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鐵血趙鞅(1 / 2)

第四章 鐵血趙鞅

在任何時候,趙鞅都是一個主動的人。

如果有人讓他不能安枕,那他一定也會讓別人睡不好。他永遠想在別人的前麵,做事做在別人的前麵。

他知道荀躒現在最忌憚的是自己。所以他提出了一個荀躒根本沒有想到的條件。

董安於死後,荀躒最擔心的就是趙鞅的報複。

可趙鞅對晉定公提出的竟然是——由荀躒來主持內政!

荀躒覺得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一樣霸悍的趙鞅竟然主動退縮了。

晉定公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幾個人爭權,所以,趙鞅簡直就是貼心的小棉襖啊。

皆大歡喜!

荀躒欣然上任。

並不是趙鞅忽然變得慈悲了,而是他更明白,現在自己要做的事兒是什麼。

範氏、中行氏不滅,這兩大家族隨時可以反攻倒算。

到時候,最倒黴的還是自己的趙氏一族。

所以,趙鞅主動把最費力不討好的差事討了過來:主外——近期的主要軍事目標就是:消滅叛國的範氏、中行氏!

隻是這個任務沒那麼容易完成,這點誰都知道。

甚至在很多人心裏,這是一個根本無法完成的任務。

因為範氏和中行氏不僅在晉國內部勢力龐大,盤根錯節,而且在國際上,一直試圖恢複霸權的齊景公聯合了鄭國、衛國等國家,幾乎清一色一麵倒的支持這兩個家族。

並不是因為什麼正義,隻不過,他們都盼著晉國內亂,越亂越好。

隻有晉國亂了,他們才有可能擺脫晉國的控製,重新壯大起來。

樹倒猢猻散,幾乎所有的諸侯國都幸災樂禍地看晉國的洋相

可趙鞅不這麼看,從這個時期的選擇,我們完全可以看出趙鞅的鐵血性格來。

誓死幹掉敢於與自己為敵的人。

趙鞅自此改名誌父,以示改過自新,一切從頭開始。

前496年夏秋之際,趙鞅率領晉軍向二卿盤踞之朝歌進軍,聽聞趙鞅率領大軍前來,荀寅、士吉射立刻派遣使臣向齊景公求援。不久,晉軍在趙鞅的領導下將範氏、中行氏團團圍困於朝歌。

齊景公等待晉國內亂這一天已經等了足足半個世紀,為能夠插手晉國內政,約定魯定公、衛靈公於脾地與上梁之間會見,商討救援範氏、中行氏,同時邀請宋景公也加入反晉陣營。

聰明的士吉射並不著急,他還有一張牌沒有出。

這張牌就是遠在晉國大後方的鄰居——戎狄。

這位與晉國關係密切的鄰居,多年之前就與執政的中行氏交好,並且秘密結盟。

看到趙鞅帶著晉國的主力傾巢而出,士吉射立刻派親信大夫析成鮒前往戎狄,挑撥戎狄與晉國的矛盾,聯合狄軍襲擊晉國絳都。

夏末,戎狄忽然向絳都發起突襲。

可士吉射還是低估了留守的三族。老謀深算的荀躒,當然不會讓自己的大本營空虛,趙鞅帶走的大多是自己的親信部隊,而三族精銳子弟還留守著自己的領土。

本身就不懂什麼兵法,隻會亂戰的戎狄,怎麼可能打得過身經百戰的晉國鐵騎!

亂軍力竭而敗。

二卿的第一輪攻勢被瓦解。沉穩的荀躒坐鎮絳都,是趙鞅實行軍事的較為牢固的後方基地。敵軍退後,趙鞅進一步加大攻打朝歌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