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麻煩的任務(3 / 3)

我離開他家,他從屋內把蘋果向我砸過來。大叫道:“退休後最好別讓我在厄王見到你!”

我抬手接住蘋果,邊吃邊走回住處。心想:好極了,又一個不歡迎我的國家。

第二天一大早,我打電話給一個,最近一直想追著采訪我的記者。暗示他,最好去怪物所在海域的岸邊,聽聽當地漁民對這場軍事爭端的看法。

一周後,被民眾輿論逼得焦頭爛額的兩國政府,終於達成了一致行動的協議,而我被襲擊的案子,也最終澄清“不涉及任何政治陰謀”。

總部會議室裏,其他的金劍獵人帶著滿腔說不出口的怨氣和憤慨,前來集合。此時我真的很慶幸,自己是個無家、無親、無故交的孤獨獵人,隻有一個遠在央國,許久不聯係的兄弟,否則某些代價是必須付出的。

當看到甘木國為這次任務公布的,關於那兩隻怪物的詳細資料的時候,獵人們幾乎要氣炸了。有幾人差點當場咒罵出來。

“這算哪門子詳細資料啊!還不如動物園裏,那些仿照遠古化石的樣子再造出的恐龍的介紹資料詳細!”

“還有,連解鑰都沒有,根本不遵守《國際生化武器研究開發條約》!照這種準備情況,不是我們獵怪物,簡直是要讓怪物獵我們嘛!”

“是啊,這任務根本沒法完成!這比集合時安全得不到保障還要危險得多,既然那時我們可以拖延,那現在我們為什麼不能拒絕這項,因人為因素而資料不全的高風險任務呢?”

……(下麵一片應和聲)

解釋一下,所謂“解鑰”,是指為有效解除某種生化武器的殺傷性威脅,而同武器一起誕生的反武器生化產品。它可以是解毒劑、疫苗、某種有針對特定基因序列產生致病性的安全病毒,或是可以控製生化武器的方法、方案等等。至於那個條約嘛,那是上世紀二次世界大戰後締結的《禁止生物化學武器公約》的後續版本,就像曾經的核不擴散條約,被改成了《嚴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及其製造技術和設備被非人道使用條約》。畢竟有越來越多的新興國家,需要發展高端科技工業,原“明顯留有戰爭恐懼陰影的條約”遲早被突破也是在所難免。何況核武器曾在一次摧毀小行星拯救人類的事件中,起了偉大的關鍵性作用,一味禁止別國擁有可以拯救世界的技術,似乎說不過去。

對於為什麼,此次逃跑的兩隻巨大生物武器沒有配置相應的解鑰,甘木國自然有所解釋:它們不過是兩隻領地意識很強的龐然大海怪罷了,如果能把病毒注射劑打入它們身體的話,肯定也能夠把炸彈放在它們身旁了,所以對付它們的武器,就是常規武器和捕魚技術而已。它們不會飛,不會噴火,更不會劫持美麗的公主當人質,所以它們應當沒有傳說中的惡龍難對付。研製它們,就是為了讓它們可以扼製或長期有效地幹擾重要航運通道。這次逃跑,可能正是由於不願意離開軍事演習中熟悉了的那片海域。那兩艘漁船,是屬於在軍演海域尚未解除禁航令之前,就違規進入該海域的,造成悲劇不完全是甘木國海軍的過錯……雲雲。

總之,他們是非常之不願意,讓外界多知道一點,關於這兩隻“龐然大海怪”的資料。給我們發過來的,也隻有其他國家的間諜衛星早就公布出來的,這兩隻生物武器的外形,和稍詳細一點的生理解剖圖。沒有任何基因、習性和攻擊方式的細節資料。從解剖圖上看,這兩隻分別長達15米和30米的,像大馬哈魚一樣的家夥,有很強壯的肌肉及堅硬的鱗甲和骨骼,30公分的巨大牙齒和超大號老虎鉗一樣的嘴巴,足以把民用船隻撕扯成碎片。此外,大的那隻體內還有墨囊,標明其中的墨汁具有吸收電磁波的功能。除了這些之外,隱約地還可以看出,它們的其它一些本領,比如收縮肌肉震動水體、射水、放電,可這些生物能力的強度都難以準確估計,在獵捕圍殺時,無法掌握怎樣保持適宜的安全反應距離,任務困難度極大。

但再困難的任務,獵人們也是必須執行的,這點我們都很清楚。他們說的那些話,表現的那些抵觸情緒,無非就是想向管理當局表示一種抗議。誰能說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呢?但誰都知道這是徒勞無用的。

我最討厭做無用功。和他們不同,我的年齡最大,從業時間最長,經驗最豐富,級別最高。還有最主要的——我,最難應付。正規的官方信息來源,就隻能得到這些了。要最大限度地保證,能夠順利完成任務,我可能還得通過非正規渠道,來獲取更多信息。

所謂非正規渠道,當然不是指不可靠的“小道消息”,而是利用我的個人關係,打探些內部情報。社會製度表麵上再怎麼健全,由於個人能力大小的不同,同樣的規章,對某人可能約束得有點多餘,對另一人卻或許根本形不成有效約束。好了,不賣關子了,我在怪物資料附錄上,參與此生物武器研製開發的主要科學家名單中,找到了一個老熟人——柯斯讓?羅塔。任務的行動時間是在後天上午,留出的這一天半資料分析研究的時間,正好讓我來得及去甘木國一趟,去拜訪一下羅塔博士。已知材料的分析價值,實在是不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