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最好的醫生是自己(4)(2 / 2)

燈光擾亂了你的生物鍾

祖先給我們定好了生物鍾,然而,現代的燈光卻慢慢的破壞著人們的生物鍾,人造燈光照亮了我們的生活,給人類提供了很多幫助,然而,燈光也在影響著我們的健康。

如今的夜晚可真是燈火通明,睡覺的時候,外麵的路燈和安全燈還會照得黑夜亮如白晝。而職場上的人,總是那麼的前衛,把黑夜當成白天,用本來該用於休閑和睡眠的時間去工作、旅遊、購物、鍛煉和參加社交活動。可是,夜晚的時間是有限的,你晚上做的事兒越多,睡眠的時間自然就越少。時間長了,你的生物鍾就會被打亂。

生物鍾對人體來說是非常的重要,我們的生物鍾就好比弦樂隊的指揮,因為人體的多重節奏就如同那支管弦樂隊的不同樂器組一樣。生物鍾讓我們適應了活動和休息的不同需要。這能確保我們的內部器官保持同步,我們各種內部係統——溫度、警惕性、血壓等一起合作。另外,生物鍾還能自我調整適應晝夜循環。一旦變成24小時不分晝夜的生活方式,減少或忽視黑暗,我們就會失去人類數百萬年來依靠進化所具有的各種優勢。

醫學上表明,生物鍾被打亂,會讓自己的健康付出代價,很多人喜歡在燈光下拚搏奮鬥,不分晝夜,長期下去,對自己的身體是個很大的傷害,我們大家都知道,明亮的燈光、咖啡因和尼古丁,這一切都會人為地刺激我們保持興奮。研究顯示,夜班工人出現壓力、便秘、胃潰瘍、憂鬱症、心髒病和癌症等一係列疾病的概率更高,也許這並不令人吃驚。例如,研究人員2001年在西雅圖對800名婦女所做的調查發現,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60%。

研究者認為夜班工人患某些癌症的概率高與褪黑激素水平低有直接的聯係。一份提交給美國癌症研究協會的研究報告顯示,褪黑激素能使感染了人類乳腺癌細胞的老鼠身上的腫瘤增長速度減緩70%。一旦將老鼠置於持續有光的環境中,腫瘤增長速度會迅速上升。

所以無論我們是否上夜班,但為確保褪黑激素的正常水平,我們都要十分謹慎,盡量避免在晚上接觸到光。因為人體生物鍾能夠受到波長較短的光的影響。夜晚的燈發出的一般都是波長較短的光。這種波長短的光會減少褪黑激素的生成。直到最近,人們還認為隻有日光才會強烈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內部係統。

人類早就知道失去了黑暗對人體所產生的重大影響,一直讓你處在亮光下,曾是一種體罰手段。

現在幾點了——時間綜合症

時下,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都市白領感到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對事業的專注使人對緊迫的時間感到焦躁不安、緊張過度,這樣會引發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等症狀。

現在,由於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人患上了時間綜合症,時間綜合症是指人們對時間的反應過於關注而產生的情緒波動、生理變化現象。人們對時間的緊迫感,不是由於倉促從事的實際需要所產生的,而是從暗示中領會得來的。例如,感到時間在流逝,生命快走到盡頭等。有了這種緊迫感的人,心率和呼吸等身體節律功能會超速進行,同時血壓過分升高,血液中反映身體緊張的特殊激素增加。

林豐是個在某外企工作的白領,每天都處在快節奏的環境中,他總是感到時間越來越不夠用,工作的壓力使他對緊迫的時間感到焦躁不安,緊張過度。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會過分地關注時間,哪怕是在逛街購物,都會不自覺地看手表,想要盡快結束。林豐總是閑不下來,一閑下來就會神情恍惚,感到無所事事。

林豐患上的就是“時間綜合症”。有關研究表示,“時間綜合症”患者強迫自己處於快節奏的生活中,使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係統功能失調,出現神經性頭痛、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等症狀。長期處在快節奏的環境中,還會引起情緒波動,引發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呼吸急促。

預防“時間綜合症”,關鍵是要改善經常處於高度神經緊張和心情焦慮的狀態,客觀地對待緊張的工作壓力,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什麼時候該緊張忙碌,什麼時候該放鬆休閑都要有一個安排,要學會忙中偷閑,不被壓力壓垮。心理壓力過大時,要適當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及時調整心態,做到“處變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