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降玄鐵(1 / 3)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七日這一天,在華山的雲霧中若隱若現一座縹緲峰,縹縹緲緲,山隔雲海,霞連玉帶。傳說縹緲峰上居住著姐妹二人,姐姐楊春白雪、妹妹上官淩薇。一個彈箏,一個吹簫,箏音空靈,餘音繞梁,三日不絕,猶似飛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深遠而又古樸,不停撞擊人的心靈。洞簫感受天籟之音,淚雨紛飛,如癡如醉,猶似雨中的蜻蜓,在苦苦尋找那一縷霞光。箏簫合奏,風走雲飛,虹托山川,祥瑞紛呈,伴有歌聲,如泣如訴,仿佛把一部淒美畫卷展現世間,《紅塵》的歌詞是:

說的是武功天下,說的是情ai天涯。紅塵滾滾遠逝,人如黃鶴一樣卻不願割舍它。理還亂的國仇家恨,解不開的心頭疙瘩。刀光劍影中,誰騎著一匹紅色的蒙古馬。

說的是東奔西走,說的是打打殺殺。無怨無悔,似白玉無瑕。既然追隨了你,少女的情懷塵封在青峰穀澗下。祥雲片片舒展著夢幻的翅膀,綠色溫馨中淚眼依舊花花。這顆芳心,永遠承載著不盡牽掛。

天下將大亂,百姓必將遭受大劫難。有四句直白的言語,揭開明末清初的曆史序幕。《無題》詩一首:

一朝君子一朝臣,

青天白日羞為民。

百姓死活誰知管,

老樹昏鴉亂啼春。

明朝天啟六年,在北京王恭廠一帶發生了一次奇怪的巨大災難,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當日氣溫異常,天氣悶熱,行人躲進茶棚飲茶閑聊,扯些東家長西家短。小商小販的吆喝聲也斷斷續續,顯得有氣無力。

突然,一聲巨響,狂風卷起,天昏地暗,飛沙走石,仿佛世界末日來臨。人畜、樹木、磚瓦等等卷入空中,又隨風落下。數萬間房屋盡為齏粉,即刻便有二萬多人遇難。那場災難來的太快,人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便頃刻間而逝,化作塵霾。劫後餘生的人,心驚膽顫,悲天慟地。

災難後,男女盡皆裸體,衣物首飾器皿全都飄到西山去了。紫禁城外正在修繕圍牆的三千工匠,皆跌下腳手架,摔成肉袋。正在用膳的天啟皇帝躲在龍書案下,才幸免於難,嚇得瑟瑟發抖。

這是鐵隕石墜落造成的巨大災難,其中鐵隕石中有一塊沒被高溫融化的精華在爆炸後,從內核中脫離飛出。它已有靈性,緩緩飛行,夾裹著滾滾雷鳴般響聲,落在離北京城十八裏順天府八甲帥社耿家莊的一片麥田中。

耿家莊的耿老員外,祖上富貴,他家在順天府有上萬坰良田,是京都一帶出名的種地大戶。那塊鐵隕石,砸進地表層幾丈多深,泥土四濺,形成二十多平方米的圓坑。坑近處的麥苗,全被餘熱燒成炭灰。

但此物極為神奇,片刻工夫,它便恢複了本性。發出陣陣幽寒之氣,坑內本已滲出的水,卻在它周圍結成薄冰。而它還發出淡淡的似螢蟲之光,一閃一閃,攝人魂魄,使人不寒而栗。它本是一塊玄鐵,含宇宙原始能量,今日脫離母體,靜待有緣者。世上萬物,皆為“緣”意而聚,“緣分”一到自然即為圓滿。耿員外的長工劉鐵航,一路小跑回莊報告給耿員外,一個神秘物體砸進麥田中。

耿員外五十多歲,膝下隻有一女,取名耿玉鳳。剛才地動山搖,他也不知道發生何等大事,嚇得也是心驚肉跳,他躲在書房內,好久不敢出來。當他聽完長工打頭的劉鐵航敘述,一物自天而降麥田中,砸成大坑,不知為何東西。他壯了一下膽子,便帶著家丁護院三十多人,到事發地看一下究竟。

事情是這樣的,劉鐵航正在田間領著十幾人除草護麥苗。忽然間狂風大作,天黑如夜。就聽北京城內爆炸聲響起,火光衝天。這時一團火球緩緩飄至,砸在離他們一百丈開外的田中。如果在近了幾十丈,他們十幾人陽間這碗飯再也吃不成了。他們嚇得要死,趴在地上一動不敢動,所有的人恐駭萬分,認為生死難料。好在沙落雲去晝現,又恢複天朗日曬。半晌,十幾人才戰戰兢兢爬將起來,抖落滿身泥土。劉鐵航留下眾人看護,他一路小跑回莊稟報怪事。

天空太陽毒辣辣熱,太陽的外層光暈極為詭異。詭異之中似乎和這二十幾平米的圓坑形成互動,有一種物質遊移。眾人觀察良久,誰都說不出因為所以。耿員外必定飽讀史書,心中不停揣摩,奇物天降,必藏秘密,定有價值。於是他讓劉鐵航帶幾個夥計下到坑中,把此物體搬到地麵上來。

劉鐵航帶領幾人跳入坑中,用農具把薄冰鑿碎,眾人合力把此物從坑底搬了上來。此時的陽光更加灼熱,眾人流汗不止。此物經陽光照射之後,寒氣漸退,但眾人依然打了一下寒顫,不是因為冷,而心中似乎有一股極強的陰寒之氣侵襲。

耿員外上前仔細看,此物黑中透亮,能有二百多斤重。也無法斷定是何物,既然來於天上某處,絕比尋常之物。他打定主意,叫家丁用馬車載回家中。回到莊內,用清水洗淨泥土,他讓人把此物抬進書房,放置書案上,細心研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