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運用中醫藥,跳出亞健康(2 / 2)

(5)肝腎兩虛型

常表現為須發早白,齒牙動搖,夢遺滑精,筋骨無力,身體消瘦,帶下淋漓,腰酸腿痛。治療滋腎陰,補肝血。方選六味地黃丸、七寶美髯丹加減。藥用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牡丹皮、牛膝、菟絲子、冬蟲夏草、枸杞等。

4.跳出亞健康,貴在“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典,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事實的確如此。偉大的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繁榮昌盛,這和祖國傳統中醫藥是分不開的。今天,在防治亞健康的戰鬥中,我們仍然需要運用中醫藥的理論原則、方法,尤其是要努力做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是祖國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早已在2000多年前就已提出的健康原則。這條原則對於機關工作人員、公司白領尤為適合。這是因為機關工作人員、公司高級職員,多數從事較高強度的腦力勞動。由於腦力勞動的複雜性、連貫性及工作內容充滿著種種事先難以預測的動態變化,使得機關工作人員、公司白領常常無法真正享受8小時的工作製,有時甚至夜以繼日地工作,這樣就難以保證正常的飲食與休息規律,加上工作帶來的精神壓力導致軀體與精神的雙重疲勞,成為亞健康狀態的易發人群。

(1)治未病重在善於養神

中醫認為,人之三——精、氣、神。跳出亞健康首先要重視保養精神。《黃帝內經》指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就是這個道理。保養精神的方法很多,但以下幾條尤為重要。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意思是隻要人們的精神守持於內,而不耗散於外,人們又怎麼得病呢?而“精神守於內”的關鍵是在於“高下不相慕”。既不追逐高官厚祿,亦不為自己過著平民生活而感到心理不平衡。

“靜者神藏躁者消亡。”保養精神要努力做到使神誌安靜,不要整天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勾心鬥角。如果每天隻想著升官發財,達不到目的就精神煩躁,這樣就會嚴重損傷人的神。

“調七情,免刺激”是說,要努力避免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不良情緒對人的影響,即使是發生了再不順心、再使人生氣的事,亦要想得通,要“以恬愉為多”,即要經常保持精神愉悅。

(2)治未病要努力做到“吃得好”

不少人理解吃得好,就是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什麼好吃就吃什麼,這是大錯特錯的。所謂吃得好,就是通過吃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對人體所需能量的需要。要吃出健康,不要吃出疾病;要吃出延年益壽,不要吃出死亡。要這樣做,就必須因人、因地、因病、因時選擇飲食,而不要隨心所欲地吃。許多亞健康的人不重視飲食養生,常常暴食暴飲,吸煙,酗酒,在這裏尤其要指出的是一些女性她們為了體型美,常常不吃早飯,即使是中餐、晚餐亦吃得很少,這樣做的後果是工作時無精打采,既沒有體力,也沒有精力。此外,吃得好還必須懂得食養、食補、食療、食忌,如果這八個字做得不好亦會導致亞健康。

(3)治未病要睡得好

由於人生命的1/3要在睡眠中度過,因此,能夠睡得好就顯得很重要,特別是亞健康者:要跳出亞健康必須學會睡覺,要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不學貓頭鷹,而要做百靈鳥。不少人喜歡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還要開夜車,這是最得不償失的,正確的方法是早睡、早起,把沒來得及做的事在上班前做完。

(4)建立“健康中心”

健康中心應是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經常光顧的地方,這裏有健康講座,教你怎麼吃、怎麼喝;這裏有保健按摩、氣功、太極拳、武術、藥膳、花香療法、美容、健身等。菪雙休日您有一天在這裏度過,肯定會使你早日跳出亞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