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打造形象,贏得市場(1 / 3)

招術精解

公眾的看法也許並不公道,但為了維護或恢複企業的公共形象,即使作一些並不公平的妥協和讓步也是必要的。所謂“打造形象”就是指一個企業要想在“商戰”中勝出,必須利用各種手段使自己的形象在社會公眾中受到歡迎、喜愛。現實社會中,沒有人喜歡和一個聲名狼藉的企業打交道,所以在企業的商務公關活動,一定要注意打造企業的形象。也隻有具有好形象的企業,才能贏得大市場,立於市場競爭的不敗之地。

理論透析

好形象是成功的第一步

好形象是企業成功的第一步,就象人一樣,要穿著得體,才能考慮去做一件正經的事情。小老板應該理解什麼是形象和企業形象。

(1)形象及其指代

形象,從最一般意義上為形狀相貌之義,這種形狀相貌往往是能夠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動的具體形態或姿態。

①形象的特征

形象首先具有直觀性,它是一種具體的形狀姿態,它是直觀的、具體的、可感知的,因而是可以觀察和描述的。

形象還具有客觀性,它是客觀事物的外觀形式,形象的表現形式來自於客觀事物的本質內涵;形象的特征來源於客觀事物本身的特征。

形象還具有主觀感受性,任何一種客觀而具體的形象都是通過人的感受反映出來的,形象的感受和評述往往呈現出主觀性色彩。

形象還具有綜合概括性,人們對接觸到、感受到或觀察到的客觀對象會在頭腦裏留下一定的表象或痕跡,人們會根據過去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表象經過加工,對印象經過分析,從而形成一種較為穩定、綜合的形象概念。

②形象的三種指代

在現實生活中,形象概念可以大致有三種指代。

a。形象是指一種認知和感受對象的外部形狀或姿態,比如說,黃河因其從黃土高原傾流而下,在大多數季節裏呈現出黃色,使人們形成了黃河的形象概念,黃沙、濁浪。

b。形象指藝術家刻意塑造的藝術形象。作為對現實生活本質的高度抽象與具體的統一,藝術形象是藝術家們將生活的本質抽繹出來並經過藝術加工而成為精神產品來啟迪和震撼人們心靈的。人類在從大自然的奴役下剛掙脫出來的第一步開始,就主動地、創造性地用藝術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祈盼,展示自己的本質力量。隨著文明的發展,人類的藝術形象創作向各個領域滲透,音樂藝術、繪畫藝術、舞台表演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不斷發展。藝術還向人們生產和生活的所有領域進軍,建築藝術、裝飾藝術等都方興未艾。人類按照美的規律和原則刻意塑造他們的社會生活,從城市規劃到產品設計都呈現出一種藝術形象塑造的特征。

c。形象指人們對某種對象的形狀、性態、形態的抽象,是各種感官接收到的信息經過大腦的加工概括出來的,是從形狀、像貌和藝術形象中綜合衍化出來的,是從具體到抽象、現象到本質、分析到概括的思維過程的凝結,反映了形象對象的本質特征的綜合性質。

人們對形象概念具體的分析和把握,一般就是通過外在可感知的物質形態、經過加工的藝術形態,最後概括出內在本質並形成穩定、綜合的形象概念的。

(2)企業的形象經營

著名學者莎爾托夫在《形象論》中認為:“形象是作用而非事物,或者在某種情況下的意識、感覺和知覺。並不是在腦海中簡單地投影出來的東西,它必須存有附屬意識。”由此可見,形象是人們主觀世界對客觀世界事物的認識和反映,它是人們獲取客觀事物大量信息後所形成的綜合印象。

企業形象有廣義和狹義兩種概念。廣義概念認為,企業形象是社會公眾和內部職工對企業的整體印象和總體評價;狹義概念則認為,企業形象隻是社會公眾通過視覺、聽覺、觸覺所感受到的那些印象。本書中所指的企業形象是企業的產品、服務、人員素質、經營作風以及公共關係等要素在社會公眾中留下的總體印象。它是企業素質的綜合體現,是企業文化的外在反映,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總體評價。對企業形象經營的概念,需要進行以下幾點說明:

(一)企業形象感覺的主體是社會公眾

社會公眾主要包括融資公眾、媒體公眾、政府公眾、社會團體公眾、當地公眾、一般公眾和內部公眾。

社會公眾是一個錯綜複雜的係統,由於係統成員的素養不同,其觀察問題的角度也不同,經濟利害關係不同,對企業的期望價值標準不同,因而所形成的企業形象也就相異。比如內部公眾希望從企業獲得安全感、榮譽感,期望通過企業效益的提高,使個人生活得到不斷改善;政府公眾則希望企業遵紀守法,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當地公眾則要求企業樹立防止環境汙染,增進社會繁榮昌盛的社會責任形象;一般公眾則要求企業樹立優質服務的產品和服務形象,樹立社會公眾普遍較為滿意的成功形象。

(二)企業形象塑造的主體是企業自身

企業形象是企業經營行為在社會公眾腦海中的再生和複現。因此,企業形象的優劣,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於企業的自身努力。企業隻有努力塑造出社會公眾所期望的良好形象,形象策劃活動才能是成功的。

(三)企業形象是社會公眾對企業的綜合印象

企業形象的塑造是一個長期過程,是全麵的、艱苦的努力過程,它不是一時一事就可以形成的,而要靠企業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

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是靠產品生存的,它因能向社會提供必需的產品而存在,對企業來說一切宣傳都圍繞產品,使產品能銷得出去,為社會所接受。隻有企業自身的勞動最終轉化為社會勞動才能取得效益。這就首先要靠產品本身的品質來贏得消費者。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講,產品形象就代表了企業形象。企業必須以產品為中心,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1、集中精力關注產品。企業,無論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低和規模大小,都有一個共同的基本特征:市場經濟中的市場主體。

企業既是生產者,又是經營者。它們通過自己有目的的活動,把生產過程與流通過程,資金運動與物資運動,物質轉換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增加盈利與滿足需要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宏觀經濟運行中極為活躍的具有內在旺盛生命力的細胞。它們有自己的經營目標,有自己獨立的經濟利益,有達到目標的各種手段。隨著市場發展、變革或深化,它還將全麵地具有自我激勵、自我約束、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內在機製。企業以產品的運動為中心,開展生產、技術、管理、經營活動,企業的各個係統、各種組織、各個方麵、各個環節、各個層次、全體員工,一切活動都圍繞著產品這個中心開展,即都從各自的職責、不同的角度出發去直接或間接地致力於產品的優化運動。

產品運動的優化,表現為把性能好、質量優、成本低,又適銷對路的產品生產出來並推銷出去。企業的經營目標是通過產品的運動來實現的,它擁有的各種生產要素、手段、條件,包括人、財、物、技術、信息、知識產權等等,都必須在產品的運動中發揮各自的作用,才算物盡其用,人盡其才、配置合理。企業綜合素質的優劣,隻有最終凝結在產品上,才能顯示出來。所謂“文如其人”,產品也可以說是企業向社會推銷自己的名片。企業的產品是否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在市場上是否具有真正優勢,決定著企業的興衰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