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退兵(1 / 2)

占領武岡州之後,令李定國驚訝的再次遇到郝永忠,看到催頭喪氣的勇將,將其迎入驚問其故。

郝永忠雖是武夫,很多事情雖然不明白,但心裏明白的。

郝永忠大倒苦水,去年退守桂林的時候,瞿式耜對其表麵歡迎實際上防備,郝永忠不願裝媳婦受閑氣,堅決拒絕同其一道守衛桂林,極力主張奉永曆繼續向西轉移。

而這個與逃跑帝永曆帝想法不謀而合,但為瞿式耜所阻擋,後來永曆帝出:“你不就是想讓我做一個為社稷而死的子嗎!如今一定要我留下,兩宮太後就由愛卿負責保護周全,如何?”

話到這份上,瞿式耜隻好放逃跑帝永曆帝逃跑,但因為這個將郝永忠恨到骨子裏麵,認為是郝永忠鼓動永曆帝逃跑的。

這次因為何騰蛟命令與陳友龍發生內訌,致使武岡被韃子輕易攻占。

而此時為了對抗韃子,永曆帝決定聽從陳邦傳的建議,對聚攏在兩廣的明軍進行整編,決定以瞿式耜、孫可望為主帥駐防桂林,以對抗濟爾哈朗、孔有德、沈永忠等八旗主力,以做出收複湖(南的態勢,

以堵胤錫、高一功、李來亨部為東征軍團,以與兩廣總督杜永和部一道對抗尚可喜、耿仲明部。

對這個安排,有人認為這是孫可望給陳邦傳出的主意,自從阻擾義勇軍南下兩廣成功之後,孫可望與陳邦傳越走越近,有人聲言他們早已經結成軍事同盟。

而看到這樣一個結果,自持有擁戴之功的瞿式耜對流寇甚為痛恨,先是拿郝永忠出氣,在奏疏中公開稱他為“郝逆”,指示廣(西各地不許接濟郝永忠,在這種情況下郝永忠方率部準備撤往夔州以與當地義軍彙合。

看到這裏,李定國笑道:“南安侯,那幫官僚當然對我們這些義軍出來的兄弟頗多看法啊。

但我們王爺則不這樣,對我們這些義軍出來的兄弟可是推心置腹,結為知己啊。

表麵上看加入我們義勇軍吃虧,所部兵馬被大量裁並,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就像我過去萬餘兵馬裁並到千人馬之後,裁並下來的兄弟分了土地,生計無憂。

加入義勇軍的一個個還領軍餉俸祿,俸祿之優厚即使比起邊軍也不遑多讓啊,普通士兵一月足足1兩5錢銀幣,郝兄弟,你算了,加入我們義勇軍吧。

郝永忠搖頭道:“李兄弟,若不是因為背著朝廷的名義我郝搖旗早就有這個打算,但你知道我過去在闖部名聲也不大,再加上還有火並陳友龍這種惡名聲,我害怕蜀王不肯收留我啊。”

楊威嗬嗬一笑道:“郝兄弟,我們王爺誌向就是驅逐韃虜恢複中華,郝兄弟打仗拚命弟兄們都知道,隻要你肯投奔,我相信我們王爺絕對會歡迎的。

進了義勇軍你也不會吃虧,劉體純劉二虎你知道吧?你們闖部的,他的丫頭劉蓮兒是我們王爺的三夫人。

你們大順軍可是王爺帳下親兵,怎麼可能會吃虧呢?”

郝永忠一聽來了興趣,連聲追問,笑稱自己當年就感到這個丫頭漂亮懂事,想不到現在居然成為王妃,甚為歡喜。

永曆四年(公元1650年)三月上旬,接到李定國戰報,楊軒遍示眾人道:“各位,李都指揮使(官拜貴州都指揮使)能征慣戰,真是我輩男兒的楷模。

戰無成法,李都指揮使設伏,一舉大敗韃子正紅旗騎兵,收複武岡,真是大揚我軍威啊。

哦,吳先生,李都指揮使這次一蹶名王,可喜可賀。

各位,當日不是有一起投奔的有6千兄弟,有千兄弟退伍駐防陸良衛嗎?

這樣,請旨封李都指揮使為陸良侯,食邑三百戶。

也就是這三百戶上繳的田賦丁賦歸陸良侯,而商賦礦賦其他則歸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