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下)(3 / 3)

四、散戶呼籲:製止莊家的瘋狂炒作

莊家的存在,在中國證券界是人所皆知的事實。他們給股市帶來活力,也給股市造成混亂;他們給股市凝聚人氣,也給股市造成大起大落的震蕩;糞土可以被莊家炒成黃金,黃金也可以被莊家棄之如糞土……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於一般散戶來說,莊家即可愛也可恨;對於股市來說,莊家即可怕也可用。

中國股市沒有明確禁止莊家存在的法律,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任憑莊家們在股市興風作浪,無所非為。股市固然是一個用實力說話的地方,但也是一個講究秩序講究公平公正的地方。而實際上,莊家的許多所作所為,是違反證券市場公平公正原則的。他們或者欺買欺賣,坑害一般散戶;或者自買自賣,操縱股票價格;或者大進大出,影響股市穩定。

對於莊家的欺詐行為,不僅散戶深惡痛絕,法律也是不可容忍。中國法律沒有禁止莊家存在的條款,但有禁止操縱證券市場的規定。《證券法》第71條就明文規定: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獲取不正當利益或者轉嫁風險:其一,單獨或者合謀,集中資金優勢、持股優勢或信息優勢,聯合或者連續買賣,操縱證券交易價格;其二,與他人串通,以事先約定的時間、價格和方式相互買賣證券或者進行虛買虛賣,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其三,以自己為交易對象,進行不轉移所有權的自買自賣,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或者證券交易量;其四,以其他方法操縱證券交易價格。

操縱市場是在證券市場中製造虛假繁榮、虛假價格、誘導或者迫使其他投資者在不了解真相的情況下作出錯誤投資決定,從而使操縱者獲取利益或減少損失。這是一種針對不特定人的欺詐行為。如莊家機構往往利用其擁有大量資金的優勢,進行單獨或者合謀買賣,對某種證券連續以高價買進或者以低價賣出。有時在短時間內,對同一種股票反複買進賣出,以造成這種股票交易活躍、價位上漲或價格暴跌的假象,誘使他人上當受騙,而莊家機構自己則在價格猛漲階段將股票拋出,在價格暴跌時大量買進,以獲取暴利,使其他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如1996年9月8日至14日6個交易日,申銀萬國證券公司買入陸家嘴股票超過300萬股,買入的日成交量超過該隻股票市場成交量的80%;買入價由9月7日的42.18元提高到9月16日的45.33元;此後,申銀萬國從10月17日至23日的7個交易日中,連續拋出陸家嘴股票,其中有3天的賣出量超過該種股票市場日成交量的50%;24、25日又連續買進292.9萬股和258.2萬股,分別占當日市場成交量的77%、87%;28日至31日又連續拋出。中國證監會查明,申銀萬國公司通過集中巨額資金大量買賣陸家嘴股票非法獲利達2343.8萬元。

另外,有些莊家與他人合謀,在事先約定的時間以約定的價格在自己買入或者賣出證券時,另一約定人同時實施賣出或者買入的反向操作,或者相互買賣並不持有的證券,目的在於虛假造市。這樣的操作反複進行,就可以抬高該種股票的價格,最後,莊家就能以較高的價格拋出股票,獲取暴利。如中國證監會查明的,1997年7月,人保上證、永興置業、中保物業3個單位共動用資金9122.9萬元,以3個機構賬戶和26個個人賬戶聯手操縱“萬裏電池”股票。該3機構在炒作過程中,大量采用對敲方式自買自賣拉高股票價格,將“萬裏電池”從5.13元拉升到9.5元,共獲利1924.14元。

還有的莊家通過開立多個證券交易戶頭,自己賣出證券,自己又買入證券,給其他投資者造成一種該股票交易活躍的假象,從而影響投資者對股票行情的判斷,影響證券交易價格,操縱者則可以利用股價的漲跌從中獲利。如中國證監會1998年5月29日查處的餘昌力操縱“河北威遠”股價一案。餘昌力在1997年4月17日至5月16日間,利用其在粵投深圳營業部和上海營業部等處開立並控製的多個個人賬戶,集中資金達2200萬元,采取多頭開戶、分倉、連續大量買入(先後共買入“河北威遠”股票約400萬股)、對敲等手段操縱該股票的價格,獲利829萬餘元。

操縱市場實質是一種欺詐行為,是采取不正當的手段人為地控製證券交易價格的行為。市場操縱的曆史同證券市場本身一樣古老。操縱行為是證券市場上最為常見的非法交易行為,特別是在市場建立不久,交易量較小,法規不完備的地區,顯得尤為突出。莊家來到證券市場,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謀取暴利。因此作為莊家,無論其如何挖掘和創造投資機會,都是為了製造大市或個股的波動,或者是暴升,或者是暴跌,以此從中弁利。因為隻有通過市場的大升、大跌,莊家才能獲得利潤。波動越大,利潤越大。像1994年摩根·士丹利狂炒港股從8000點升至1.2萬點後,又瘋狂沽售港股,令其一天暴跌1000多點,最後狂跌5000多點才重新向上。在這暴升暴跌中,固然一流高手能獲取暴利,但對於普通散戶而言,則是苦不堪言。不是高位套牢,就是低位割肉,財產慘遭損失。同樣,像1994年滬股從333點暴升到1000點以上,又暴跌500多點,在這暴升暴跌中,真正能賺錢的隻有主力機構,其它中小機構與絕大部分的散戶,則是虧損累累。由上可以看出,莊家對市場的掠奪是不擇手段的,對市場的破壞也是不容忽視的。

莊家要操縱股票走勢,免不了要用一些旁門左道。最常見的是利用內幕消息做市。從盤中看,每當上市公司有良好業績公布前,或者有什麼收購之類的消息發布前,股價就常常有好幾天異常波動,而當利好消息公布之後,股價往往就大幅回落,結果聽到好消息進貨的散戶就全部被套,掌握先機的莊家卻大獲其利。更有甚者,有不少上市公司本身就是莊家,專門炒作本公司股票。山東渤海公司,就曾以一天拉抬渤海股票上升102%的駭人記錄而名震中國股壇。為了配合自己造莊,一些上市公司在業績方麵大造手腳。當需要入貨時,就把財務報表造得一團糟,告訴投資者業績很差,從而令他們大量拋售。而當莊家想造高時,則把業績做到漂亮得不得了。最典型的1993年底的白雲山股票,上市時公布的業績是每股0.38元,結果不少散戶在上市之後在10元附近大量拋售,而莊家則趁機大量收集。之後它卻連連上升至11元、13元、15元。散戶們不得其解,因而也不敢輕率地跟進。然而,當莊家要出貨時,公司卻突然修改業績,報出每股1.0元的優秀業績出來。結果消息公布後,白雲山猛升到18元,莊家卻就趁機大量沽貨。而18元以上買貨的人則幾年後仍深深地被套在其中。

回顧中國股市的發展曆程,莊家炒作的手段雖然在不斷更新,也更加隱蔽,但絕大部分都或多或少有違規的行為。深圳發展銀行在1996年3月至1997年4月先後動用3.11億元巨額資金直接炒作本公司股票,非法獲利9034萬元。西安航標投資谘詢有限公司惡意操控海鷗基金價格,從1998年4月8日起,該公司集中1億多元資金,利用104個個人股東賬戶,持倉量從454萬單位增加到6月4日的3724萬單位,占海鷗基金總股本的74%。該公司利用眾多賬戶,進行價格相近、方向相反的操作,使海鷗基金價格從4月8日的2元猛升至6月9日的5.99元,至7月21日,航標公司所持海鷗基金全部賣出,非法牟取暴利6110萬元。

許多人認為,《證券法》的正式實施便是莊家時代的終結。但事實並不盡然。現在各家媒體和股評家們依舊我行我素,照樣在揣摩著莊家的行蹤,照樣在大談如何“與莊共舞”;莊家也依然在股市裏橫衝直撞,興風作浪,或者利用大資金製造技術陷阱,或者串通上市公司搞關聯交易,或者利用內幕信息操縱市場。

前一段時間,億安科技天空行馬,股價超過百元大關,成為中國第一高價股。無可置疑,這是一隻典型的莊股,其中莊家的炒作有著許多違規的跡象。首先,該股在莊家的猛烈拉抬下,隨著籌碼的過度集中,喪失了上市的資格。根據《公司法》第152條對上市條件的規定:上市公司持有股票麵值達人民幣1000元(即1000股)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而從深交所披露的1999年12月億安科技股權分布看,公司流通股股東2878人,而持有1000股以上的股東僅有640人。很明顯,億安科技的股本分布已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應該停牌處理。但實際上該股除了曆行公事的警示公告外,一切交易正常,莊家每天仍在和市場做畫圖的遊戲。據認為之所以沒有停牌,是因為流通股東的分布總在不斷變化,監管部門難以無時無刻地計算1000股以上股東人數。並且後來又有消息說流通股東集中的問題解決了,但到底怎樣解決的,卻不得而知。其次,在億安科技的炒作中,市場上傳聞不斷。時而透露億安科技與清華大學合作進行納米物理電池研製開發的消息,時而傳出某省建行準備引進其多媒體通信依貝視訊係統的消息,時而聲稱正準備控股一個國家級創新科技投資公司……這些消息開始傳得神乎其神(其中一部分還是出自公司決策人員之口),但後來卻相繼被有關部門否認。而股價卻在這些似是而非的傳聞中像放衝天炮一樣的飆漲,這其中沒有貓膩?據億安科技發布的1999年報,每股收益是0.255元,調整後每股淨資產1.00元,公司利潤分配方案中稱可分配利潤期末餘額為-58652267元。有人測算過,如果億安按這個盈利狀況能保持下去,並且每一分錢的盈利都分給投資人的話,那些在100元以上買股票的人,大概在2500年才有機會收回自己今天的投資。顯然,當初的“百元大股”純係莊家的炒作!

在《證券法》正式實施後,基金湘證的瘋狂炒作也是讓人不可思議的。

1999年10月28日,本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但由於莊家對基金湘證的瘋狂炒作,使這一天讓中國散戶記憶深刻。這天掛牌上市的基金湘證,刷新了股市的多項紀錄:麵值為1元的基金湘證首日收盤價達6.20元,日升幅高達520%,日震幅為317%,最高成交價為10元,最大升幅達900%,盤中瞬間出現的最高賣單竟高達28.8元……

顯然,莊家采取的是在上市首日快速進場建倉後快速拉高的炒作手法,說凶悍不過份,說瘋狂也沒錯。

當天,基金湘證以2.45元開盤,這幾乎是當天的最低價,其後股價不斷地緩慢爬升,到中午收盤的時候,共漲了大約0.4元。這個漲幅雖然很可觀,但還不算離譜。下午開盤後,價格還在緩慢上升,但越到後來成交量越小。有經驗的散戶都知道,這表明籌碼已經集中到莊家手裏去了。按照股評家的話說,就是莊家已經“控盤”了。不久後,價格開始狂飆起來,沒用多長時間就迅速衝過了5元大關,這時盤麵上幾乎見不到賣單的影子,凶猛的買盤瘋了似地,不計成本地橫掃一切賣盤。在短短的五六分鍾裏,基金湘證的價格從5元猛漲到10元。當時竟然出現過28.8元的賣單。在此後的15分鍾裏,價格又被從10元猛砸至4塊多,尾市時,價格再度被拉起,當天報收於6.2元。

基金湘證的前身是湖南證券投資受益基金,該受益基金是由湖南證券發起成立的,最初的盤子隻有1750萬份,後來擴為2億份。1997年8月,它開始在南方證券交易中心上櫃交易。在櫃台交易期間,它的表現似乎乏善可陳,交易量非常小,價格也長期在淨資產值以下。隻是到了摘牌前,交易量才突然活躍起來,價格也不斷上漲。1999年9月10日,它在南方證券交易中心摘牌時的價格為1.35元,已經超出了淨資產不少。

雖然我們不知道到底是哪路神仙在興風作浪,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4元以上大買特買的不會是散戶。可是,就算是莊家,也犯不著用那麼高的價格去買隻值1塊錢上下的東西呀,這個莊家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呢?其實莊家精得很,當天70%以上成交量的成交價在2.40~2.85元之間,可見莊家大量吸籌的成本在3元左右。其意圖非常明顯:利用上市當日不受漲跌停板的限製,迅速拉高價格挪出空間,今後幾天即使每天以跌停板價格出貨仍然獲利不菲,這就是投機狂們創造股市速成金山的如意算盤。

可惜這個如意算盤被後來的形勢發展撥亂了。投機狂們對基金湘證的瘋狂炒作,引起了證券監管部門的高度警覺。為打擊投機狂的囂張氣焰,證券監管部門迅速作出決定,推出基金湘證1:6.5的大比例擴募計劃,將投機狂們出貨的時間壓縮到最少。擴募公告發布後,基金湘證當天下午即以跌停價5.58元開盤,而且始終封死在跌停板上。半天時間拋盤達1.4億多份,而成交僅283100份,隻為首日成交額的1.6‰。11月2日,下午以5.02元的跌停價開盤,同樣一直封死在這個價位上,成交進一步萎縮。11月3日,基金湘證繼續以跌停價4.52元開盤,這個價位一直持續到收盤。以此除權,11月4日的除權價為1.48元。

這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推出的史無前例的高比例擴募,使投機莊家陷於兩難的境地。首先,他們以3元左右的成本在基金湘證上市首日接手的1億多籌碼耗資近5億元,以後3個交易日總共不到100萬份的成交量使他們在高價區拋售籌碼的如意算盤幾乎全部化為泡影;其次,他們必須在短短9天的時間內籌措到10億元左右的資金才能如數完成擴募,這對已滿倉的投機莊家來說自然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行船還遇打頭風。而他們如果放棄擴募權利,則高價吸進的大量籌碼明顯要承受重大損失。可以說,投機莊家對基金湘證的瘋狂炒作,陷入了全軍受困的絕境。

投機莊家瘋狂炒作,受損失是活該,但也害苦了許多散戶。基金湘證上市後價格即節節攀升,尤其是買盤如潮,使一些喜歡跟莊的散戶按捺不住,也相繼殺人,有在4元左右買入的,也有在5元甚至6元左右買入的;第二天價格下跌後,又有一些人紛紛入市撿貨,期望搶反彈,結果進一個套一個。筆者有兩個熟人就在此次炒作風潮中虧損兩三萬元。在《證券法》正式實施後,莊家還敢如此瘋狂地炒作股票,操縱市場,誘騙散戶,可見莊家膽大妄為達到了什麼程度。

中國股市需要機構投資者,但絕不容許任何莊家以大欺小,以強欺弱,欺買欺賣,違法違規。社會主義股市不能發展成為爾虞我詐的西方資本主義股市,也不能倒退成為“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舊中國股市。公開、公平、公正,是新中國股市健康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因此,作為管理部門,應該盡力加強管理與監督,嚴格禁止莊家違法違規操縱市場的行為,引導機構主力合理合法投資,以保護廣大散戶的利益。而作為散戶自身,也要擦亮眼睛,提高識破莊家騙局的能力,不為莊家的造市輿論所動心,不被莊家的欺騙手法所蠱惑,堅持理性投資,絕不可過於貪心貪利,以免落入莊家的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