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忠臣之死(1 / 2)

第三章 忠臣之死

範氏、中行氏的兩位大佬怒了!

晉定公這小娃娃竟然敢下這樣的命令!

憤怒這種情緒,沒有任何一點好處,唯一能做的一點就是——讓人失去理智。

士吉射和荀寅就在這種情緒下失去了理智。

他們兩個人做了一個十分不理智的決定——綁架晉定公!

隻要抓住晉定公,那就可以向那三家下一個命令:停止進攻!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最起碼,中行氏的家琛——齊國公族後裔高強就沒有,他強烈反對這種辦法:“攻打國君是以下犯上,弄得不好會成為眾矢之的,萬劫不複!”

可這種勸告,在失去理智的人的麵前,是那麼的軟弱無力。

荀寅、士吉射立刻派出小股部隊偷襲晉定公的宮殿,並且將囤積在晉陽的主力大軍掉轉方向攻打首都。

晉定公過得很開心。

他體會到了什麼叫做乾坤獨斷!

在他以一種愉快的心情讓晉國六卿進行終極PK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已然成了六卿博弈的籌碼。

他並不知道,潛在的危險已經來到了他的麵前。荀寅派出的小部隊已經秘密潛入了京城。

幼稚的晉定公,還沒有理解,在戰爭麵前,身份、地位都沒有意義。

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一不留神之間就會被命運綁架。而這樣的一種宿命與他之前的身份、地位並無關係,隻與局勢的此消彼長有關。

幸好,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幼稚。

起碼,韓不信就不幼稚。不但不幼稚,而且絕對是個聰明人。

他明白,想做這場博弈最後的那隻黃雀,那必須保護好手裏的籌碼!

魏氏、智氏都有所圖。可自己的籌碼,隻有一個——晉定公!

所以,荀寅的小部隊還沒有潛入京城,韓不信就已經在第一時間把自己的嫡係部隊拉進了王廷,24小時不間斷地緊密地團結在這個自我感覺良好的國君周圍。韓不信知道,保護了晉定公也就是保護了自己。

從此,晉定公的所有命令都必須經過自己。

多年之後,曹孟德曾經做過和他一樣的事兒——挾天子以令諸侯!

從此以後,他成了晉定公的傳聲筒。

活的傳聲筒。

智商很高的活的傳聲筒。

小部隊毫無懸念的被韓氏的部隊幹掉。

而宮廷之中的晉定公也通過韓不信,向晉國全國發布了一道致命的命令——幹掉叛亂的範氏、中行氏!

全國人民都行動起來!

躲在晉陽城的趙鞅,也帶著趙氏子弟,從背後追殺過來。

戰火終於從晉陽城燒到了晉國京城,隻不過這次,被圍困的變成了範氏和中行氏!寡不敵眾的二卿隻好在血色黃昏中,逃往宋國,往一個叫朝歌(曾經商朝的首都)的小城一路狂奔,他們決定在那個地方將叛亂事業進行到底。

晉國的戰亂總算暫時平息了。

隻是,笑到最後的人是那個聰明的活的傳聲筒——韓不信!

韓不信對晉定公說,在這勝利的時刻,歡天喜地的時刻,我們尤其不能忘記一個人。這個人法製觀念強啊。在最危險的時刻,都以國家為重,不願意開違反法令的第一槍。他——就是現在還在晉陽避難的趙鞅同誌!

在韓不信的授意下,晉定公赦免了趙鞅的罪過,並且讓趙鞅重新回到京城,繼續做他上卿的位置。

趙鞅的深謀遠慮開始開花結果。他在心裏無聲地樂了。

但是有一個人不樂。他在心裏無聲地哭了。

這個人就是曾經躊躇滿誌的荀躒。在平叛前,他原本要讓年輕的國君晉定公睜大眼睛看一下,現在究竟是誰說了算。但是晉定公睜大眼睛,看到的隻是韓不信,還有趙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