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退兵(2 / 2)

另外,讓其呈報有功人員,到時候加倍獎勵。

各位,大家也看到真韃子與假韃子巨大差別,從今以後,韃子騎兵獎勵加倍。”

早在弘光帝(朱由菘)時期朝廷在江北設立四鎮,四鎮將領可以在轄區自行任命官吏,形成後唐時期藩鎮割據態勢。

義勇軍自建立以來,早已經自成體係,去歲封爵問題鬧得沸沸揚揚,在眾人擁戴之下楊軒自稱蜀王,現在是聽調不聽宣。

雖然口中聲稱上奏朝廷,但完全可以自行封賞,完全不需要借助朝廷。

眾人當然明白義勇軍與朝廷之間關係,現在聽蜀王已經發話,一個個羨慕不已。

自從漢朝以後朝廷雖然有千戶侯萬戶侯,但大多數隻有名位,而不到地方任職,不實封。

數月前剛剛請封李定國為後爵,現在又世襲陸良知縣,實封其地。

現在看趨勢,大概是準備將有功將領由過去土司改為實封的侯爺。

對郝永忠,眾紛紜,有人認為其本為大順軍部將,後投靠南明皇帝,現在又負氣離走不願接納。

楊軒突然想到第11鎮副將王之邦戰死所部整編之事,經過半月還沒有拿出結果,現在不如將第11鎮殘部、郝永忠部以及第鎮一道進行混編。

混編之後,第鎮副將郭崇烈,參將周鼎昌(王祥部)、楊光謙(貴州將領)。

第11鎮副將郝永忠,參將雷開登(第鎮參將)、羅聯芳。

眾將見李定國一蹶名王,大家羨慕不已,紛紛懇請再戰,以東出雲貴,收複湖廣。

正在猶豫之際,負責押運糧草的副將馬鳴鑾來報,貴陽到沅州雖有驛道相通,但年久失修,再加上道路狹窄,路麵崎嶇難走。

這兩個月來,有數百匹托馬損傷。

楊軒大驚,攤開地圖觀看明朝驛道,這個時代的高速公路,貴陽經過沅州雖然有驛道通行,但那為明初奢香夫人所建,經過數百年道路變遷,很多道路已經非常狹窄,路麵崎嶇不平,軍隊雖然通行無礙,但對四輪馬車來則顯得十分困難。

除此之外,從沅州到武昌、長沙,都需要走水路,打造船隻耗費時日。

若要保證後勤無礙,不得不征發勞役,但楊軒知道雖然這兩年風調雨順,地裏有一點收成,但前幾年寒地凍的,民眾家裏沒有多少積梁。

即便自己違背承諾征發勞役,忍心看到很多家庭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但雲貴土地貧瘠,征上來的糧食定然不夠軍隊吃,更不要那些勞役。

想到這裏,楊軒斷然否決從貴州發兵東征的建議,站在地圖前麵,勸阻眾人道:“各位,大家也應該看出我們與韃子的不同,韃子騎兵眾多,利於平原作戰。

我們大家長期生活在丘陵,特別雲貴地區,四(川)周圍更是高山峻嶺,可以我們是丘陵之王,山地之王。

我的意見還是威迫引誘韃子,將其引入這湘西、鄂西地區,如此先挫敗韃子銳氣,然後在全軍出擊啊”

大家都見識過韃子騎兵的厲害,特別是這次沅州伏擊戰,第11鎮防守失當讓對方偷襲得手,最後主將被殺殉國的慘痛教訓。

現在見楊軒注意已定,紛紛叩首稱是。

既然打定注意,將韃子主力吸引到湘西、鄂西決戰,然後再長驅直入光複湖廣之後,表麵上壓力一點也不放鬆。

為了激怒韃子,楊軒一麵令人用一個薄木匣子裝上勒克德渾、劉之源的頭顱,另外再備上三個空匣子讓人送去。

另一方麵,楊軒留下李定國鎮守衛武岡、馮有慶鎮鎮守沅州,做出兵進湖(南的架勢,以吸引明軍。

在這年三月上旬,楊軒率領主力向貴(州、向四(川)方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