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諸葛亮也開始勸說孫權“我軍雖剛敗於長阪,但還有能戰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部下亦不下萬人。而曹操兵馬雖眾,但遠來疲敝。曾輕騎一日一夜追三百餘裏於我主。又曹操手下多為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荊州之民迫於形勢降曹,並不心服。若您能與我主齊心協力,定能大破曹軍。曹操兵敗後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勢成矣!成敗之機,便在於今日”
然而要與曹操決戰,東吳必須能有一名將當此重任。正在豫章郡鄱陽縣訓練水軍的周瑜就此登上曆史舞台!在魯肅的建議下,孫權緊急召回周瑜。周瑜到來後,首先為孫權分析形勢,指出曹操此次南征所犯的幾大兵家之忌:1北土未平,馬超、韓遂在關西為操後患。2北軍舍鞍馬,杖舟楫,與吳越爭衡。3如今盛寒,馬無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最後表示:我隻要有數萬精兵,進駐夏口,便能為主公破曹!
到現在,孫權終於不再猶豫,亮出底牌“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為表抗曹決心,孫權拔出寶刀,將身前的奏案砍下一角,厲聲道“諸將吏敢複有言降曹者,與此案同”
當晚,周瑜又來見孫權“曹操書信中自誇其有八十萬大軍,實是吹牛。中原士兵不過十五六萬,且久戰成疲。荊州兵最多七八萬,且尚懷二心。我隻需精兵五萬,便足以破曹。請主公勿慮”孫權親撫周瑜之背道“如此,孤就無後顧之憂了。不過五萬兵一時難以結集。我已選好了三萬人,備齊了戰船、糧食、戰具。卿可率這三萬人為先發,孤將再續發兵馬資糧,為卿後援。卿若能擊敗曹操自然最好。萬一失敗就退回來,孤當與曹賊決一死戰”任命周瑜、程普為左右都督,魯肅為讚軍校尉(從諸葛亮渡江到孫權最終決定聯劉抗曹這一段,《三國演義》第43-44回有精彩描寫)
此時劉備已到樊口,每天都派巡邏船候望吳軍。終於等來了周瑜的人馬,劉備立即派糜竺前去****。周瑜對糜竺道“我有軍務在身,不可擅離開。不知劉豫州能否屈駕親臨,瑜將不勝欣慰”劉備對關羽、張飛道“我若不往,非同盟之意也”劉備單舸往會。二人相見,劉備便問“現在兩家同盟共拒曹操,深為得計。但不知吳軍有多少人”周瑜答“三萬”劉備道“恨少”周瑜卻道“這已足夠了。豫州但放寬心,看我破敵”劉備還提出想見見魯肅與諸葛亮,被周瑜婉拒。
見過劉備之後,周瑜便下令進軍赤壁。與曹操首次交戰獲勝,曹軍退到長江北暗,吳軍則在南岸,兩軍隔長江對峙。此時已如周瑜戰前所料,曹軍因不服南方水土,已出現大麵積的疾疫。同時曹操見自己手下士兵不慣風浪顛簸,便想出一法:把各船首尾相接,用鐵鏈鎖住。
黃蓋向周瑜獻上火攻之計,被周瑜采納。準備蒙衝鬥艦十艘,偽裝成火船,由黃蓋去向曹操詐降,便可乘機放火。
這時老天也來幫忙。陰曆11月的隆冬時節,突然刮起東南大風,於是周瑜得以指揮吳軍火燒赤壁,大敗曹軍。史書記載“火烈風猛,船往如箭,燒盡北船,延及岸上營落。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瑜等率輕銳繼其後,雷鼓大進,北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