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恩於曹操,告誡曹操必須有所收斂。這一招起了很好的作用,曹操不久為報赤壁之仇又卷土重來,但基本上都隻針對孫權,沒怎麼針對劉備,可見曹操還是個懂得報恩的人。
二、威懾曹操。本來在赤壁之戰中曹操主要敗於東吳之手,但因為劉備一方把守了最後幾道關口,在陸地上狠狠地教訓了曹軍,差點要了曹操的老命,這樣曹操就產生了錯覺,以為劉備比孫權還厲害。這一招後來起了大作用,有了這次巨大的威懾,曹操極端害怕劉備與諸葛亮,以後基本上逢劉必敗。
三、放債於關羽。關羽放走了曹操,對劉備無法交待,諸葛亮以事先立了軍令狀為由,要斬關羽。經多方求情,暫免一死。實際上諸葛亮這次沒殺關羽是在放債,果然從此關羽打仗就更賣力了,並且殺起曹操的人來不再手軟,擒於禁,斬龐德,十分心狠手辣。
四、借放走曹操牽製孫權。赤壁之戰後劉備迅速壯大,但孫權一方根基太穩,兵馬眾多,如果在這個時候曹操死了,讓劉備直接就與孫權決戰,那將是很難打的,鹿死誰手不由自家說了算。
從一次大戰到下一次大戰,由弱變強的一方必須贏得充足時間充分發展,決不能輕易連發,上次大戰還沒完全結束就打下次大戰,那樣極危險,所以諸葛亮明智地放走曹操,意在使曹操繼續與孫權火拚,自己一方好繼續在一旁壯大。
果然從那以後,曹操與孫權一直大打出手,從而為劉備在另一邊打下益州創造了客觀條件。
山上有老虎,又有熊,獵人要是同時殺虎與殺熊,將被雙獸吞噬。不如放虎歸山,讓虎與熊爭,然後獵人去剿殺勝者。
56聯智合力
天才是天才的朋友
謀天下,打天下,不能隻靠個人勢力,還要巧於聯合他人。尤其是天才人物,總要采用“擰成一股繩”戰術,去共同製敵。此謂“聯智合力術”。
強者謀事的手段
人類曆史上往往出現“雙子星座”,即在一個時代的同一領域出現兩位大師。諸葛亮與龐統二人一為“伏龍”,一為“鳳雛”,都是智慧絕高的天才。他們做好朋友是必然的,因為他們思想互補,為人互賞。龐統死在諸葛亮之前也是必然的,因為任何一片山隻能有一座最高峰。
諸葛亮號稱“伏龍”,與“鳳雛”齊名,二人為好友,都是大天才。“鳳雛”即龐統。龐統比諸葛亮先下山,一直呆在東吳。但孫權有周瑜時,龐統不被重用,雖然在赤壁之戰中龐統獻了連環計,首為實功,但孫權把功勞都算在周瑜身上。周瑜死後,魯肅極力推薦龐統,孫權見龐統其貌不揚,言語之間又相當驕傲,於是不予取用。魯肅又將龐統推薦給劉備。剛好龐統見劉備時諸葛亮不在,劉備比孫權好點,雖然也不喜歡龐統,但勉強留他作耒陽縣令。龐統大感失意,到了耒陽終日不理政事,唯飲酒而已。劉備聞之大怒:“豎儒焉敢亂吾法度!”喚張飛、孫乾二人去視察。張飛一到耒陽,不見龐統來迎,一問,原來龐統昨晚大醉,今日高臥不起。張飛大怒,欲擒之,孫乾知道龐統不是一般人,急忙阻止。張飛一見麵就大聲責怪龐統不理事,龐統笑道:“量百裏小縣,這麼點公事,有何難辦之處?將軍稍稍坐一會兒,待我發落。”於是命手下把所有公文都搬過來,龐統一邊用眼看,一邊用手批,一邊口中發號施令,不到半天功夫就把一百天的公事全部處理完了,投筆於地,對張飛說:“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張飛大驚,回去向劉備報告此事。劉備也大驚,馬上重用為副軍師。
諸葛亮與龐統共事劉備,二人心意合一,沒有任何相爭之意。龐統非周瑜可比,況且諸葛亮與他又本是好友,二人配合得相當默契,彼此尊敬,傳為佳話。諸葛亮為了使龐統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還主動讓出位置,讓龐統直接輔佐劉備,諸葛亮則去做新的開拓工作。
有了諸葛亮的這種氣度與安排,龐統極大地發揮了聰明才智,一路幫劉備拿下了益州,事功僅在諸葛亮之下。諸葛亮幫劉備打贏了赤壁之戰,又奪取了荊州、長沙等地,龐統則有益州之功。劉備有了“伏龍”、“鳳雛”兩人,果然是虎生雙翼,化為飛虎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