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合肥”官商通古今(1 / 3)

2002年7月7日,安徽家電業雙雄——64歲的陳榮珍和65歲的張巨聲,幾乎同時接到合肥市委傳來的一紙退休通知,不得不黯然離開傾注了半生心血的榮事達和美菱,業內時稱“七七事變”。

古語雲:“十年人事幾番新。”過去十餘年間,除榮事達、美菱外,古井貢和徽商集團等安徽國有名企,同樣遭遇連番人事動蕩,背後幾多苦澀,留下幾多創痛,又有誰能講清楚呢?

滑落“雙雄”

陳榮珍的“榮事達歲月”,前後正好10年,那應該也是榮事達最輝煌的10年。

1992年12月,榮事達電氣有限公司創立,陳榮珍出任董事長。1994年中日合資三洋榮事達電器有限公司成立,陳兼任董事長。

在此之前,這位20世紀50年代末的中專畢業生,30餘年間,已經在合肥幾家工廠裏從普通技術員做到工程師,再到一廠之長。自1986年起,他是榮事達集團前身合肥洗衣機總廠的廠長。

1996年起,榮事達洗衣機占據了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到1998年,陳榮珍的事業達到巔峰:他通過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實施資產重組,一年之內,跨地域、跨行業組建了4家公司,集團內部也是“三足鼎立”,即中日合資的榮事達三洋電器(國內首家合資上市公司)、中美合資的榮事達美泰克,以及榮事達全資控製的數家子公司。

此時,榮事達集團成為世界上同一產地規模最大的洗衣機生產基地,同時推出電冰箱、微波滬、電熱水器等產品,躋身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綜合家電生產企業之列。

也是在這一年,陳榮珍成為在企業界影響極大的《中國經營報》“與100位老板對話”的重量級訪談嘉賓之一,一起上榜的,還有同樣風頭正勁的美菱董事長張巨聲。

據兩家企業的老員工回憶,那些年不管是榮事達人還是美菱人,走在合肥街頭都昂首挺胸,無比自豪,合肥南北走向的兩大主幹路,分別命名為榮事達大道(後改名阜陽路)和美菱大道(後改名徽州大道)。

盛極而衰,這句話用在陳榮珍和榮事達身上,最合適不過。正是他寄予厚望的1996年起與美泰克(美國家電業三強之一)的合資,成了榮事達的滑鐵盧。

時隔多年,後來出任榮事達集團法人代表的金友華表示,表麵上看,是美方合資夥伴“水土不服”,一板一眼的美式管理思維難以應付中國的複雜商業環境,而歸根到底,還是我們的市場規則和企業管理尚欠成熟,“潛規則”太多。

盡管作為陳榮珍衣缽事實上的繼承人,金友華不願對前輩的功過多加評論。但是,他承認,到了2002年,外有家電市場競爭趨於白熱化,內有合資夥伴摩擦不斷,榮事達已從巔峰滑落,發展前景迷茫,如果不是深切意識到企業危機來臨,作為“老板”的合肥市政府,不至於無端出手幹預。

失足“徽商”

想當年陳榮珍“榮退”,張巨聲“失聲”,企業界一片唏噓惋惜,但不管內心如何落寞,他們畢竟還能回家安度晚年,而同為安徽國企叱吒一時的掌門人王效金和蔡文龍,卻先後身敗名裂,鋃鐺入獄。

2007年4月,皖北亳州市的第一大國企古井集團董事長、時年58歲的王效金受到安徽省紀委調查,後被檢察機關逮捕,集團十多名高管卷入,引爆貪汙腐敗窩案。

此前20年,王效金無疑是決定中國“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貢酒命運的那個人。1987年8月,他接任原亳縣古井酒廠廠長之後,酒廠業績一路高速增長,1989年到1996年間,企業資產增長了18倍,利潤增長了24倍,到1999年,古井集團總資產已近百億元,王效金本人也官至亳州市委常委、政協副主席。

據說在2000年亳州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之前,古井一家的利稅,就占全市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當地官方有條不成文的規定,公務接待不喝古井貢者,相關負責人一律就地免職,因為“亳州公務員的工資都是靠古井貢發的”。

但古井貢內外,對王效金的非議也頗多。比如說他大搞一言堂,聽不進不同意見,又比如他“降度降價”的市場策略,固然大大刺激了銷量,但古井貢卻從出身高貴的“貢酒”,逐漸淪為消費者心目中的低檔酒。他主事後期,公司業務多元化發展渴求資金,結果是貼牌生產的古井貢酒幾乎上千種,在市場上互相掐架,酒的品質也大大下降。以至於已退休的古井酒廠第一代創業者聶廣榮,自己都不願喝古井貢。

王效金案發不過半年,2007年11月,已從徽商集團董事長調任安徽省商務廳副廳長的蔡文龍受到調查,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徽商集團多名高管落馬,引爆又一貪汙腐敗窩案。

當時54歲的蔡文龍,當年在安徽省內的知名度比王效金有過之而無不及,一度號稱“最紅的紅頂商人”,以及新徽商的代表人物。

2002年7月,榮事達和美菱的“七七事變”爆發前後,蔡文龍任董事長的徽商集團與原安徽省商務廳所屬12家企業合並重組。徽商集團的前身,是安徽省物資局改製成立的安徽省物資集團,蔡文龍自1998年起便擔任其董事長和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