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李定國一蹶名王(1 / 3)

勒克德渾退回城中之後,滿城哀嚎一片,大家士氣異常低迷。

山道崎嶇,本來就不利於韃子騎兵作戰,在遭到義勇軍伏擊之後勒克德渾雖然率部前來援助,但楊軒及時率領護衛鎮、騎兵協,如此勒克德渾雖然擊潰第11鎮,斬殺副將王之邦,但也陷入義勇軍重重合圍之中。

勒克德渾雖然率部退回城中,但包括貝勒貢阿貸在內的多位滿蒙勳貴、八旗將領或死或傷,滿蒙八旗死傷過半。

看到義勇軍源源不斷逼近沅州城,漢軍鑲紅旗固山額真劉之源自知大勢已去,一個勁勸誡退兵。

勒克德渾思索再三,任命漢軍鑲黃旗固山額真劉之源與綠營總兵徐勇守城,而親率滿蒙八旗退走。

楊軒率部趕到沅州城下,打造工程器械,令人打造攻城器械,催促攻城火炮以攻打城池。

在這期間,各鎮認真總結上次伏擊戰的優勝得失,正如參軍長吳養狐所那樣:

第1鎮總兵劉文秀誘敵深入有功。

第11鎮副將王之邦雖然出擊有功,但為韃子鐵騎前後夾擊慘死於亂軍之中。

對方側擊之後,由於沒有足夠預備兵,致使數錢綠營兵馬突圍而去。

楊軒正襟危坐,認真聽著,不時低頭問一下,在當是否有更好的辦法?

就在大家以為總結就這樣過去之後,楊軒放下毛筆,威嚴的掃視眾人一眼道:“各位,這次伏擊戰大勝變為勝,可能有的人感到非常得意,畢竟戰場獲勝,總比戰場潰敗來得好,但勝敗往往在一線之間,如果不引起重視,可能下次遭遇慘白的不是韃子,而是我們。

老子講道,其實戰爭也有規律,隻是我們大家不知道,或者常常被很多文人典兵誤導,如此根本不符實際。

為何李定國、劉文秀投入義勇軍之後能夠連戰連勝,實在因為其過去長期軍旅生涯,總結過去戰鬥中得失,摸索戰爭規律而已。

戰爭規律是什麼?孤認為不過如此諸方麵。”

楊軒侃侃而談,總結這幾年經驗教訓,試圖總結自己戰爭經驗。

如後勤保障重要性,長途行軍軍中傷病一二成,比起戰場廝殺還要多。

軍隊紀律重要性,為何一些部隊能夠百戰百勝,有的部隊為何能夠百折不饒,就因為鐵一般紀律。俗話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戰場之上自己將性命交給友鄰兄弟,如果沒有鐵一般紀律保障,大家可能彼此猜忌,有的更是相互防範。

強調演習重要性,會者不難難者不會,上陣殺敵大家如果技藝不熟悉,如此必然戰場作戰生疏,反而為對方所殺。

強調殲敵需要過程,很多文人論兵,好像隻要用其策略戰場形勢立刻陡變,實際上戰場是需要從先消滅對方一個兵丁,一個隊,一個中隊開始,否則四麵出擊,處處碰壁。

強調保留預備隊的重要性。

楊軒侃侃而談,眾人都開了,如此用了半功夫總結出十大作戰原因。

劉文秀等人心服口服,大家齊聲稱是。

第11鎮副將王之邦雖然指揮失當,但畢竟奮戰為國捐軀,楊軒上書朝廷,追封其為侯爺,在貴州選一縣作為其封地,令其子承襲其封爵。

對於第11鎮,楊軒下令對其進行整編。

劉文秀被賞金千兩,以示鼓勵。

到第三早上,臼炮運到,楊軒集中10門臼炮炮猛轟西門,但沅州城牆實在過於堅固,但效果頗為有限。

而聽到蜀王率部攻打韃子,四方鄉紳紛紛雲集,看到義勇軍炮擊聲勢雖大炸塌城樓但整個城門還屹立不倒,一個個都頗為奇怪。

有的人更是告訴楊軒,當年洪武爺修築沅州城牆的時候曾經用糯米汁澆築在城牆上麵,一層一層夯實之後,實心彈打在上麵,效果不是很大。

看來古人不欺,古人也有很多絕妙的,科學一時半刻難以解釋的辦法。

幸好周圍樹木甚多,再加上一些部隊正在打造攻城塔,雲梯什麼的,想到這裏楊軒決定第二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