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討自己,散戶也有散戶的錯
散戶被騙,固然有欺騙者的責任,但散戶就沒有過錯?
散戶虧錢,固然是股市的風險,但散戶就沒有失誤?
散戶需要捫心自問,散戶也需要檢討自己、總結教訓!我們急躁,我們衝動,我們貪心,我們猶豫……我們跟在莊家的屁股後麵追漲殺跌,我們在題材的泡沫裏瘋狂炒作;我們亂傳消息,我們輕信謠言;我們見股市漲了就得意忘形,見股市跌了就灰心喪氣;我們沒有認真分析的習慣,我們也缺乏長線投資的耐心……
許多散戶在股市裏虧了錢,就埋怨上市公司經營不好,責怪莊家設置陷阱,歸咎股評家不負責任地誤導,但散戶自己就是否沒有一定責任呢?對此,許多散戶不以為然,總把所有的責任都一古腦地推給外部因素,就是不肯檢討自己。事實上,捫心自問,在紛繁複雜的股市裏,我們的觀察是否細致?我們的分析是否正確?我們的心態是否健康?我們的操作是否理性?
固然,目前我國的證券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很規範,上市公司坑蒙拐騙的現象確實存在,莊家利用資金優勢與信息優勢操縱市場的事件經常發生,股評家不負責任地信口開河比比皆是,但所有這些外部因素都最終必須通過散戶自身的投資理念、處事心理與操作行為才能起作用。如果我們不是喜歡道聽途說而是認真細致地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與信息公告,我們又怎麼會被“瓊民源”套牢被“紅光實業”陷害呢?如果我們不是懷著賭一把的心理去追漲殺跌,我們又怎麼會跌進莊家的陷阱呢?如果我們不是一味地盲目迷信股評的分析與專家的預測,我們又怎麼會誤入別人設置的圈套呢?
毫無疑問,中小散戶的虧損,其個人的操作失誤也要承擔相當大的責任。股市猶如戰場,投資者亦如戰士,準確的市場形勢判斷、良好的心理狀態、恰當的操作方法是其取得勝利的必要條件。但目前普遍存在的情況是,大多數散戶忽視對市場形勢的分析,甚至連某些股票從事的是什麼行業、目前的經營狀況如何、每股收益多少都不清楚,隻要看見股票出現放量上漲的勢頭,或者聽信股評家的推薦,便不分青紅皂白地全線殺入,結果十有八九跌入莊家的陷阱。既貪心又害怕的心理障礙也使許多散戶經常陷入追漲殺跌的循環之中。股市一漲,我們人人都得意忘形,眼裏隻看到上漲的股指與股價,卻不防備腳下的陷阱;股市一跌,我們個個又都灰心喪氣,連忙斬手割臂往外逃。有人說,股票是根據人的兩大心理弱點創造的:一是貪心,二是害怕。投資股市想獲得經濟收益,就像天上的雨落到地上一樣理所當然。但過於貪心,又往往適得其反,最終雞飛蛋打。害怕源於人類求生怕死的自身本能,但過於害怕,又怎麼能在風高浪急的股市裏立足呢?因此,有人說,在股市中散戶最大的敵人不是莊家而是其自己。炒股的過程正是人類戰勝自我的過程,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克服自己的兩大心理弱點——貪心和害怕的過程。膽怯會使人失去戰機;懦弱會使人毫無建樹;急功近利會使人誤入陷阱;不自量力會使人一敗塗地。分析散戶的操作失誤,就有相當大一部分與我們的這些心理障礙有關。股價上升時我們貪心,股價下跌時我們害怕,股市盤整時我們焦慮,出現虧損時我們後悔……而越是這樣緊張兮兮,這樣情緒波動,我們越容易判斷錯誤,越容易決策失誤。加上誤信消息、迷信股評、濫炒題材,結果使大多數散戶勞而無獲,甚至血本無歸。因此,我們說,股市需要規範,散戶也需要成熟起來。
一、炒股要有好心態
一貪二怕:散戶最大的心理障礙
隻要是在股市裏摸爬滾打過幾年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每當股市上漲的時候,我們的情緒便特別激動,不管是怎樣虛幻的題材也敢去炒,不管是價格多高的股票也敢去接,並且昨天漲了今天還想漲,今天漲了明天又想漲。待自己吃了滿肚子的貨,股指卻掉頭向下,股價卻高台跳水,幾天之內便把自己的紙上富貴一掃而空,反而搭進了老本。這時我們又天天盼望反彈,可是偏偏不但不反彈,股價還天天縮水。拿計算器一算,老本虧掉了一大半。這時,我們恐慌了,認為反彈已經無望了,現在再不抽身出去,肯定會落得個雞飛蛋打,血本無歸。於是慌慌張張去刷卡,一古腦將所有的股票全部拋掉,並發誓再不炒股了。但股市就這麼折磨人,等我們將股票虧本拋出,股價卻又突然回升,幾天後便漲到了我們的成本價,再過幾天竟創出了新高。看著天天上漲的股價,聽著股評家熱情的推薦,我們又後悔,又氣惱,又煩燥,最後想起一句名言: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於是一咬牙又跑到股市裏去追高買進過去丟掉的股票。誰知股市專門與我們作對,每次都是一進就跌,一拋就漲,漲後再進,眨眼又跌
這當然是有莊家在搗鬼,有股評在誤導,但最終起作用的,還是散戶自身的心理弱點——貪心和害怕。股市上漲時我們貪心,總想漲了還漲,於是獲利了的股票不拋出,反而大肆進貨,全然不考慮沒有隻漲不跌的股市;而股市下跌時我們又害怕,生怕跌得一無所有,於是割肉斬倉,丟手斷臂也毫不在乎,就是不想想公司不破產,股票又怎麼會一直跌下去呢?正是這種貪心與害怕交織在一起,使許多中小散戶每次都是追漲殺跌,每次都是虧錢蝕本。
作為投資者,進入股市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因此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操作得比較成功,賺得更多些,這是正常的心理。但是這種心理如果演變成一種對於金錢貪得無厭的追求,則會在操作時形成嚴重的心理障礙,不但有可能使散戶失去很多獲利的機會,還有可能導致散戶遭受巨大的損失。
低買高賣是從事股票買賣最基本的操作原則。但是什麼叫“高”、什麼叫“低”,卻沒有精確的含義,有些人企圖總是賣到最高點,買到最低點,實際上這是不大可能的,從事股票交易本身並沒有最佳的買點和賣點。有些散戶在股票價格上漲過程中,在沒有經過認真研究的情況下,不斷提高股價上漲的目標期望,擔心賣了以後股價繼續上漲使自己失去了可能得到的利潤,甚至在價格已經很高的情況下仍然加碼買進,這種貪念經常使一些散戶由賺大錢變成賺小錢,甚至最後變成虧本。一旦行情跌落,局麵就難以收拾。而在下跌過程中,麵對行情逆轉散戶又毫無思想準備,處於極度緊張害怕的狀態,等到行情快要接近穀底時卻為了早一點擺脫惡夢、解脫自己而認賠賣出,結果賣了個最低價。在股市,由於散戶的貪心,常常會出現樂觀時更樂觀、悲觀時更悲觀的現象。
恐懼也是一種非常不健康的心理表現。有些人看到手中持有股票的股價下跌,滿腦子都是擔心股價會不會繼續下跌,整日坐立不安,六神無主。恐懼的心理同樣使人的判斷失去客觀性,隻往危險的一麵想,隻注意周圍的不利信號。最後是思緒混亂,隻想著早知如此不買這種股票就好了,於是驚恐萬分地匆忙離開股市。此時往往正是股市進入穀底即將反彈之際,但由於恐懼使許多人錯過了反敗為勝的機會。所以在股市中散戶要時常控製自己的恐懼心理,當投資大眾都不敢投資的時候,卻往往可能是最好的下手機會。無數事實證明,最不敢投資的時候,往往就是購買股票的最佳時機。要做到這點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這樣做違反我們正常的心理反應。當我們聽到經濟惡化或某家公司的經營狀況不佳的壞消息時,自然會感到害怕,而且在預期未來的形勢更糟糕的情況下,我們總是力圖擺脫這種處境。然而,由於股市是反映未來的,所以,它會反其道而行之。當經濟形勢極端惡劣,壞消息接連不斷時,經常就是股市回升的時候。因為它意味著經濟已壞到盡頭,光明就在前麵。不幸的是,大多數人被這些壞消息所嚇倒,在這“黎明前的黑暗”裏慌忙離開了股市,錯過了盈利的大好機會。若在這個時期不但不拋股,反而還有意地購買股票,必能獲得可觀的利益。相反的,一個等待已久的好消息——有關盈利的信息一旦發表,股價反而會回跌。因為預期的事情已實現,就沒有其他因素可以期待了。
炒股不要太貪心,也不要太害怕,這是所有的股票投資經典理論都反複告誡過的,許多散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炒股票確實不能太貪,但炒股票就是為了賺錢,當然就會有貪財的心理,何況許多散戶還指望從股市裏大賺一筆後去買房子,去購家電,不貪心是假的;股市下跌了,自己的血汗錢天天縮水,說不害怕也是不可能的,因為這跌出的一分一厘都是自己的血汗錢。但大量的事實都無一不說明,愈是貪心愈是難賺到錢,愈是害怕愈有可能虧損。
散戶炒股,重要的還不是操作的技巧,而是健康的心態。換句話說,就是要克服貪心和害怕的心理障礙。對大勢而言,股市上漲時不要被衝昏頭腦,下跌時也不要驚慌失措;對個股來說,不要總想賣個最高價,下跌不要匆忙割肉。這是持倉散戶應具備的心理素質,而對於空倉的散戶來說,同樣不能貪心,不能害怕。這又如何理解呢?簡單地說,就是上漲不要怕踏空,而驚慌失措地追漲;下跌不要貪得無厭,總想買個最低價。這種情況的心理障礙並不少見,但卻特別容易被人忽視。如有人買進一隻股票,仔細看著它,這時小心翼翼控製著自己的貪心,在相對高點賣出了,這本來很好,但是一看到自己剛賣出的股票後來漲起來了,這時怕踏空的心理產生了,趕緊加價追進去,結果第二天這隻股票又跌下來了,不及時止損,反而被高位套牢,前功盡棄,這是貪心引起的恐懼。同樣,當自己控製住了恐懼,看到了底部,卻一心想買一個最低價,結果三等兩等,股票卻漲起來了,隻好加價追進,這是恐懼轉化的貪心。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許多人都經曆過,隻是我們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其中的原因,以至過個十天半月又舊病複發,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