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6章 烽火頻傳江淮亂 佳人玉隕枕席寒(2)(1 / 2)

三、《扇銘》

“隆暑赫曦,你可力揮;讒舌火熾,你未禦之。西風塵起,你足外蔽。謗聲昧目,你莫防隻。不禦不防,德風載揚。自讒自謗,道心清涼。”

這幾篇短文,文字簡練,寓意深刻,蘊涵著深沉的思想:有對人世醜惡現象的揭露,對朝廷黑暗的不滿,也有對自己的命運的無奈感歎。

七月,傳來仙居起義農民軍在俞道安率領下進攻溫州不下,轉至處州的消息。

遊酢想到:自己也已經風燭殘年,無力回老家建陽了,眼下又戰亂不已,家庭沒有什麼積蓄,將來有一天去世也沒有辦法運棺回去,隻能在和州安身了。早年在含山軒轅嶺看上一塊地,就把那塊地買下吧。他托兒子去向親家杜善前來商量買地之事。

第二天,親家杜善趕來了。遊酢想起了前幾年在車轅嶺所見的事情,順便打聽那塊地盤主人。杜善問道:“親家想要那塊地?”遊酢答道:“正有此意。不是要,而是想買。實不相瞞,孩子的他娘病重,她自己覺得時日不多,郎中也說不好醫治了,迫不得已得給她考慮有個安身之處。”杜善說:“親家放心,這事情我一定幫忙打聽個明白。”

過了兩天,杜善親自來說明了那一片地的主人以及同意出賣的意思。遊酢選了個吉日,帶上錢,騎馬去了一趟含山。他為了慎重起見,把那一塊地買下來時不僅請了山主、地保、百姓在地契上畫了押,而且送了一份縣裏備案,以免日後子孫難跟人打官司。

遊酢請了一個當地有名的風水大師一起上山去選擇壽地。風水大師知道遊酢大人來請,樂意答應了。

第二日,風水大師來了,與呂本中相見,互相敘了禮,跟著遊酢一同去軒轅嶺。兩人上山到一看,這果然是個好風水,那一片墓地背靠大青山,來龍綿遠,坐北朝南,可眺望長江兩岸風景,遠則麵朝東南。風水大師問道:“這地確實是天然佳城,不知老爺對財丁富貴四字要哪個字為主?”遊酢答道:“有人便有一切,當然人丁最重要。”風水大師道:“那好,要人丁就朝南。”遊酢答道:“朝南最好,我在世無法回鄉,死後能夠長期地望著我的家鄉也可以瞑目了。”

遊酢便請當地擇日先生選了黃道吉日準備興建。因為自古人生前先做好的墓地叫壽地,死後葬在那裏才稱墳墓。遊酢與兒子商量做壽地的事情。幾兄弟坐下,遊擬帶頭說:“父親是朝廷的命官,任過諸州的知州,官為五品,母親也是五品宜人,壽地豈能夠隨便。”遊拂也說:“二哥說得對,我同意。”大家都要將壽地做大些。遊酢聽了斷然地說:“不!我為官幾十年,兩袖清風,雖然俸祿一向不低,可是所收入都花在撫養你們長大和給你們成家立業上了,至今也沒有什麼積蓄,你們也都不寬裕,加上現在江淮一帶戰亂,人心惶惶的,將就些吧,做一個普通的就行,我和你們母親有個安身之處便心滿意足了。”見父親這樣說,兄弟們不再爭議。接著,父子們又商量請了當地幾十人,講明工錢等事宜。

動工破土那一天,按照家鄉的習俗,備齊了豬頭、三牲、香紙燭、米餜、糍粑、酒、鞭炮等,遊酢帶上兒子們與工人上山去。到壽地前擺好所有祭品,時辰一到,風水大師喊道:“吉時已到。”遊酢與兒子們點燭、焚香、跪拜,鞭炮大鳴,眾人開工。

壽地做得不很大,十幾人在山上做了兩三天便完工了。因為是壽地,要等到東家去世後才能挖孔,所以隻是做出墳墓的樣子就可以。風水大師從頭到尾在壽地裏指揮著,直到完工為止。完工時,遊酢又備了一份三牲等去壽地裏“謝土”,請了眾人和左鄰右居一並吃喝了一場酒,付清風水大師的酬金和工人們的工錢,這一項事情才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