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3 / 3)

“我們覺得這樣挺好啊,孩子們多學點實在的以後才能安家立業,我們大統領說了,聖賢書越讀越糊塗,考科舉當了官也是害人害己,還不如學點經世濟用的學問,西學的學問最適合我們。”那木兒有點不滿地說道。

“你們不讀聖賢書,那可如何選官?”薩哈廉不住地搖頭,金國已經設科選錄舉人,這隻是個開始,以後肯定開科舉選進士。

“公舉呀,誰有本事鄉親們最清楚,隻要願意為大家做事,就可以被推舉為官員。”那木兒不屑地答道。

薩哈廉不說話了,豐州還停留在部落階段,這種事額魯幹得出來,自己不好好讀書,也看不得別人讀書,豐州的孩子被他毀了,不知道猴年馬月才出得了一個舉人、進士。

“你好好讀讀這兩本蒙學書吧,也許我們以前認為對的,實際上都錯了”劉興祚輕輕拍著薩哈廉說道。

中午過後,大帳搭起來,雙方代表互相謙讓著入帳,但隨後就換了一副翻臉不認人的麵孔——談判從一開始就陷入僵局,金國的國書開頭是“大金國國主致土默特洪巴圖魯”,把豐州貶成黑人黑戶,而豐州的國書開頭是“大蒙古汗國大濟農徹辰巴圖魯致遼東大金國國主”,也完全不承認金國在蒙古利益,雙方都表示不接受對方的國書。

“你們無視豐州存在的現實,這是對我們的赤裸裸挑釁,國書必須退回去修改。”劉興祚冷冷地說道。

“大蒙古汗國覆滅已是事實,你們打出這個旗號不過是想圖謀大金國的外藩而已,這是白日做夢,你們的大統領想稱汗,我們可以支持,但休想替大蒙古汗國還魂,你們的國書也必須修改,”薩哈廉也毫不客氣。

“我們知道察哈爾汗死了,察哈爾人也沒有擁立新的大汗,大蒙古汗國在天上吧!你們想和談就要拿出誠意,把察哈爾汗的遺眷、部眾都交出來,別以為我們不知道察哈爾汗的老婆和獨子在你們手裏。”碩托也裝模作樣說道。

“察哈爾汗有遺詔,封我們大統領為大濟農,職同副汗有權掌管大蒙古汗國一切事物,有豐州在大蒙古汗國就還在,以為大蒙古汗國覆滅是你們一廂情願,一個人也不會交給你們,相反我們要求把西拉木倫河和喀喇沁的土地、人口交還我們,以此表示你們的和談誠意。”那木兒鄭重答道。

“你們到底是來和談,還是來挑戰的?想要大金國的土地、人口就拿血來換。”鮑承先聽不下去了,拍著桌子叫起來。

“老鮑,這裏沒你的事,帶著耳朵聽就是了,少給我拍桌子嚇唬耗子,別忘了這是在我家門口,打起仗來誰怕誰呀!”革庫裏輕蔑地嘲諷道,鮑承先馬上有點焉了——他的身份太尷尬,以明軍副將身份降金,老汗照樣給他個金軍副將頭銜,與範文程、寧完我這幫自己找上門求職的人不同,他在八旗中算不得奴才,但說話也沒分量,這次派他作為和談代表純粹是天聰汗想顯擺大金國重視漢臣,實際上隻是個陪襯,確實輪不到他多嘴。

“革庫裏,你可是葉赫人,也想替大蒙古汗國還魂?”英俄爾岱馬上也嘲諷革庫裏。

革庫裏早就不是當初窩窩囊囊的大明宣府撫夷總兵了,投靠豐州後底氣越來越足,馬上就還口道:“對呀,我就是喜歡大蒙古汗國,你能把我怎麼樣?我還想替葉赫複國呢。”

太過分了,這簡直是在挑戰大金國的底線,金國代表發飆了,大呼小叫跳起來,豐州的代表也毫不示弱地卷起袖子,雙方推推搡搡就要動手。兩邊的首席代表劉興祚、薩哈廉坐不住了,趕忙起身製止鬥毆——雙方其實都無力打下去,回到談判桌前更現實,雖然恐嚇對方是必須的,但也不能太提虛勁呀。

“這樣糾纏下去不行,愛塔兄,有些事不如暫且擱置,以後總有解決辦法,大汗相信額魯的為人,同意以他倆的個人名義談,你覺得如何?”薩哈廉問道。

“可以,但如何稱呼?”劉興祚想了想問道,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李榆離開陽和時與他交換過意見。

“他倆在沈陽時情同父子,就以父子相稱吧,不過我保證這隻限於私人稱謂,不影響金國與豐州的關係。”薩哈廉誠懇地說。

“以前好辦,但庫爾纏被殺後,漢民一直對你們大汗心存芥蒂,”劉興祚搖搖頭,猶豫了一會兒又說道,“這樣吧,漢民稱你們大汗為父貝勒,絕不能稱父汗,這也是我們最大的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