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知音知心(1 / 2)

“這琴乃是一位長輩贈與我的,怎奈我實在不善此道,又不想良琴蒙塵,於是便置於此處時時拂拭,不想姑娘今日來此,倒是正好”說著便對著孟笙歌執了一禮,似是讓孟笙歌就坐。

“那小女子便恭敬不如從命了”孟笙歌向他回了一禮,便大方落座,撥弦調試那琴,她指尖微微輕挑,音色深沉,餘音悠遠,倒是把難得的好琴。

她伸出一雙纖纖素手置於琴上,左手按弦取音,右手彈弦出音,一陣清越之聲便從她指尖流瀉而出。隻見她時而挑摘抹打,時而剔劈勾托,那琴聲也隨她動作,時而清脆明亮有如風中鈴鐸,時而溫穩沉鬱恍若鍾鼓玉磬相鳴,時而宛轉多情好似黃鶯出穀、乳燕初啼。

蘇慕塵亦是沈心如醉,抬臂舉蕭相合,琴聲婉轉,簫聲清越,如同水墨卷軸一般緩緩拉開,清澈虛靈,皆盡其態,不過轉眼功夫,孟笙歌便已彈完一闋,可那簫聲似乎並無停滯之意,她指尖微撥,琴聲一揚,再次與那簫聲相合,那簫聲似是感應到了琴聲,曲調一轉,又是一陣高蕩起伏,久久不歇。

這樣的默契,這樣的知音,還有···這樣的懂得,孟笙歌心中頓覺暖意漸生,似受了鼓舞,又似真情流露,她緩緩啟唇歌道: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禦溝上,溝水東西流。淒淒複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一曲歌罷心中鬱結竟是已一掃而空。

物是已人非,她再也不是他的良緣,他再也不是她的執念。

此情既是不能長相守,你若無情我便休。從今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這樣明白坦然的口吻卻是蘇慕塵不曾想過的,眼前這女子不過二八年華,竟唱出這樣的訣別之句,她究竟經曆了怎樣的痛徹心扉?她所求不過隻是與一心人白頭偕老,卻不知是怎樣的薄幸人傷她如此。

思及此,簫聲一滯緩緩停了下來,孟笙歌也不知他何意,琴聲也漸漸收住。

“姑娘可是想開了?”蘇慕塵看著她輕頤而笑。

“從前舊事原是我不肯忘卻,一直掛懷於心,方才與公子一曲已是神思清明,心中豁然開朗,倒要多謝公子”孟笙歌說罷,起身又是盈盈一拜。

“能為姑娘解除心中憂思實是在下之幸”蘇慕塵微微躬身算是回禮。

二人一齊抬頭,目光相觸,相視一笑。

正是眼波流轉不可言說之際,而那洛園鍾聲偏在此刻響起。

鍾聲起,怕是再過一個時辰就到夜市花會了,自己竟不知不覺在此處逗留了幾個時辰,若是再不回去,外頭不知情的紅袖青竹二人怕是要進來尋她了。

她柔聲道“今日多謝公子款待,隻是我孤身一人前來,婢子等待已久,怕再不回去便要進這園子來尋我了”。

蘇慕塵倒是意外地不多做客套“既如此,我便不相送了,姑娘路上小心”。

孟笙歌對他福了福,這才轉身出門。

她方踏出門,便聽得身後一陣琴聲悠悠響起,聲聲婉轉好似脈脈含情。

方才那院中除了他二人好像並無旁人,莫非···是他?

原來,他竟也是會琴的!那又為何要假意托她與他合奏?

難道竟真是為了解她心中所憂?明明素未謀麵卻為她如此費心···饒是她鐵石心腸也不禁微微動容。