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篇 諸葛亮謀勢變術1(1 / 3)

諸葛亮絕招:天下能人都身藏在雲霧裏

天下人人都想取勢、得勢。然後打響人生第一炮。但很多人隻能白日裏做些好夢而已,把計劃打了水漂。真正的取勢、得勢者,必為“人中龍”。

諸葛亮是一台智謀機器。他最喜歡高強度、高難度的博弈。在赤壁之戰中他是個收盤人物。周瑜擊敗曹操,他又氣死了周瑜,將最大戰果收入囊中。他早就想到會這樣,他隻需要走程序即可完成任務。但光是任務完成他還沒有太大的快感,他還要享受過程,無情地折磨周瑜,這就超於機器之上。所以說諸葛亮既是人又是機器。確實是個智慧高度發達的幽靈。

這就揭示了:智者會麵臨比一般人更大的打擊,而且這種打擊通常會來得更早、更快、更嚴重、更頻繁。諸葛亮以他的經驗應對複雜的局麵。當時非常凶險,他之所以能帶隊生存下去,在於他有紮實的基本功與超常的應變能力。

諸葛亮為人特點:足智多謀,修養高深,具有罕見的綜合素質。待人寬。待己嚴,鞠躬盡瘁,忠誠於事業。同時不失書生風度,瀟灑出塵:最大優點:將一切問題看作是必然。所以能用智謀來解決;最大缺點:大事小事都做,過度操勞,不知道休息,以致早死;最大目標:“我既然出山。就讓別人成為智慧的墊腳石!”

掀起諸葛亮的蓋頭來

姓名: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自號臥龍先生,又稱伏龍。

籍貫:瑯琊陽都人。

長相: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然有神仙之概。

師從何人:近無所師,遠師薑子牙、張子房,自比管仲、樂毅,好為梁父吟。按諸葛亮在赤壁之戰時自己對周瑜說的話,他曾遇奇人,傳他奇門遁甲天書。

專業:軍事、政治、外交。作為軍事家,諸葛亮在與曹操、孫權及南蠻的戰爭中取得了巨大勝利,並著有兵書《將苑》,還有很多軍事發明。作為政治家,諸葛亮在蜀中推行法治,革新吏治,製定法律,又大興水利與農耕,促進了西南地區的繁榮。作為外交家,諸葛亮聯結東吳與南蠻,很多時候不戰而屈人之兵,為蜀漢爭取了極大的生存空間與發展空間。

業餘愛好:作詩、彈琴、交友、浪遊山水、演講、發明。

誌向:不為帝王,但為帝王師,自比管仲、樂毅,願輔佐明主治理天下。

家族:諸葛亮是漢司隸校尉諸葛豐之後。其父諸葛玄曾為泰山郡丞,早卒。諸葛亮少年時長期跟隨叔父諸葛玄。諸葛玄與荊州劉表有舊,所以帶著諸葛亮搬家到襄陽。諸葛玄死後,諸葛亮與弟弟諸葛均從城市搬到山村,躬耕於南陽隆中臥龍崗。諸葛亮是老二,他的長兄諸葛瑾在東吳為官,小弟諸葛均一直在家務農隱居。諸葛亮的老丈人為黃承彥,也是一位異人。

地位:諸葛亮有大智、大德、大才,實為大賢。隱居山中時為遠近聞名的高人,所交皆奇士。出山輔佐劉備後,諸葛亮為軍師、丞相,封武鄉侯,領益州牧。在蜀漢集團中,諸葛亮是第一人,劉備愛才,甘居第二。整個蜀漢的政治軍事其實主要由諸葛亮經營。

子嗣:不詳。《三國誌·諸葛亮傳》記載:“初,亮自表後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在這段話裏,諸葛亮自己說有“子弟”,“子弟”在當時泛指家族中的小輩,可見諸葛亮可能有子嗣。其妻黃氏。

46隱身是抬高身價的一種方式

良禽擇木而棲

隱身術一則可以讓人等待時機,二則可以抬高人的身價。其奧秘在於:讓明眼人來發現你、重用你,這種讓人求於你的做法一下就能給自己出個好價錢。當然,你要隱身,必須有真本領在身,確實能為人挑起大梁。

強者謀事的手段

鳳凰非梧桐不棲,狂龍非驪珠不安,古來高人總是曲高和寡,若得知音,終身事之。諸葛亮隱居隆中時就知天下有劉備,而劉備不知天下有諸葛亮,一旦知道,馬上三顧茅廬,把諸葛亮恭請出山。諸葛亮清靜無為,高臥山中,如薑太公釣周文王一樣,他不用動就釣到了劉備,因為他知道劉備會來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