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全球化 (1)(2 / 3)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啟用,除英國、希臘、瑞典和丹麥外的11個國家於1998年首批成為歐元國。2000年6月,歐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費拉舉行的首腦會議批準希臘加入歐元區。會議還決定在2003年以前組建一支5000人的聯合警察部隊,參與處理發生在歐洲的危機和衝突。

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歐盟已建立了關稅同盟,實行共同外貿、農業和漁業政策,創立了歐洲貨幣體係,建立了總預算製度。1993年1月統一大市場正式啟動,基本實現了商品、人員、資本和服務的自由流通。1997年10月,歐盟15國簽署了《阿姆斯特丹條約》,在加強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及內政司法合作方麵取得進展。1999年5月1日,該條約正式生效。

2002年1月1日,歐元現鈔開始流通。2002年7月1日,歐元完全取代11國貨幣,成為歐元區統一貨幣。英國、丹麥、瑞典、希臘作為非歐元國也在積極向歐元區靠攏。

在2002年12月12日和13日哥本哈根首腦會上,歐盟15國領導人同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脫維亞、塞浦路斯、馬耳他、捷克、斯洛文尼亞和愛沙尼亞10個候選國達成全麵協議,這10國於2004年5月1日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

2007年1月,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兩國加入歐盟。歐盟經曆了6次擴大,成為一個涵蓋27個國家、總人口超過5億、GDP14.5萬億美元的當今世界上經濟實力最強、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國家聯合體。

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最終會使得歐洲各國越來越用一個聲音說話,從而在世界上占有一極。從政治經濟情況來看,歐洲各國的實力還在美國之上,在這種情況下,一個統一歐洲的出現,勢必帶來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結束美國獨霸天下的局麵,使世界更加走向多極化,對世界曆史的走向產生影響。

當然,自從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歐盟可謂步履維艱。主權債務危機不斷蔓延,冰島、希臘、愛爾蘭等國家,一個接著一個。人們在談論歐盟分裂的可能性。看來,談論建立“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of Europe)還為時尚早。歐盟各國領袖最近統一建立近1萬億美元的貸款及擔保計劃以支持陷入困境的政府,但這個計劃隻是一個消除債券市場恐慌的短期性措施。

從公開的新聞來看,一些歐盟國家領袖都在竭盡所能避免發生“歐盟壽終正寢”的悲劇,他們都在大談維持這個擁有5億人口、並是全球第五大貿易地區的政治和經濟穩定性的好處。

德國外交部長吉多·韋斯特威勒表示:“德國外交政策的基礎仍然是維護歐洲統一和推動歐洲取得成功。”“我們毫無疑問都是歐洲人——我甚至可以說我們都是歐洲愛國者。”

歐洲的文化認同與文化差異

歐洲在漫長的中世紀,一直是基督教一統天下,各國共屬基督教文化圈,這是他們走向統一的文化基礎。但同時,歐洲各國又有著強烈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個性。在這個擁有23種官方語言的組織內部,各國國民性格具有根深蒂固的差異,而且都非常敏感。法國對法語的自豪在其法律上表現明顯——在該國電台播放過多英語歌曲都是違法的。奧地利的宗教傳統使該國禁止商店在周日營業,這種做法會使很多將商店延長營業時間視為國民權利的英國人感到極為震驚。意大利人總是在喝下午茶的時候遲遲不肯散去,這與一向以嚴謹守時著稱的德國工人形成了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