,當歸尾活血消腫,蔥白則有通絡、引藥下行的作用。

方五

【組成】梔子35克,白酒50毫升。

【用法】將梔子搗碎,浸泡在白酒中(以浸過藥麵為度)半小時即可。用時以煮沸消毒過的鴨毛蘸梔子酒塗洗患處,每日數次。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瀉火。

【適應證】陰莖水腫。

【說明】梔子功能利小便而祛濕熱,藥理學研究表明,梔子有抗菌消炎作用,並能加速軟組織愈合,配白酒以增其活血消腫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