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衛生篇(12)(2 / 3)

三要積極實施幹預措施。衛生、公安、工商、藥監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賣淫嫖娼和吸毒販毒,打擊非法采供血,杜絕臨床用血自采自供。同時,要積極為孕產婦提供免費檢測、阻斷母嬰傳播,為病人提供免費抗機會性感染治療。倡導無償獻血工作,動員全社會健康適齡人員自願參加無償獻血,提高無償獻血率,確保臨床用血安全。積極推廣美沙酮替代療法試點、針具交換試點和安全套使用工作。要在各級醫療機構內強製推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並做好一次性醫療衛生用品的銷毀,防止醫療機構內感染,杜絕艾滋病醫源性傳播。

四要切實抓好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工作。要按照吳儀副總理“示範區不搞終身製”的指示,對示範區各項工作進展情況進行考核督導,嚴格按照實施方案開展工作,認真組織實施,抓出成效,為甘肅省防治艾滋病工作總結經驗。

五要提高艾滋病防治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要按照逐級負責、分類指導、注重實效的培訓原則,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和演練,提高各級、各類專業衛生人員技術水平,使之能夠切實承擔起艾滋病監測、宣傳教育、病人救治等工作任務。

六要建立健全艾滋病檢測及治療體係,積極開展自願免費檢測和治療工作。全省縣級以上疾控中心、血站和綜合醫院要積極創造條件,力爭在明年底以前建成艾滋病篩查實驗室。

全省15家艾滋病病人定點收治醫院要完善各項管理製度,加強人員培訓,建立藥物儲備,保證能完成各項收治任務。要加強三個國家級艾滋病監測哨點(蘭州市榆中戒毒所、臨夏州戒毒所、天水市疾控中心性病門診)和14個省級監測哨點建設,配備必要的人員和設備,嚴格按照省上下發的哨點監測方案開展監測工作,及時準確地掌握甘肅省艾滋病及性病流行狀況。

四、建議

2004年國家加大了公共衛生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這是衛生部領導積極爭取的結果,希望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甘肅省公共衛生的支持力度,多給甘肅省安排艾滋病防治項目及其他公共衛生項目,同時加強對業務技術人員培訓,配備一些必需的工作設備。甘肅省鄉村衛生工作基礎薄弱,三級預防保健網絡不健全,農村疾病控製、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工作困難較多。建議國家出台有關政策,建立西部地區農村公共衛生工作可持續發展機製。

(在向衛生部艾滋病防治工作考評組彙報甘肅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提高認識,開拓進取,大力推進甘肅省中醫事業改革與發展

(2004年12月29日)

1984年10月,甘肅省政府召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首次全省振興中醫工作會議,並作出了《關於振興中醫事業的決定》。20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過廣大衛生和中醫工作人員的艱苦努力,甘肅省中醫事業得到了初步振興和基本恢複,中醫藥醫療、教學、科研體係已基本建立,中醫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為防病治病、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20年中醫工作的簡要回顧

(一)中醫事業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對中醫事業十分重視,曆屆領導班子都非常關心中醫事業的發展,多次研究中醫工作,作出了許多重要決定和意見。2000年,甘肅省人大製定頒布了《甘肅省發展中醫條例》,加快了全省中醫工作的法製進程。2001年,在政府機構改革中,增設了甘肅省中醫管理局,加強了中醫的行業管理,加大了中醫基礎建設力度。今天甘肅省人民政府決定召開全省中醫工作會議,這充分說明中共甘肅省委、省政府對中醫事業發展的高度重視。近年來,各市、縣政府及有關部門都為中醫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社會各界對中醫事業的關心支持也不斷增強,全省基本形成了有利於中醫事業發展的寬鬆環境。

(二)中醫醫療保健服務體係已經形成

根據衛生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03年底,甘肅省有縣以上公立中醫醫療機構79所,是1983年的3.6倍,占甘肅省醫院總數的21%,其中縣級中醫院71所,實現了在80%的縣建設中醫院的目標。甘肅省中醫院床位6113張,是1983年的9.5倍,占甘肅省醫院總床位數的14%,平均每萬人口有中醫病床2.4張。有中醫(含中西結合、民族醫)執業醫師(含助理)12794人,與1983年相比,增長了123%,占甘肅省執業醫師(含助理)總數66799人的19%,平均每萬人口有中醫執業(助理)醫師2.6人。在58%的鄉鎮衛生院設有中醫科(室)和中藥房,76%的村衛生所能開展中醫藥業務。大部分西醫綜合醫院設立了中醫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能提供中醫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