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降玄鐵(2 / 3)

這時從北京城耿家酒樓趕回兩個小夥計,告訴耿員外。京城發生天災,死人幾萬,傷人也無數。耿員外聯想到,此非鐵非石之物,一定與北京城的天災關聯。他告誡所有家人,從即日起不要把天降之物泄傳半句口風,否則重罰。但紙裏包不住火,耿員外得異寶的小道消息,還是由家人口中傳出,越傳越遠,越傳越神。把此寶物形容的是女媧補天遺落之石,被財大氣粗的耿財主得去。如今耿家莊眾家丁日夜守護,怕人偷盜。說的有鼻有眼,神乎其神。傳聞也是一種鄉土文化,任信其有,決不信其無。這是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方式,以此打發光陰歲月。這種道聽途說,有時把好說成壞,把壞又講成好。這正是,真真假假誰辨得,任由傳聞到處播。

到底北京發生了怎樣天災,一切還要從頭詳細說起。明朝天啟六年上午九時左右,明代都城北京,天氣悶熱,忽有聲如吼,從城東北方漸至城西南角。同時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騰翻滾動,巨響聲中,天空絲狀,亂雲橫飛,有大而黑的蘑茹雲,靈芝狀似直豎於城西南角。由於皇宮處在爆炸邊緣,使皇帝朱由校幸免於難。這是明正史所記載,十分詳細。

明末著名曆史學家計六奇,在他寫的《明季北略》一書中,也生動地記述了這次大災變。強烈的衝擊波,把石駙馬大街上五千斤重的石獅子如同玩具一樣拋到城門外。長安街一帶,時有空中墜人頭。災變後,原本就處在風雨飄搖中的朱明王朝舉國上下一片慌亂,人心惶惶,朝野震動,怨聲沸騰。有人認為這是閹黨宦官橫行,倒行逆施,貪汙受賄,腐敗成風所招致的“天譴”,蒼天有眼懲冶朱家王朝。朱由校反躬修省自己,下了一道“罪已招”,將自己責罵一頓。並表示要親赴太廟恭敬地慰問三牲大禮,洗心辦事,痛加反省。以此期望王朝長治久安,萬事消弭。

皇帝朱由校檢討自己政事紕漏缺憾,於耿員外無關緊要。耿員外閑時下棋,有時查看一下賬簿,其它大事小情皆由管家吳全德負責。管家吳全德對員外心思琢磨得透,他變著戲法哄老員外開心。他大權獨攬,欺上瞞下,從中撈取好處,錢搭子裏裝得滿滿的,自稱肥水不能流入外家田。確實肥了自己,損害了旁人利益,下人知他陰險勢利,無不討好於他。耿員外對吳全德也深知他心術不正,但必定他在耿家做了一輩子事,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好我好大家皆大歡喜。耿員外的中庸之道,馬馬虎虎的處事哲學,眼中沒有好壞人之分,看不到腦後有反骨的吳全德,最後害了自己。

三個月後的某一天下午,吳全德進客廳給老員外報信,三十多年沒見麵的老爺內弟,來莊上了。說到這位耿員外的小舅子,很有特點,樂嗬事也不少,他很另類,與常人不同。父母在世之際,勸他勤讀書,博取功名,謀一個一官半職,以此光宗耀祖。他回敬父母,“錢權如同無底洞,困住一生等鬼同”。父母無奈,便勸他早早完婚,娶妻生子。他又來了一套,“有了兒女案上物,不如清修兩皆無”。父母說東,他便向西,說西他調轉頭向東,逆反心態,強種一個。老人終日哀聲歎氣,不知前世造成什麼孽緣,可能殺牛宰馬太多,才生出這個無比混賬的兒子。二老鬱鬱而終,帶著不了的心願,牽腸掛肚地離開人世。他倒盡孝,守孝滿三年之後,把偌大財富一並施舍窮人,他進了終南山。有一年曾回到順天府八甲帥社耿家莊,勸姐夫舍棄萬貫家財,隨他而去。耿員外知道他鑽牛角尖,勸不服一根筋,隻是一笑了之。

他把內弟讓進客廳,互問別後情況,少不了一番感慨。內弟向他坦言,自己拜得高人為師,正鑽研冶煉之術,可惜世上難遇神來之鐵。尋常之鐵,浪費精神,哀歎不已。見此耿員外開玩笑地說:“不如在耿家莊由我出資,你大煉鋼鐵,冶鑄鋒刀利劍”。小舅子道:“凡鐵做鍋盆鐵具尚可,倘鑄成稀世之寶,那是天方夜譚”。內弟又對他道:“我已修道,外人稱之離塵子便是。這些年風霜雨雪,光陰折磨,你也變老了,家姐可好?”離塵子目光注視耿員外。耿員外略沉一下聲道:“你姐姐已故去多年,多謝你心中還掛記著她,她在天之靈也應為有你這位好弟弟而欣慰。”他這是正話反說,心中不滿,卻也無可奈何。離塵子歎息一聲道,“生老病死,世人常態,滴水石穿,生命猶如風卷殘葉,那個也不會常青不老。想得開,人人必須學會放得下。”耿員外點一下頭又道:“你外甥女今年十六歲了,在家讀書,習些女紅之類,讓她來見親娘舅。”

耿玉鳳拜見了親娘舅,自是傷感落淚。她想起母親,想起外公一家落寂,再無別枝。舅舅厭倦塵世,已是隱居之人,心中淒涼無限。別看玉鳳是女孩家,心思縝細,處世識大體,有過人之處。離塵子一見婷婷玉立的外甥女言道:“玉鳳麵帶富貴之相,它日必將無限風光。雖然大明動蕩不安,你卻是一隻可翔藍天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