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見夏侯惇、曹仁兩人都被諸葛亮打敗,氣瘋了,馬上集合大軍殺氣騰騰地奔馳而來。諸葛亮知道無法避免硬碰硬,決定依然利用地形優勢邊打邊走,轉移到安全地帶,把損失降到最小。
劉備心地仁慈,怕百姓被北方兵蹂躪,帶著新野、樊城、襄陽三地百姓一起走。諸葛亮指揮手上僅有的四五千兵馬,又要保護十萬百姓,又要與曹操的五十萬大軍作戰,其難度超出想像。
諸葛亮熟悉地形,因此行軍依然較快,曹操兵馬超出計劃很多天才追上。追上又如何?諸葛亮除了派關羽前行求援於劉琦外,把所有的精兵強將都集合起來向曹操大軍迎頭痛擊。雙方一番惡戰,趙雲、張飛二人的高強武藝在這次戰鬥中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了,諸葛亮又以疑兵退敵,保證了硬碰硬之後主力不倒。不久關羽、劉琦也前來接應,劉備一方勝利轉移至江夏,並沒有被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吃掉,還保住了大部分百姓。
諸葛亮啟示錄
○該玩命時就要玩命
此次曹操下了狠招要滅劉備一方,擺出了吃人架勢。諸葛亮毫不害怕,雖然兵力懸殊,依然奉陪。該玩命時就要玩命,會玩的人命越玩越大。
果然曹操因不熟地形,大軍不能如期追上。如果劉備一開始就被追上,將凶多吉少。等對方“再而衰、三而竭”時我方予以勇敢的還擊。趙雲單槍匹馬、懷抱少主殺得曹操手下大將死傷一大片,張飛穩如泰山在長阪橋上靜候敵至,一聲獅子吼將曹操大軍喝退。這固然有些誇張,但也說明了對方“再而衰、三而竭”時其實並不可怕。別管他看似多麼強大,隻要我方敢在這時拚命,依然有希望。而不拚命就隻有死路一條。當然也不能一上來就拚命,要找機會,要找地方,要等對方不在最佳狀態的機會,這樣拚起命來才有效果。
○玩命不是蠻幹
如果敵我力量懸殊,弱方隻用玩命的方式與強方打依然最終會被消滅。玩命不是蠻幹,玩命也要用腦子。諸葛亮安排趙雲、張飛與曹操大軍玩命,不過是整盤棋中的兩步,絕不是整盤棋。
趙雲、張飛既不能打敗曹操大軍,也不能拖住對方,但至少可以延緩一定的時間,從而為援軍的到來爭取希望。如果一味蠻幹,僅靠趙雲、張飛帶有限的兵殺來殺去,劉備一方很快就會完蛋。而之所以他們沒有完蛋,即在於諸葛亮下棋靈活,一邊丟子,一邊用車馬炮來與對方絞殺,一邊用士相保帥,這樣雖然被吃掉好多人與地盤,但依然沒輸。
50傻冒兒才用蠻勁
借力卸力可以生力
用蠻勁的叫傻冒兒,用巧勁的叫智者。前者隻知猛到底,後者知曉借力打天下的種種計策。
強者謀事的手段
力量像光線,可以折射出去。一個武學高手尚且知道四兩撥千斤,作為智慧大師的諸葛亮自然懂得借力卸力。當陽之役,劉備集團被重創於曹操大軍,諸葛亮緊接著巧妙地把曹操的視線轉移到孫權身上,使自己一方得以保存與迅速發展。
諸葛亮成功挫敗曹操大軍的追殺後,帶隊轉移到江夏。劉備問破曹之計,諸葛亮早就胸有成竹,輕搖寶扇,慢慢地說道:“曹操勢大,急難抵敵,不如往投東吳孫權,以為應援。使南北相持,吾等於中取利,有何不可?”劉備從之。
曹操這時認為劉備已不足畏,馬上準備吃掉孫權這塊大肥肉,從而把劉備方麵基本上忽略了。
諸葛亮啟示錄
○巧妙轉移敵人視線
當陽之役不管怎麼說,劉備方麵還是被曹操打敗了。按曹操的習慣一定要趕盡殺絕,但這也不是想做馬上就能做到的事,江夏地勢險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曹操再想進攻也要先布置一番。因此,諸葛亮有時間與劉備商量如何反敗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