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第6月食譜(1)(2 / 3)

③功法三

脫衣仰臥床上,安心定神,排除雜念,舌抵上齶,全身放鬆,舒伸腰腿;腹式呼吸。努力鼓小腹,吸氣5次;然後屏氣,吐氣,同時意念血糖下降。

練功時間,每日早、午,晚各一次。每次30~60分鍾。

④功法四

在床上或坐在凳子上,寬衣鬆帶,從容入座。先安置兩腳,或單盤、或雙盤,一般自然盤坐。接著安置兩手,把右掌背疊放在左掌心上,貼近小腹,再輕放在腿上,然後左右搖動身體7~8次。端正身體,脊骨勿挺勿曲。頭頸也要端正,令鼻與臍成一條直線,不低不昂,開口以吐腹中穢氣,吐畢舌抵上齶,由口鼻徐徐吸入清氣3~7次,於是閉口,唇齒相著,舌仍抵上齶,再輕閉兩眼,正身端坐,若坐久微覺身體有俯仰曲,應隨時輕輕矯正。坐畢以後應開口吐氣十數次,令身中熱氣外散。然後慢慢搖動身體,再擺動肩胛及頭頸,慢慢舒放兩手兩腳。再以兩大指背互相摩擦生熱以後,擦兩眼皮,然後閉眼,再擦鼻部及兩側。再以兩手掌相搓令熱,擦兩耳輪。再普遍撫摩頭部以及胸、腹、背、手臂、足、腿至足心而止。然後呼吸調整到極緩極輕,長短均勻,意守丹田,10~30分鍾。

練功時間:最好在子時(夜間11~1時)與寅時(3~5時),地點最好是靜室。每天練3~4次。每次30~40分鍾。本功法,一般一個月左右見效,3~4個月可以全麵控製症狀,以後每天仍宜堅持練功20~30分鍾。以資鞏固。

⑤功法五

坐、站均可,排除雜念,心不外馳,注意鼻尖少時,即可閉目內視心窩部。用耳細聽呼氣。勿令粗糙。同時意念隨呼氣趨向心窩部,吸氣則須任其自然。反複行之,真氣即在心窩部集中起來。要求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0分鍾,這是第一步功夫,當練到一呼氣即覺心窩部發熱時,在呼氣時延伸下沉的功夫,慢慢自然地向丹田推進。每日3次,每次25~30分鍾,這是第二步功夫。

當練到丹田有明顯感覺時,讓呼吸有意無意地停留在丹田。每日3次,每次30分鍾以上。這是第三步功夫。

意守丹田40天左右,真氣充實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足夠的力量,即沿脊柱上行,若行到某處停下來,不要用意念勉強向上導引,待丹田力量繼續充實,自然漸漸上行,如果上行到玉枕關再停下來,內視頭頂就可以通過了。每日酌加練功次數,每次40~60分鍾左右。這是第四步功夫。

原則上還是意守丹田,如百會穴出現活動力量,也可意守頭頂,可以靈活掌握。每日3次,每次60分鍾以上,這是第五步功夫。必須循序漸進,練功要順乎自然,又要耐心求進,持之以恒,自能成功。督脈通後,病情就會明顯好轉,血糖與尿糖趨向正常,自覺精力充沛、十分舒適。

(2)注意事項

①糖尿病一般采用藥物的同時,可以用氣功療法,氣功可以更有效地發揮藥物的作用。逐漸停用藥物,以氣功治療為主,可以鞏固療效,不易複發。

②糖尿病痊愈後,仍要堅持氣功,不過每日練功次數和時間可以適當減少。不但可以鞏固療效、防止複發,還可以使身體強壯,益壽延年。

③氣功療法加上按摩足三裏穴、湧泉穴,可以提高療效。具體做法:用左右手大拇指麵同時按摩同側膝眼下三橫指外側的足三裏穴,各50次。能夠調整胃腸機能,下降心火,腎水上升。

按摩足三裏後,擦湧泉穴:用右手扳住右足趾,突出前腳心,以左手掌心的勞宮穴,擦腳底前三分之一處的湧泉穴。然後換右手擦左腳湧泉穴,各50次,可以使火不上炎,水得補益。

④本病還要控製飲食,尤其是肥甘厚味和麵食,注意節製房事。

四、飲食療法

食療知識

主食類降血糖食品

(1)小麥(全小麥)

①食療原理

小麥味甘,性涼,“皮寒肉熱”,入心、脾、腎經,能養心補腎、和血益脾,除熱止渴。主治消渴、煩熱、髒躁、瀉痢、癰腫、外傷出血、燙傷等。

②膳食指導

全小麥煮粥食之。每次煮服全小麥30~60克,30~90天後有降血糖作用。有補脾胃、生津止渴、降血糖等功效。用於各型糖尿病。

③藥膳舉例

全小麥60克,生山藥100克,生雞內金10克。先將生山藥、生雞內金揀雜洗淨曬幹或烘幹,研為細粉備用。將全小麥揀雜洗淨後入鍋,加水1000毫升,加生山藥粉和生雞內金粉,攪勻。大火煮沸後小火煨煮至熟透即成。有補益脾腎、生津止渴、降血糖等功效。用於各型糖尿病。

(2)玉米

①食療原理

玉米味甘,性平。入大腸、胃經,能補中益胃、除濕利尿。《素問·陰陽別論》曰:“二陽結謂之消。”玉米入手足陽明經。經常服食本品,對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症、膽囊炎、高血脂等均有療效。

②膳食指導

玉米粥。玉米糝100克,南瓜200克。將南瓜去瓤去籽,切成2厘米寬、4厘米長的條,備用。將800毫升水加入鍋內加熱至沸後,撒入玉米糝,不斷攪拌至沸,加入南瓜條塊,小火煨至熟爛即成。佐食用,當天吃完,有健脾胃、清熱潤燥、降血糖之作用。用於肺胃燥熱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