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動蕩篇(1 / 2)

1月1日,劉慶病逝。Ww WCOM鄧太後命司空尹勤持節吊祭、車騎將軍鄧騭護喪。

這一切,表麵上看上去很美,其實內裏很糟。也許沒人知道:外表欣喜的劉慶,卻是帶著一顆悲傷的心走的…兒子盡管當了皇帝,可當的是什麼皇帝,他完全知道!劉祜這個皇帝,就是一個擺設。真正掌握權力的,還是鄧綏!

正如劉慶所看到的,劉祜是漢安帝,但鄧綏卻依舊臨朝聽政,擺明了將劉祜當作一個傀儡…

在鄧家人看來,這一切就像順水推舟,隻要沒什麼特殊情況,在漢朝的河道上,劉祜這隻舟,還得由鄧綏來指引方向…在太陽底下,鄧太後的所作所為,似是經得起陽光考驗的。這是下人的和諧想法。事實上沒人知道:鄧太後心裏還埋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直到有一,一切將真相大白…

日,劉祜下詔:罷魚龍曼延百戲。

本年,鄧太後接受尚書郎樊準的建議,大興儒學。命公、卿、中二千石官員推舉隱士、大儒。

永初元年(17)1月1日,劉祜大赦下。

蜀郡徼外羌內屬。6日,分犍為南部為屬國都尉。

1月,劉祜下詔賑濟司隸、兗、豫、徐、冀、並等州貧民。月4日,下詔將廣成遊獵地及受災郡國的公田貸給貧民。

5日,鄧太後下詔將清河國一分為二:除長子劉虎威繼承清河王外,又封劉慶的幼子劉常保為廣川王。封劉慶的舅舅宋衍為盛鄉侯。

8日,司徒梁鮪去世。

月日,日食。劉祜下詔:命公卿內外眾官、郡國守相,各推舉賢良方正、有道術、明政術、達古今、直言極諫者各一人。

8日,永昌郡徼外僬僥種夷6類納貢內附。

1日,清河王劉慶被葬在廣丘。特贈龍旗、虎賁。由司空、宗正護喪,如當年東海王劉彊故事。

4月,鄧太後下詔:封太傅張禹為安鄉侯,食邑1戶;司空尹勤為侯;太尉徐防為龍鄉侯,食邑11戶;再封鄧騭為上蔡侯、鄧悝為葉侯、鄧弘為西平侯、鄧閶為西華侯,食邑各萬戶。鄧騭以定策之功,鄧太後欲再加增三千戶。鄧騭力辭不受。

5月日,長樂衛尉魯恭升任司徒。

1年多前,劉威自殺、北海除國。6日,鄧太後下詔:封劉睦之孫、劉威之侄壽光侯劉普為北海王。

5月,九真徼外、夜郎蠻夷,納土內屬。

6月8日,鄧太後封生母陰氏為新野君,湯沐邑萬戶。

梁慬硬撐了半年多。半年後,龜茲城外已物是人非,不勝悲涼。

這時,梁慬的處境越不妙。除了一個龜茲城,漢軍什麼都沒有。龜茲城外,四野茫茫,群狼湧動。梁慬就像一頭困獅,連一封情報都無法送出城外…

那邊梁慬在急,這邊洛陽城內的鄧太後也如熱鍋上的螞蟻。她緊急召集百官開會,討論平定西域的方案。會議開得很沉重,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放棄西域,撤軍回國!

理由:西域很大,漢朝很窮,戰爭是要燒錢的,撐不下去了。如僅僅為爭那口氣,不要最後西域得不到,漢朝可能還會被拖入懸崖…能屈能伸,這才是偉大民族最應該學習的。道理講通了,就開始行事了。

日,漢朝中央正式決定撤銷西域都護,派騎都尉王弘率關中之兵出塞迎接段禧、梁慬、趙博及伊吾盧、柳中的屯戍將士回國!

遼闊的西域,從此成了漢朝永恒的傳!哪怕16年後,班之子班勇被任命為西域長史,也未能恢複西域的全部版圖。烏孫、蔥嶺以西,永絕大漢!

在我生之世,西域不是傳;於我死後,西域成了海市蜃樓。這一切,難道就此化為浮雲了嗎?透過蒼茫的曆史,我仿佛看見:一個叫班的英雄老人,正在悲傷凝視西方,久久不能釋懷!

屋漏偏逢連夜雨!東漢日暮西山,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了!緊跟西域之後,羌人也跟著再次造反!

當年在漫長的造反與平叛運動中,漢朝出過數個羌人問題專家,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馬援、鄧訓。兩人的共同特點是:一手持利箭,一手搖橄欖枝。先是把羌人打怕了,然後就以德服人,派出工作隊下鄉,規勸羌人們好好過日子,不要出來鬧事…

鄧訓在世時,羌人特別聽話。鄧訓死後,他們很是悲傷,甚至要自殺,追隨鄧訓而去。當年馬援死時,羌人都沒如此悲痛,由此可見:鄧訓管理羌人,真的是做到了和諧共處…

但鄧訓死後,這一切美好局麵全都被破壞了!在鄧訓之後的漢人官員,看羌人很不順眼,什麼壓迫手段都使上了…結果就是: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也不爽,羌人一肚子的怒火,已到快要爆的時刻了!

當年羌人中最大部落燒當羌酋長迷唐的堂兄、豪酋東號與其子麻奴投降東漢後,被安置在安定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了之前的鋪墊工作,羌人要造反,那是遲早的事,差就差一條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