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故人(2 / 3)

好個少年郎,突臨大敵,不見絲毫慌亂,隻見他向後一仰,躲開迎麵一拳,順勢一腳踢在對麵那人下顎,那人倒飛數丈遠近,哼也沒哼便暈了過去。眾無賴見同伴受傷,怒氣更漲,各人隨手撿起街上木棍之類,將那少年堵在當場。那少年展開步法,隻見他遊魚一般在眾人之間遊走,忽而在左,忽而在右,常言道“寸短寸險”,意思便是武鬥之時,雙方貼的愈近,愈是險象環生。那少年竟不顧此等技擊忌諱,專門貼在人身畔三寸之內,肘打膝頂,尋常技擊之術貼身之時最難發力,隻能以巧手拿人關節挫敵製勝,而這少年卻不知怎地,偏能在最近距離爆出極大衝擊,隻見他又貼住一人,猛然間膝肘齊出,撞在那人胸腹,一股寸勁爆出,竟將那人撞飛數丈,那人叫到一半,摔倒在地,臉憋的通紅,方欲起身,腳下一滑,又倒在地上,喉頭一緊,俯身嘔吐不止。轉瞬之間,這少年連敗數人,不由有些飄然,便在此時,兩個無賴悄然摸到少年身後,各執木棒,猛向其後腦揮了過去!這一下攻敵之不備,實在卑鄙之極,眼見那少年頃刻便要中招,人群中有人見了,不由掩口驚呼!不料,那少年忽然轉身,將手臂提肘一豎,防住麵門要害,木棍夾著風聲砸了過來,那少年“嘿”了一聲,將小臂向前一頂,兩股力道撞在一處,那兩根手腕粗細的木棍竟被生生撞斷!那少年接了這招,一改嬉笑之色,一對劍眉微微蹙起。

見到此處,人群中登時有人叫出這少年師承:“他!他所用竟是大理段氏古拳!”

看官須知,大理段氏源自春秋鄭國,而後傳至雲南,後晉之時,時任通海節度使的段思平聯合滇東三十七部推翻大義寧國楊幹貞而建立大理國,前後曆經三百多年而不屹立不倒,所憑仗的便是世代相傳的古拳法,大理國人人尚武,甚為驍勇,數百年間,段氏一族更是湧現出眾多甚至能在中原江湖笑傲稱雄的大高手!可惜天命難違,大理畢竟國小民寡,縱然善戰,終究難敵蒙古鐵騎,元朝初立之時,忽必烈攻破大理國都羊苴咩城,俘獲末代皇帝段興智,段氏一族分裂成幾支,逐漸沒落。縱然如此,大理段氏古拳之名也早已深入人心,雖然近百年間少現江湖,幾乎失傳,但這少年方一用出,便有人叫出名來!

隻見那少年抖擻精神,飛身挑起數尺,就近一膝撞在一無賴麵門,這一下迅捷無比,如電閃雷轟,那無賴還未來得及反應便倒地不起!那少年一擊得手,並不作稍待,落地之時緊接著便是一記掃堂腿絆倒三人,又連出三腳,狠狠踏在那三人膝蓋關節之處,隻聽三聲極脆聲響,那三人便抱住膝蓋在地上打滾慘叫不已。左近一無賴見了,怒吼一聲,飛身跳起,一腿橫掃而來,那少年斜眼瞥見,步法又變,順著來勢閃身欺到那人身畔,那無賴一踢不中,力道已衰,尚不及變招,那少年又是一肘撞在胸口,又是一聲骨骼碎裂之聲,那無賴“哇”的一聲狂噴一口鮮血,委頓在地,半晌不能動彈!突然,一彪形大漢猛然欺近,那少年一時失察,領口被那大漢一把抓住,那大漢猛一轉身,將那少年一隻手臂抓住,腰腹發力,將那少年斜背起來,大喝一聲,順勢將少年背摔了出去!那少年一來身在半空,無處借力化勢,二來逢變失察,一時慢了心思,方一回神,已重重摔在地上!

這少年自開始動手,便穩占上風,直至此時方被譚錢一眾無賴扳回一局,那大漢正自得意,隻見那少年緩緩站起身來,一雙眼睛冷冷瞧著自己,不知怎的,那大漢對此眼神,後腦竟陣陣發涼,無端有些害怕起來。隻聽那少年冷道:“你是蒙古韃子?”那大漢聞言一窘,張口結舌,作聲不得,原來這大漢還當真是個蒙古人,元朝被滅,少數蒙古人滯留中原,有的占山為盜,有的則被富商大戶豢養為打手,這大漢便是一例。元朝肆虐中原近百年,視中原漢人幾如豬狗!此時雖已時過境遷,但中原漢人對蒙古人仍極是痛恨,這大漢雖生長在中原,漢語卻說的極不靈光,此時周圍都是漢人,倘若口音裏露出馬腳,隻怕漢人群情激奮,將自家當場打死也未可知,故而不敢出聲。那少年瞧他麵色,心中當即了然,冷冷一笑,臉色忽地轉惡,猛然一躍而起,那大漢一拳揮出,被那少年一腿掃偏,隻見那少年身子在半空提溜一轉,騎在那大漢肩膀,雙腿一緊,夾住那大漢的頭,左臂扶穩身子,右肘一記接著一記,狠狠向那大漢天靈蓋砸去!那大漢受痛,早忘了顧忌,嘰裏咕嚕的嚎叫不已!眾人見此一幕,猛然醒悟,大聲叫好喝彩!眼見那大漢兩眼翻白,口鼻中漸漸流出血來,那少年才從大漢肩膀跳了下來,那大漢轟然倒下,抽搐幾下便不動了,那少年環視一圈,尋那譚錢,卻已不見了蹤影,想來見勢不妙,逃之大吉。

此前,這少年雖也出手傷人,但大都是在防守反擊,且力道拿捏的極準,處處留人後路,然而方才所傷幾人則是這少年主動出手,且出手極重,顯然方才偷襲之事,讓這少年動了真火。最後竟打出一個蒙古人,更是了不得,國仇私恨結在一處,竟使得這少年狠下殺手,那招呼在那大漢身上的幾下可謂力沉勢猛,眼見那大漢是不得活了。此時雖然漢蒙不兩立,然《大明律》明明白白寫著“殺人者斬”,圍觀眾人眼見要出人命,膽小怕事者早匆忙散去,也有好心者上前勸道:“少年人,快逃吧,韃子也是人,殺人就得償命,何況譚家那麼大勢力,怎能輕饒了你,聽大叔的,快逃出杭州罷!”也有人說道:“逃到大天也出不了大明的疆界,莫不如自首,爭取個充軍總好過喪命,以小兄弟的本事,將來取個軍功將功折罪當也不難!”一時間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那少年終究年幼,一時血熱,失手殺人,回過神來不由隱隱害怕,耳邊嗡嗡亂響,也聽不清楚,登時沒了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