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黃大豆
①食療原理
黃大豆味甘,性平。入心、脾、大腸經,能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治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本草彙言》曰:“黃大豆煮汁,能潤脾燥”。國內某醫學院曾作過臨床觀察,每日讓糖尿病患者服食120克煮熟的黃大豆,每日三次,每次40克,連用一個月,其尿糖、血糖可恢複至正常水平。
②膳食指導
a.煮黃大豆(做法方法略)。
b.豆漿(做法方法略)。
c.豆腐(做法方法略)。
豆品飲料富含亞油酸成分,人體攝入後可以提供足夠的“原料”,合成機體能量代謝所需的前列腺素,能有效地增強和保護血管的活力。而且,豆品飲料含有大量的豆固醇,幾乎不含膽固醇,可以起到抑製機體吸收動物食品所含膽固醇的作用,協同不飽和脂肪酸與體內膽固醇結合轉變為液態,隨尿排出,從而降低膽固醇含量,有助於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症患者的康複。國外學者研究證實,豆品飲料具有降血糖作用。糖尿病人每日飲用大豆製成的飲料可以減少人工胰島素的使用劑量,有1/3患者可以不再接受胰島素治療。
d.豆漿小米粥。豆漿150毫升,小米50克,先將小米淘洗幹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將成時,調入豆漿,攪拌均勻,再煨煮至沸即成。每日清晨,代早餐。有補虛益氣、潤燥降血糖等功效。主治各類糖尿病。
e.黃大豆麵條。小麥麵120克,黃大豆麵60克。攪拌均勻,做麵條,煮食,佐菜一日內吃完。
③藥膳舉例
藥膳汁。豆漿250毫升,枸杞30克,地骨皮30克,小麥胚芽50克。先將枸杞、地骨皮洗淨,放入砂鍋,加水濃煎兩次,每次30分鍾,合並兩次煎汁,濃縮至150毫升,待用。將豆漿放入鍋中,煮沸後冷卻,加小麥胚芽和枸杞、地骨皮濃縮汁,大火煮沸,小火煨煮10分鍾,即成。早晚兩次分服,有平衡陰陽、生津止渴、降血糖等功效。主治各類糖尿病。
(2)赤小豆
①食療原理
赤小豆味甘,性涼。入心、脾、小腸經,有健脾益胃、利水除濕、消腫解毒、除濕排膿等功效。用於水腫、腳氣、產婦缺乳、胃癰、腸癰、腸毒下血、濕熱黃疸、消渴、熱淋等症。現代營養醫學研究資料表明,赤小豆含熱量偏低,含膳食纖維較高,且富含維生素E以及鉀、鎂、磷、鋅、硒等活性成分,其K因子>390,是典型的高鉀食物,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等作用。赤小豆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降糖食物,經常適量食用赤小豆類食品不僅可降低血糖,還兼有對糖尿病合並肥胖症、高脂血症、高血壓病的防治作用。
②膳食指導
赤小豆麵條。赤小豆粉60克,小麥麵60克,攪勻,加適量水揉成麵團,擀成麵片,煮熟,佐菜吃。長期服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降血糖等功效。用於各類糖尿病。
③藥膳舉例
赤小豆汁。赤小豆60克、小米50克、生山藥100克、生雞內金10克。先將生山藥、生雞內金分別揀雜洗淨,曬幹或烘幹,研為細粉,備用。將生山藥粉、雞內金粉入鍋內,加清水適量,邊加熱邊攪拌至沸,加入赤小豆、小米,至沸後,小火煨煮至米爛豆熟,即成。能健脾益胃、生津止渴、降血糖等。適用於各類型糖尿病。
(3)豌豆
①食療原理
豌豆味甘,性平。歸脾、胃、膀胱經。有和中下氣、利小便、解瘡毒、治霍亂、轉筋、腳氣、癰腫等功效。藥理實驗證明,豌豆有抗真菌作用。
②膳食指導
豌豆治消渴,曆史悠久,早在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消渴病,豌豆淡煮,食之良。近代則在《食物中藥與便方》中曰:“治消渴青豌豆煮熟淡食。”
③藥膳舉例
豌豆汁。青豌豆60克,生山藥100克,生雞內金10克。先將生山藥、生雞內金、青豌豆分別揀雜洗淨,曬幹或烘幹,共研為細粉,攪拌勻,入鍋加清水適量,邊加熱邊攪拌至沸即可,有健脾胃、生津止渴、降血糖等作用。主治各類型糖尿病。
食療食譜7
1
懷山北芪粟米湯
【原料】
懷山藥9克,北芪12克,粟米100克。
【做法】
①把粟米淘洗幹淨,懷山藥、北芪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