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小動作保證大健康(2)(1 / 3)

我們的身體難免會因為各種原因感到疼痛,很多人在出現疼痛後,就趕緊求醫,通過吃藥和打針來消除,你可知道,有一種疼痛叫做“關連痛”,即真正疼痛的部位並非是你感覺到的部位,換句話說就是疼痛轉移了。因此,有時你會覺得疼痛總是揮之不去。遇到這種情況,先別忙著去找“芬必得”或“散利痛”,拿起啞鈴,練上一陣子,也許就能消除疼痛。

以下是幾種常見的肌肉疼痛症狀,也許藥物不行,但運動和肢體伸展可以驅除病痛。

有的人上臀後部會經常疼痛,這是因為不經常運動的人由於手臂後部的肱三頭肌不發達,偶爾運動往往需要借助肩膀等周圍的肌肉群,因此這個部位時常會因為疲勞而疼痛。這個時候你不必慌忙求醫,你可以做做這種運動:體後臂屈伸。單手扶於椅子邊緣,腳向前挪動,身體大致成直線。然後屈臂,放低身體,至上臂與椅子平行止。經常做這樣的運動,你的疼痛感就會慢慢消失。

還有的人經常會覺得膝蓋後側緊張,這種症狀的原因是:經常跑步、下蹲的人大腿前側肌肉都很發達,這給膝蓋很大壓力,具體體現在膝蓋後側緊張上.因為這一地帶是小腿肌肉的連接點。這裏我們教你治療疼痛的鍛煉法:空踏車。仰麵躺在墊子上.雙腿抬高,模擬蹬自行車的動作,持續5分鍾。還有一部分人會出現膝蓋表麵疼痛,較為強壯的大腿外側肌肉將膝蓋往外拉.而內側的肌肉較弱。這樣造成了膝蓋疼痛,我們給你一個治療這種疼痛的對策:腿屈伸。雙腳夾一重物,坐在椅子上,膝蓋成90度。將負重腿抬起至與地板平行,然後放低到一半,成45度角。再舉回到平行位置。一組15次,做3組,然後換腿。中間休息1分鍾。

另外,脛骨疼痛也是常見的症狀,因為登樓、下蹲等運動隻是鍛煉了小腿肌肉,小腿肌肉強壯便於鍛煉時大腿發力,但是脛骨可能承受不了壓力,因此脛骨會發痛。這是個值得注意的信號,應該認真對待.否則最糟糕的結果是可能導致脛骨斷裂。同樣這裏也有相對應的鍛煉法:提踵。每天花一點時間鍛煉一下小腿肌。坐在椅子上,腳底著地,將重物放置膝蓋上方,腳板往上抬7到8公分,腳跟著地。每隻腳每天各做15下。另外注意,跑步時要跑草地或者泥地,不要跑水泥地,以免增加脛骨疼痛。

你是否會感覺下背部劇痛,引起背部疼痛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因為強壯的腹肌有助於支持腰部,維護挺拔的姿態。如果腹肌太弱,會造成不可避免的腰痛。二是經常久坐的人突然間運動,也會導致後腰部疼痛,這部分人的運動需要循序漸進。久坐的人大腿根與骨盆之間的肌肉處於緊張狀態,它對骨盆有牽引力,使得後腰緊張疼痛。

對於前一種起因可以抬腿仰臥起坐。仰臥,雙腳抬起,曲膝成90度。將下腰部平放在地板上,將頭和肩抬起,保持1秒。10至15下一組,做3組,每周3次。做熟練了以後,改成相反姿勢.即腰和頭貼地,將雙腳舉起,盡量朝身體方向伸展。如果是後一種原因可以肌肉伸展。將右手置於牆上,左腿往後彎曲,用右手抓住右腳。人不要往前傾,將腳往外蹬,堅持5至8秒,然後放手。每側腿各做10次。

人人都會的經絡養生技巧

經絡是人體的總控製係統,也是人體的秘密武器,多鍛煉經絡,能醫治百病,隻要自覺地用幾分鍾的時間,通過鍛煉經絡,便可達到青春常駐、精力充沛的效果。經絡養生理論告訴我們:“人活百歲不是夢”。

經絡是什麼?打個很簡單的比方,我們經常說“條條道路通羅馬”,不知道你是否觀察到,現在的馬路都四通八達,基本上每一條主幹道都有很多分支,馬路暢通,交通才可以運行。我們人體的經絡就像這些四通八達的馬路,分布在人體的各個部位。人體要健康,各個器官要正常運轉,首先就是要經絡暢通。經絡在中醫中有養生治病的玄妙之處,經絡是人體髒腑氣血運行的通路,我們通過刺激體表經絡或穴位,就能調理體內的髒腑係統。比如說,我們中國有一句成語叫“捶胸頓足”。人在悲痛的時候,都是哭天喊地、捶胸頓足,為什麼呢?因為胸口有一個穴位叫膻中穴,人悲痛的時候,氣就鬱結在此,敲打膻中穴,就可以把鬱氣震出來,心情就會改善。所以悲痛時捶胸是人體的一種本能反應,是對身體機能的自我調節。你不妨試一試,生氣的時候拍一會,心情就會變得舒暢,為什麼要頓足呢?因為我們的腳底有湧泉穴。頓足可以打開湧泉穴,令腎的的精氣充沛,腎精氣振奮升起,人就會從鬱悶之氣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