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1 / 3)

四月一日,凱撒率軍抵達羅馬。

在此之前,羅馬的貴族們大多惶惶不安。尤其是曾與龐培交好,或得罪過凱撒的人。

但出人意料地,凱撒來到羅馬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廣場上當眾演講,宣布和平、寬恕,對以前的政敵采取寬大懷柔政策。他向公民們保證,絕不公報私仇、濫殺無辜。

他的軍隊雖然控製了羅馬,卻紀律嚴明,不曾擾民。這很好地爭取了民心。

另外,他還實行了一項前無古人的政策:將羅馬公民權向所有意大利人開放。

這是從未有過的事情,令很多保守的貴族感到不悅。他們認為,那些“非我族類”的拉丁人不應成為羅馬公民,這會降低羅馬公民的身份。

我問蓋烏斯,他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那時,他正在他的“密室”裏,翻看一些書卷。

自從上次我們在這裏深談之後,他收起了那些他獨特的個人愛好:磁石、水銀、琥珀、蒸餾器、星位導航儀……現在,這裏成了一間書房。高大的書架猶如奇觀,城牆一樣矗立。到處累滿或開或闔的書箱,有麻線捆紮的紙草紙、皮革訂成的大本,也有絲綢包裹的上好卷軸。

大概是為了拒絕帶有誘惑的安逸,這裏沒有一張軟榻。他端坐在羅馬風格的硬質扶手椅上,左手支著下頷,右手手指滑過羊皮紙卷。

聽到我的問題,他放下書卷,平靜道:“龐培掌握著羅馬貴族的民心,但凱撒此舉可以得到整個意大利的人心。”

我點點頭,卻還是有些憂心:“但這隻會讓貴族們更加排斥他。”

“血統貴族的想法並不那麼重要。他們在衰落。”他說得風輕雲淡,我卻無法像他一樣淡定。

他站起來,轉過身,看著牆上的巨幅地圖。這應該是一幅希臘人繪製的地圖,比羅馬的地圖更精細。而且,在地圖上,羅馬城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它隻是雅典西北方向的一個小點。

他看著地圖。那神情,仿佛透過這麵牆,看到了極為遙遠的地方。

他的聲音也像在很遠的地方:“而且,凱撒想要的,不是這座羅馬城,而是整個世界。對他而言,最好的方式,不是以一座羅馬城對抗整個世界,而是讓羅馬不再囿於羅馬城,等於整個世界。”

------------------------

凱撒在家中舉行了一次宴會。

雖然這座宅邸,他已經好幾年沒有回來過,但這裏在名義上依然是他的家,也就理所當然地成為了目前羅馬萬眾矚目之地。

正午剛過①,凱撒家的大門外,已停滿帶著各個羅馬顯貴家族徽記的馬車。

門口的家仆,忙著通報一個個顯赫的姓氏與職務。

大廳內,賓客如雲。音樂滑動。空氣裏彌漫著花香、酒香、剛烤好的食物香氣。

男仆們打扮成潘神的樣子,女奴則是寧芙②。

在這裏,人們共同恪守酒神巴克斯的箴言:及時行樂③。

也許凱撒會勝,也許龐培會贏,也許他們都隻是過眼煙雲。誰也不知道明天會如何。

若有美酒,何不滿杯?若有華車,何不共遊?

酒杯清脆地碰在一起,仿佛甜蜜情人的親吻。每個人都戴著華麗的麵具,逢場作戲。

終於,凱撒出現了。他攜著妻子,登上二樓的走廊,站在視野最佳的位置,居高臨下地對著下麵的大廳。

他揚起手,音樂很快止息。客人們停止了交談,紛紛望向他所在之處。

眾人矚目的焦點中,凱撒舉起酒杯,微笑著朗聲道:“感謝諸位光臨。今日的宴會,是為了感謝大家為維護和平的共同努力。”

這話說得有些出人意料。因為正是他,率軍渡過盧孔比河,占領羅馬。誰都知道,這是內戰序幕的拉開。

他卻說,維護和平?

他的聲音很平靜,卻很誠懇:“如果可以,誰也不希望發生戰爭,尤其是那些不得不親身參與到戰爭中的人。戰爭不但艱辛,而且非常危險。命懸一線之感,絕非令人愉快之事。

“而我,已在高盧征戰八年,已經九年不曾回到羅馬。諸位試想,那偏遠荒蠻的高盧,能帶給我什麼愉悅呢?難道我不希望呆在繁華的羅馬,平靜地享受人生,而希望繼續呆在戰爭的泥沼裏嗎?

“但別無他法。我為羅馬征服了高盧之後,卻被宣布為人民公敵。這公平嗎?有人想要我的命,但我還不想死。

“沒有人想死,也沒有人想要戰爭。但如果有人一定要置你於死地,那麼就隻能以戰爭來獲得希望了。”

他的目光掃過廳中眾人,讓每個人都覺得他在看著自己。

在所有人的屏息靜聽中,他略顯低沉的嗓音,有種難以言喻的說服力:

“但諸位不必擔心。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戰爭不會波及我們神聖的羅馬城。我也絕非睚眥必報之人,不會公報私仇。我希望爭取到更多的友誼和幫助,而非更多的仇恨。

“蘇拉曾驕傲地宣稱,他是最好的朋友和最壞的敵人。我想,我可以說,我是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好的敵人。因為,我隨時歡迎任何敵人棄暗投明,成為我的朋友。”說到這裏,他爽朗地笑了,語氣變得輕鬆,“我唯一確定的敵人,隻有一個。”

我以為他會說是龐培。

但他半開玩笑半認真:“允許我引用西塞羅的一句話,他的文采令我敬佩,雖然他有時識人不清。他曾說:‘一個人是他自己最大的敵人,通常如此。’④”

這個小小的幽默,讓在場一些人露出了微笑。

但這真的隻是幽默嗎?

凱撒的聲音在大廳中回蕩:“無論如何,笑對人生,總比哀歎人生要好。⑤諸位尊貴的客人,讓我們為這次聚會而幹杯,為此時的友誼而幹杯,為羅馬未來的和平而幹杯!”

賓客們也都舉起酒杯,飲盡杯中酒。

賓主盡歡,宴會繼續。笑聲、私語聲、水晶杯輕碰聲、裙擺拂過地毯的微聲,再次響起。多利安調式的音樂回蕩著,隨著樂師靈巧的指尖撥動琴弦,節奏時而舒緩,時而輕快。

美酒、佳肴、音樂、盛裝,以及各種客套,都已備好。每個人都在各自的舞台上。

凱撒夫妻相偕走下大廳。

看準時機,我立刻帶著蓋烏斯迎了上去。

作為凱撒之妻,卡爾普尼婭身著盛裝,頭發高高綰起。來自西頓城⑥的鮮豔織物,呈現完美的色澤。她仿佛成為了華服和珠寶的一部分,像一件耀眼的奢侈品,彰顯著凱撒的炙手可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