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上)(3 / 3)

容易衝動是許多中小散戶的特點,有人概括為“牛市行情上躥下跳,熊市行情捂緊股票,跌到底部趕快跑掉”。如此草率和衝動,又怎麼合得上拍、賺得到錢呢?有的散戶一見股價上漲就得意忘形,急忙跟進。實際上,股價不會毫無止境地上漲,誠如股市格言所說:“樹木不會一直長到天上。”一般人總以為今天的趨勢會持續到明天或更久,就像今天太陽高照,就以為明天和以後也都會是晴天麗日一樣。但是股票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上漲,一定會形成超買,會需要回調,最後跌回合理的價位。我們要明白,一個曾經飆漲得過高的股價並不是一個正常價格,是難以持久的。如果我們認為已達到超買價位,不防趁未回跌前賣出,不要因為害怕以後還會繼續上漲而去承擔下跌的風險。不要幻想魚頭魚身魚尾你一個人全吃了,見好就收,這是投資者要把握的一個原則。

投資分析專家認為,投資者要在股市中獲得利益,首先就要改變這種容易衝動、草率從事的習慣,既要冷靜,又要果斷。有人概括說,炒股致勝,首先要有鷹一樣的犀利目光,盯住幾隻股票,密切注意其變化;然後像餓虎撲食一樣在低價區吃飽喝足;最後像狐狸一樣狡猾地在高價區一走了之;還要像蛇一樣忍饑挨餓蟄伏數日甚至數月不動以等待新機會的來臨。

——散戶朋友,你能做得到嗎?!

散戶的性格缺陷

一貪二怕是炒股者最大的心理敵人,而貪與怕誘發的性格缺陷——急躁和猶豫又成為散戶的大忌。

許多散戶炒股,不是急躁就是猶豫。而急躁也罷,猶豫也罷,其實都是害怕所引出的結果。因為心中害怕,便不能冷靜地處理問題;因為心中恐慌,便不能作出果斷決策。尤其股市處於盤整期,大勢未明朗的時候,眾多散戶往往按捺不住自己,匆匆買賣交易股票,嘴裏還念叨:“今天不做就要錯過大好機會了!”而當大勢趨升趨跌快成定局的時候,他們倒又彷徨和躊躇起來,怕走進了多頭或空頭陷阱,不知該買還是該賣,從而錯失良機。丹麥哲學家布裏丹先生有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是說有頭毛驢在幹枯的草地上好不容易找到兩堆草,由於不知道先吃哪一堆好,結果在無限的選擇與徘徊中餓死了。後來,人們就把這種猶豫不決、遲疑不定的現象稱之為“布裏丹效應”。股市裏患這種猶豫不決的“驢子病”的散戶也不在少數。有的散戶晚上想了很好的主意,白天一到市場聽到各種各樣的消息便開始猶豫,最後糊裏糊塗地照人家的主意去做。這類散戶可以說是永遠不會長進的,因為他的腦袋長在別人的脖子上。還有的散戶喜歡翻閱各種報刊書籍、收聽廣播電視來決定自己的決策,在資訊社會裏充分發揮和利用各種媒體提供的消息及意見,來加強自己決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既是聰明之舉,又是省力省時的辦法,但千萬不要忘了開動自己的腦筋,將以上信息進行過濾和分析,采用“拿來主義”為自己服務,而不能當信息的奴隸。

急躁和猶豫同時又是貪婪所生的結果。因為貪念過重,想一夜之間變成百萬富翁,有些人在決策和操作上要麼視同賭博,急於下注;要麼如同出閣,不肯下轎;完全不憑冷靜而科學的分析,隻憑自己的情緒。

當然,我們進入股市都是為了賺錢,這說明我們都“貪”(真正不貪的是神仙),但是我們要“貪”得其所,“貪”得有道。如果胡貪、亂貪,那麼市場最終會給你無情而嚴厲的打擊。有的散戶確實在證券市場大撈了一把,但由於不懂及時了結,常常又都虧損回去,也有的散戶見到贏利之後貪念又增,賺了還想多賺,結果在高位套牢,到手的鴿子又飛了,前功盡棄。

性格急躁的人做事風風火火,快刀斬亂麻,不喜歡磨磨蹭蹭。這在幹其他工作的時候也許是可以的,而在股市上卻萬萬使不得。遲疑猶豫的人,天生木訥,做事三思而行,不見兔子不撒鷹。這種人做智囊人物或謀士倒合適,但在股市上該斷不斷,也會是一世後悔!

不克服這些性格缺陷,就不可能在風雲變化的股市裏立於不敗之地。有專家建議,對於有猶豫或者急躁性格的散戶,可以從三個方麵來加以矯正:一是不要天天泡在股市裏,以免受市場氣氛影響。平時多看報刊雜誌,多聽廣播,密切注意各種動向,操盤決定在家中經過縝密的思考分析後得出,輕易不要改變;二是在大勢不明朗的時候以觀察為主,盤局中學會“忍”,一旦盤局往上或往下突破才順勢而為;三是根據自己資金的情況一次買賣不要太多,如果股市上升可逐步吃進,免得把全部資金套死,一旦下跌無還手之力。如果股價下跌也可分批買入,越跌買得越多,這樣雖然不知底在何方,但可避免踩空;賣出則要一次性脫手,不可三心二意,因為如果股價上升乏力,即使最後的利潤吃不到,你也已安全著陸了。

據說這三種辦法對“急性子”和“慢性子”都會有所規範,但根本的還是鏟除它的根子——“恐懼”和“貪婪”。

贏得起也要輸得起

任何涉足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之所以具有不可測性,主要在於人心難測。人心不同,各如其麵,人人想法不同,窮人中有人知足常樂,富翁中有人貪婪無厭。對財經新聞以及公司消息的反應也是千奇百怪,好消息出貨壞消息人貨,固然說得有理,但如果好消息之後有更好消息,壞消息之後有更壞消息出現,則“血濺街頭是入市最佳時機”的“傳統智慧”便有反效果。總之,測市很難,賺錢不易。

有人說,股市是贏家的天堂,輸家的墳墓;既然有人勝利,便有人失敗,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從這兒走出來的勝利者畢竟是少數。然而,利之所在,趨之若鶩。投資者前赴後繼地奔向這一市場,絲毫未有後悔之意,這固然是一種難得的勇氣和膽魄。但既然甘冒風險涉足股市,那就一定要做好可能贏也可能輸的心理準備。

在戰場上勝敗乃兵家常事,在股市上贏虧也是家常便飯。投資者對待市場首先要有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接受市場中風風雨雨的考驗,能正確看待輸贏,因為隻有首先戰勝自己的人才能戰勝市場。但不少散戶往往抱著“贏得起,輸不起”的心理,在實際操作中克服不了心理障礙,從而走入歧途。

有一位養蝦的農民,1993年深股350點的時候聽信專家的評論,說股指要衝到450點,第一次用30萬元辛苦錢買了多種股票,結果一路下跌,竟無翻身機會。在280點、250點的時候有人勸他斬倉,以便在更低的價位買入,他固執地認為:“股價不會跌到哪裏去,難道國家會讓老百姓破產嗎?”一直跌到200點,他終於垂頭喪氣地說:“我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每天這樣一元、兩元地跌還要跌到什麼時候?”專家勸他此時倒不必著急,因為他手持的股票其實已經跌過了頭。但他已經灰心喪氣了,晚上徹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全部清倉。當時股指198點。從此他再也沒回到股市。非常惋惜,他在極短的幾個月中輸掉了自己幾年積攢起來的血汗錢,由於發誓不再炒股票,這些錢永遠也不可能從股市回到他的口袋裏。花了這麼多錢,竟連一個為什麼輸的原因都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賠本的買賣嗎?

實際上,從中國股市十年發展的曆程來看,絕大部分股票下跌後都最後恢複了價位,相應地,被套的散戶也絕大多數有解套的機會。但有的人卻一旦被套就悲觀失望,灰心喪氣,並因此而心情沉重,甚至性格暴躁,許多家庭因此而矛盾重重,許多朋友因此而反目成仇,更有人甚至走向絕路,成為股市的殉道者。

1992年5月12日晚,上海散戶康柏華來不及走完40歲的人生,便留下太多太多的遺憾,把自己懸在家中的那根大梁上,離開了人生。

康柏華原是一位複員軍人,與妻子好不容易攢下了3500元。1992年初,上海股市的行情日漸看漲,他開始尚猶豫不決,但看到許多人入市後即賺了錢,便終於橫下了心,拿著自己的3500元血汗錢悄悄地走進了股市,想試一試自己的運氣。開張大吉,他買了50股延中,幾天後便賺了1000多元,他高興不已,連忙拋出。誰知等他剛拋完,正好上海股市取消對大飛樂和延中股票的漲跌限製,延中股票立即飆升,幾天後,便由90多元漲到了380元,康柏華一算,遲拋幾天,便可以多賺上萬元,不禁後悔不已。正好幾天後,延中股票開始下跌,跌到294元時,康柏華再也坐不住了,便動員弟弟一共湊了3萬餘元,買進107股延中股票,不料延中一路下跌,一直跌到205元,一算賬,兄弟倆共賠了9500多元,其中康柏華虧損6449.55元。康柏華怕繼續下跌,隻好割肉拋出。據稱康柏華拋出“延中”這天,天正下著細雨,在證交所門口,一位俏麗的姑娘手拿皮包站在雨中,麵對好心的路人和朋友,她的聲音淒淒慘慘:這是我們兄弟姐妹親朋好友的全部心血啊!另有一位浙江義烏的中年人,2月底從家鄉帶了400多萬元來上海,本來準備猛發一筆,誰知道反而虧了一百多萬元,當場就在證券營業所裏尿褲子。康柏華雖然沒有這樣,但心情異常沉重。他回家後,抬起頭來不敢看妻子的眼神,低下頭來又怕看兒子那一臉的稚氣。當晚,妻子上班,兒子上學去了,康柏華則把自己的脖子套進了懸在家中大梁上的繩套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