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衛生篇(1)(2 / 3)

各級各類醫療單位都要實行首診負責製,設立發熱門診,並設置留驗室,做好門診登記,對疑似病例立即留驗觀察和隔離診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一定要為在第一線工作的人員配備防護用品,加強個人防護,以免受到的侵襲、感染。

三、大力開展健康教育,認真做好宣傳報道工作

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健康教育的組織領導,衛生、宣傳、教育等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組織實施,確保宣傳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印刷品、板報等宣傳方式,大張旗鼓地向群眾和全社會宣傳衛生防病知識,尤其是呼吸道傳染病的預防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要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同時要宣傳非典型肺炎的危害性、可防可治性,消除群眾的恐懼心理,保持群眾情緒穩定。要加強對學校、機關、“托幼機構”等單位的預防知識宣傳和普及,使大家掌握非典型肺炎的傳播途徑、典型症狀和預防的方法,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要適時公布疫情,加強輿論引導,維護社會穩定。疫情的公布由衛生廳與省委宣傳部研究商定後公布,各地或其他部門一律無權公布疫情信息。在未發生疫情的情況下,不定期公布;發生疫情後,每五天向社會公布一次。新聞單位要按照公布的疫情真實報導本地非典型肺炎的發病情況,突出宣傳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采取的措施和疫情控製情況。讓群眾了解真情,消除疑慮,維護社會穩定。各地要建立非典型肺炎預防控製谘詢熱線電話並向社會公布,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蘭州、天水、嘉峪關、武威、敦煌等地要開設英語熱線,積極為外賓和港、澳、台同胞提供谘詢服務。

四、大搞愛國衛生運動

從現在起,各級政府要組織開展以預防非典型肺炎為重點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發動城鄉人民和單位整治環境衛生,清理垃圾、積留汙水、汙物及蚊蠅孳生場所,徹底改善環境衛生麵貌。鼠密度高的地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春季滅鼠活動。城鎮要抓好食品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環境衛生、飲用水衛生等;農村要做好飲用水源尤其是分散式水源和人畜糞便的衛生管理及改廁工作。

五、各級政府要認真做好疾控的落實工作各級政府要認真解決疾病預防控製機構和醫療機構的困難,積極為他們創造預防、治療、控製疫情所必需的工作條件,落實應急處理和臨床救治工作急需的設備和防護用品,一旦發生疫情,確保能及時、高效、迅速進行處置。省衛生廳提出緊急撥付防治經費的請示,請財政廳盡快研究,予以落實。

(在甘肅省非典型肺炎疫情處理領導小組擴大會議上的講話)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強農村衛生工作

(2003年4月18日)

“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提出了建立適應新形勢要求的衛生服務體係和醫療保健體係的具體目標,為農村和整個衛生工作指明了方向。為此,我們要從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角度,深刻理解農村衛生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準確把握當前麵臨的機遇和挑戰,充分認識新時期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性,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切實推動全省農村衛生工作的發展。

一、充分認識加強農村衛生工作的重要意義

做好農村衛生工作,有利於增強農村勞動者的身體素質和勞動能力,提高農業生產率,促進農村經濟增長,直接增加農民收入;有利於患病的農民及時得到治療,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間接增加農民的收入;有利於有效防止重大疾病的蔓延,維護社會穩定,密切黨和人民的血肉聯係,鞏固我們國家政權的基礎;有利於農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養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是繁榮農村經濟、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穩定的重要條件,是發展先進文化、提高農民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徑,是增強農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的基本要求,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內容,是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集中體現,直接關係到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關係到“十五”計劃各項目標任務的實現,關係到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這不僅是個重大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而且是個重大的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