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螳螂和黃雀
董安於出現在趙鞅麵前的時候,趙鞅正在看自己的馬。
從小就喜歡馬的趙鞅,終於在晉陽城給自己建了一個大大的馬場,可以讓自己舒心的養自己的馬了。
董安於花了兩個時辰向趙鞅彙報中行氏和範氏的動態。
邯鄲趙午族人的叛亂隻是小事兒,趙鞅已經派籍秦帶兵去平叛了。可如果中行氏和範氏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來,那可就不是小事兒了。
防人之心不可無。
現在,種種跡象表明——這兩位大佬即將聯合起來對付趙氏。
可說了兩個時辰,趙鞅還是那句話:當年重耳曾經和群臣盟誓,凡是敢於發動內亂的人,都將被處死。現在那盟書還在,所以,自己絕對不會先發製人。
他們要是想發動內戰,那我也等他們打過來,我再準備。更何況——趙鞅盯著董安於,一臉白癡的表情:我絕不相信範氏和中行氏會發動內戰!
董安於服了。
對於這樣的主公,還有什麼好說的!
現在連晉頃公都掛了,還有誰能控製得住這兩大家族,更何況,現在距離那個盟誓已經好幾百年了,還有誰把那個盟書當回事呢?
趙鞅還是一臉無辜的表情——別人怎麼做不管,反正我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董安於明白了,這個老大不事到臨頭是絕對不會相信的,那好吧!既然如此,那我自己去做準備了。
董安於退了出去。
趙鞅笑了。
這種樂趣董安於怎麼能懂呢?
駕馭趙午的生死是一種快樂,駕馭董安於這些臣子,讓他們為自己獻出青春和熱血,是另外一種快樂。
有些時候,作為老大,必須糊塗!
不管是真糊塗,還是假糊塗,反正有些事兒,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得多。
比如準備應付另外另外兩個大佬的叛亂。不知道更有利於自己麵對國內和國際的輿論形勢。
於是……
那些知情的人——比如董安於,開始召集趙氏子弟,進行秘密的軍事集結。
而這一切,都必須瞞著趙鞅幹,因為這位老大並“不知道”也“不相信”,另外兩位大佬要幹掉自己。
曆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直到不久以後——董安於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也沒有明白,自己所作的一切都在自己老大的算計之中。
甚至連自己的生命,都隻不過是老大心中的一枚棋子。
生與死,對於政治來說,毫無意義!
董安於是能臣,也是一個懂得深謀遠慮的人,所以他才能建造出對於趙氏一族最重要的城市——晉陽城。現在大家還沒有明白晉陽城的重要,直到多年以後,當晉陽城最終拯救了趙氏一族,並最終成就了三家分晉的時候,趙氏一族的所有人才明白董安於的偉大!
而更加深謀遠慮的人是趙鞅。
雖然此時的趙鞅,還是一副渾然不知的神情,愉快的在自己的領地玩著自己的馬。麵對董安於幾乎是半公開化的軍事集結,趙鞅就是“渾然不知”。
他隻想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臣子,起碼給人外在的印象是這樣。
中行氏和範氏可不想做什麼遵紀守法的好臣子,現在的情況對他們來說,太有利了!
趙氏家族一分為二,開始內訌。
趙鞅派出平亂的將軍又是籍秦——中行氏派入趙氏的臥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