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藥浴治療男科疾病(1 / 3)

陽痿

陽痿是指陰莖萎軟不舉或舉而不堅,以致影響正常性生活,亦稱為陰痿、筋痿。我國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素問·痿論篇》曾對本病的病因進行論述:“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可以說,稟賦不足,少年手淫,過早婚育,縱欲太過,導致腎氣損傷是引起陽痿最常見的病因。其他如過食醇酒厚味,導致濕熱下注亦可引起陽痿。

臨床所見,陽痿的發生除極少數為器質性病變引起外,絕大多數為功能性病變所致,經適當治療是可以恢複的,如果由於發熱、過度疲勞、情緒不佳等因素造成一時性陰莖勃起障礙,不應視為病態。

方一

【組成】黑附子、蛇床子、紫梢花、遠誌、菖蒲、海螵蛸、木鱉子、丁香各6克,樟腦4.5克。

【用法】上藥共研粗末為散,貯瓶備用,用時,每取本散15~20克煎水,溫洗陰囊處。每日洗2次,多洗更佳。

【功用】溫經祛濕,壯陽舉萎。

【適應證】陰濕陽痿、房事不舉。

【說明】方中附子為大辛大熱之品,有壯陽溫腎之功,配以蛇床子等祛濕之品,對腎陽虛損而一致寒濕內盛所出現的陽痿確有較好的療效。

方二

【組成】菟絲子、蛇床子、韭菜子、棉花子、仙茅、仙靈脾、巴戟天、陽起石、肉蓯蓉、大小茴香各12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煎煮半小時,取汁棄渣,倒入盆內,趁熱熏洗會陰及陰莖、陰囊,待藥溫後浸泡陰莖,每日2次。

【功用】溫腎壯陽。

【適應證】陽痿。

【說明】方中菟絲子、蛇床子、韭菜子、棉花子等均有壯陽起痿的作用,古書取名為“五子衍宗丸”,治療男子陽痿而所致的不育症,再加溫腎之品如仙靈脾等,其壯陽起萎作用更強。

方三

【組成】苦參、蛇床子各50克,黃柏、黃芩、防風、荊芥、海風藤、百部、白鮮皮、夜交藤各15克。

【用法】上藥加入清水煎熬取藥液,趁熱先熏蒸陰莖、會陰部,待藥液溫時浸洗陰莖至水涼。每日1或2次。也可配合口服湯液藥進行治療。

【功用】清熱燥濕。

【適應證】陽痿伴陰囊發癢及濕疹者。

【說明】本方取苦參、黃柏、黃芩等清熱燥濕,主要用於治療陽痿因肝經濕熱下注而成者,再配伍百部、白鮮皮等殺蟲止癢,故可兼治陰囊濕疹。

方四

【組成】川芎、細辛各15克。

【用法】上藥每晚水煎,坐浴20分鍾,同時也可配合口服中藥,以及按摩等方法進行治療。

【功用】行氣活血。

【適應證】陽痿。

【說明】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藥理學研究表明,川芎有明顯增強血液循環作用,故可治陽痿。

方五

【組成】丁香、麝香、官桂、露蜂房、川椒、煆牡蠣、吳茱萸、零陵香、木鱉子、馬蘭花、韶腦、白礬灰、紫梢花、蛇床子各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粗末,每次用3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後去渣,趁熱淋洗少腹、陰莖、會陰處。每日2次,每次20~30分鍾。

【功用】溫陽散寒,活血通絡。

【適應證】陽痿。

【說明】本方藥物多為芳香通竅之品,藥雖繁多,但作用力強而專,對因寒或瘀血阻塞經絡而致陽痿不起者較為適宜,並有快速見效的功效。

方六

【組成】牡蠣粉、蛇床子、幹荷葉、浮萍草各30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每次用20克,加水1000毫升,煎3~5沸,過濾去渣,淋洗陰莖。每日2次,每次20分鍾。

【功用】潛陽固澀,溫陽通脈。

【適應證】陽痿。

【說明】肝陽亢盛,上浮而不下潛,以致陽事無用,故方中取牡蠣潛陽固澀為主藥,再配伍蛇床子溫腎祛寒,幹荷葉引藥直達病所,浮萍草祛風通絡,故對陽痿有一定療效。

方七

【組成】巴戟天、淫羊藿、金櫻子、葫蘆巴各20克,陽起石25克,柴胡15克。

【用法】將陽起石先煎30分鍾,然後去渣加入其餘藥物煎煮30分鍾,取汁,擦洗少腹部。每次20分鍾,每日2次。

【功用】溫陽補腎。

【適應證】虛證陽痿。

【說明】方中巴戟天、淫羊藿等均為溫腎壯陽之品,陽起石即矽酸鹽類礦物,主治陽痿不舉。再配柴胡理氣並引藥入肝經,使之更好發揮藥效。

方八

【組成】五倍子25克。

【用法】上藥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30分鍾後,倒入盆中,趁熱熏洗龜頭;待藥溫40℃時,再浸泡龜頭5~10分鍾。每晚熏洗1次,15~20日為1個療程。

【功用】溫經通陽,收斂止瀉。

【適應證】陽痿。

【說明】五倍子功專收斂,原為治療遺精、盜汗、久瀉之佳品。本方取此治療陽痿,是專治因精液下泄過多而久不愈,以致陽痿不起者,故對陽痿伴有遺精者較為適宜。

遺精

遺精是指男子在非性生活時發生精液外泄,其中有夢而遺稱夢遺,無夢而遺稱滑精。需要注意的是,成年男子偶有遺精,多為“精滿自溢”的生理現象,不需治療,患者也不必緊張。倘若遺精頻繁,每周1或2次以上,甚至見於非睡眠時,則屬病理表現。其病因正如《丹溪心法》一書中所說:“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精乃失位,輸精而出者;有欲太過,滑泄不禁者。”說明本病多因勞心太過,鬱怒傷肝,恣情縱欲,嗜食醇酒厚味皆可影響腎封藏精液的功能。

方一

【組成】艾葉300克。

【用法】將艾葉裝紗布包內,放進熱水池浸泡半小時後,進入藥池洗浴20分鍾,每日1次。

【功用】溫經止遺。

【適應證】腎虛所致的遺精。

【說明】艾葉,暖血溫經,行氣開鬱。有治療遺精之功,藥理學研究表明,本品有擬腎上腺素作用。

方二

【組成】黃連、肉桂各5克,知母、黃柏、五倍子、菟絲子各10克,仙鶴草、煆牡蠣、煆龍骨各30克。

【用法】上藥水煎取汁後,趁熱熏洗會陰部及陰莖、陰囊。每日2次,臨睡前取藥液加溫浸洗兩足。

【功用】交通心腎,止遺固澀。

【適應證】遺精。

【說明】本方係“交泰丸”加味,方中黃連瀉火,肉桂補火,寒熱並用以交通心腎,故適宜於心腎不交所致的遺精。再配伍牡蠣等,以增強其止遺作用。

方三

【組成】仙鶴草30克,黃芩、丹皮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取汁後,熏洗會陰部,以每晚睡前1次為官。

【功用】涼血止遺。

【適應證】遺精。

【說明】仙鶴草功能下氣活血,現代藥理學實驗證實,本品為強壯收斂之品。配伍黃芩、丹皮清熱涼血,故對因陰盛內熱擾動精室所致的遺精有一定療效。

方四

【組成】五倍子200克。

【用法】將五倍子煎湯取汁,擦洗小腹部。每次20分鍾,每日3次。

【功用】收斂止遺。

【適應證】遺精。

【說明】五倍子有收斂止遺精之功效,並為臨床實踐和藥理學實驗所證實,其所含的鞣質確有良好的收斂作用。

方五

【組成】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麥冬、知母、黃柏、黃連、梔子、炮薑、山茱萸、煆牡蠣各等量。

【用法】將上藥煎湯取汁,放入浴池內,可洗浴30分鍾。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