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節(1 / 3)

大同人開始交頭接耳,曲沃李家在SX大名鼎鼎,李建極也是晉商中的翹楚人物,他在豐州入閣拜相預示著什麼,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

“諸位,給大家交個底,豐州銀鈔局打算擴股,有識之士皆可入股,天下還有什麼生意能比得過造錢?我老範肯定是要入股的,你們如果錯失良機,就等著兒孫們抱怨吧,”範永鬥緩緩站起來,指著眾人大聲說道,“《歸化誓約》你們都知道,大統領府信守誓言,豐州商會有自己建的商軍保護私產,有自己推舉的斷事官審理獄訟,還可選派議事官議政決事,議事院就是我們建起來的,今後極可能拿到修訂律法、公舉官員的大權,在豐州可以站著掙錢,而你們呢,就像一頭豬等著宰割,連給狗官行賄送錢也得看臉色,活得窩囊呀!豐州這片新天地難道不值得你們向往嗎?支持豐州就是給自己留條後路啊!”

“陽和支持豐州,絕不能讓豐州有任何閃失,銀鈔局擴股一定要給我們留一份。”

“有豐州在,我們腰杆直了、膽子壯了,東虜、蟊賊、爛兵都不怕,連官府也不敢隨意敲詐、攤派,我們支持豐州。”

“陽和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保豐州就是保自家!”

幾個陽和士紳大叫起來,這幾個家夥很可能是範永鬥安排的托。大同的士紳、富商們不再吭氣,垂下頭陷入沉思,會議開不下去了,楊庭芳請求給他們一天時間考慮。

第二天一大早,楊庭芳和幾個大同頭麵人物找到範永鬥、馬士英,這幾個家夥一臉倦態、眼圈發烏,顯然昨晚沒睡好覺。楊庭芳首先表態:大同人絕對支持豐州,也願意入股豐州銀鈔局,而且可以立即籌集十萬兩白銀先存入銀鈔局,算是入股的定金,但大統領府也必須答應他們幾個條件——首先,豐州必須向他們頒發經商堪合,視他們為豐州商人,大統領府給予本地商人的一切待遇,也須同等給予他們;其次,豐州可以要求他們依法納稅,但他們也要在豐州議事院、豐州商會中有代表,同時有權當選豐州各級官署及法司的官員;第三,豐州必須竭盡所能為他們提供保護,包括幫助他們組建忠義救國軍用於自衛,以及抵製官府的惡意侵擾,必要時豐州須出兵相助;第四,豐州須為他們經商提供一切便利,包括在歸化設立大同銀鈔行,以及利用豐州現有渠道往來貨物。

“老楊,你們太狠了,我們辛苦多少年才得到的好處,全讓你們占了便宜,不行,你們拿了好處,生意卻在大同,怎麼收你們的稅。”範永鬥搖起頭。

“我說得很明白,在歸化設立大同銀鈔行就是為了買賣結算,到時候幾張錢票就把買賣做了,利用豐州現有渠道往來貨物,主要指你們控製的SX軍商那條線,錢和貨都不讓大明官府沾邊,我們的稅全部在豐州繳納,一分銀子也不留給官府,那幫龜孫子可把我們坑苦了,貪墨、攤派和強捐的錢比稅錢還多得多。”楊庭芳答道。

“就這麼辦吧,有什麼問題我去找總理大人、襄理大人去說。”馬士英連忙答應下來。

得勝堡的南門堡上,李槐看著一車車白銀送出邊牆,心裏輕鬆了很多,有這些銀子不僅可以解財用的燃眉之急,民憤也會平息許多,隻要不打仗今年應該挺得過去。

“玉山,總督大人真的無路可走了,漢民和你都是他的老部下,這種時候應該幫他一把呀!”大同參議朱以謙見李槐心不在焉的樣子忍不住說道——張宗衡慘了,朝臣不肯承擔責任,眼前的大同危機又無法可解,所有的黑鍋隻能他來背,上吊的心都有了,朱以謙為同鄉好友擔心,厚著臉皮來求豐州幫忙。

“仲康兄,你讓我們如何幫忙?一千多條人命啊,不是一個簡單的誤會解釋得了的,總督大人對我們下手的時候,可曾想過漢民和我都是他的老部下,在他心裏也許認為我們都是漢夷,死了活該,大同高官中也就你仲康兄把我們當人看,我沒說錯吧?”李槐冷笑一聲答道。

“他那是一時糊塗,受了朝中奸黨的蠱惑,玉山,為兄求你了,救救他吧,石林兄快六十的人,經不起牢獄之苦啊。”朱以謙說著眼淚快下來了。

“仲康兄真是好人啊,”李槐歎了口氣,想了想說道,“這樣吧,總督大人若是不嫌棄,可以到豐州避一避,當然大法司也要以釁起戰事議他的罪,不過我和漢民一定會設法赦免他,以後他老人家就在豐州養老吧。”

“不行,石林為官大半輩子,讓你們議他的罪還不如讓朝廷議罪更體麵,他絕不會接受。”朱以謙斷然拒絕。

“他還是瞧不起我們,算了,你帶些建夷的首級回去,讓他自己去糊弄朝廷吧,我們隻能做到這一步了。”李槐淡淡一笑,隨後很認真地對朱以謙說道,“總督大人走了,你這個參議恐怕也當不長,鄂爾泰大斷事一直很看重你,到他那兒去吧,我們一起在豐州幹一番前無古人的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