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急性鼻竇炎(2 / 2)

【方一】龍膽瀉肝湯

【來源】《醫宗金鑒》

【組成】膽草10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生地15克,當歸10克。

【功效】清瀉膽熱,利濕通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龍膽草、黃芩、梔子清瀉肝膽實火,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柴胡疏調肝氣,生地、當歸涼血養血柔肝,甘草調和藥性。

【按語】膿涕多者加皂刺、公英。

【方二】當歸龍薈丸

【來源】《河間六書》

【組成】當歸10克,龍膽草15克,梔子15克,黃連10克,黃柏10克,大黃10克,蘆薈10克,青黛3克,木香10克。

【功效】清泄肝膽之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龍膽草清熱平肝,黃連、黃柏、蘆薈、梔子清熱解毒燥濕,當歸養血活血,木香行氣活血。

【按語】兼有頭痛較劇伴便秘者用此方。

3.脾胃濕熱證

【症狀】鼻塞重而持續,鼻涕黃濁而量多,嗅覺減退,頭昏頭重,全身或見倦怠乏力,胸脘痞悶,納呆食少,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檢查見鼻粘膜紅腫,尤以腫脹更甚,中鼻道、嗅溝或鼻底見有粘性或膿性分泌物,頜麵、額頭或眉棱骨壓痛或壓痛。

【方一】甘露消毒丹

【來源】《溫熱經緯》

【組成】滑石30克,茵陳20克,木通10克,黃芩10克,連翹20克,石菖蒲10克,白蔻仁20克,藿香10克,薄荷12克。

【功效】清熱利濕,化濁通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薄荷芳香化濁,行氣醒脾;滑石、茵陳、黃芩、連翹、木通清熱利濕;貝母、射幹止咳利咽。

【按語】鼻塞甚者酌加蒼耳子、辛夷等;頭痛者酌加白芷、川芎、菊花等。

【方二】黃芩滑石湯

【來源】《溫病條辨》

【組成】黃芩12克,滑石20克,木通10克,茯苓10克,豬苓12克,大腹皮10克,白叩仁10克。

【功效】清脾瀉熱,利濕祛濁。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黃芩、滑石、木通清熱利濕,茯苓、豬苓、大腹皮、白叩仁化濕祛濁,行氣醒脾。

【按語】鼻塞甚者酌加蒼耳子、辛夷等;頭痛者酌加白芷、川芎、菊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